對于上海人來說,蔥油餅是曾經最熟悉不過的街頭美食之一。最近,隨著“阿大蔥油餅”的重新回歸,蔥油餅在上海又成為熱議話題。出于安全考慮,如今制作蔥油餅這類小吃點心,大多數店家都使用的是電氣化設備,用煤炭或天然氣的灶頭已經越來越難看到了。那么在市中心,我們還能找到這些自帶煙火氣的傳統制作工藝嗎?
在市中心,用煤炭或天然氣的灶頭已經越來越難看到了
本期新聞晨報《上海會客廳》節目,我們就此前往市中心尋訪那些特色小店,為市民尋找記憶當中的老手藝和老味道。
新聞晨報《上海會客廳》節目
用火做餅考驗師傅手上功夫
在鳳陽路靠近奉賢路一條弄堂的門口,是鞠師傅和他老伴的蔥油餅攤頭,全套的蔥油餅制作家當都在一輛流動手推車,最早他們夫妻倆是在北京西路擺攤賣蔥油餅的,名字叫“小揚州”。
鳳陽路弄堂的門口,鞠師傅和他老伴的蔥油餅攤頭
按照鞠師傅的說法,他最早在飲食公司上班,后來辭職賣蔥油餅,至今已經做了五十多年的蔥油餅,而當年的“小揚州”也已經變成了“老揚州”。鞠師傅喜歡用“軟硬勁”徒手拍打餅胚而不借助器物,在這位老師傅看來:“蔥油餅,三分是做功,七分是烘功,放在爐子里面,上下面或者正反面都要烘過。”
鞠師傅用爐子做蔥油餅
鞠師傅做餅時還會與新客人插科打諢幾句,小小的一枚蔥油餅,里面飽含的是爐火帶來的溫度,起酥與豬油受熱后交融在一起的香味,還有滿滿的情緒價值。
在寧波路,記者遇到了正在店里做餅的小王師傅和妻子倆人,這對小夫妻名字里都帶有“Qiao”的發音,所以他們的店名是“東二喬”老上海蔥油餅。小王師傅和妻子從小就是青梅竹馬,結婚后倆人就在一起做蔥油餅創業。
寧波路的“東二喬”老上海蔥油餅
小王師傅告訴記者,他14歲到上海,15歲開始學做蔥油餅,最早是在上海動物園擺攤,幾年前搬到寧波路開店時,一開始也是用了電氣設備,發現做出來的蔥油餅口感還是差了一點,于是用了一個月時間停業改造,重新換回了煤氣爐灶做餅。
小王師傅用煤氣爐灶做餅
小王師傅的店每天會向需要幫助的市民朋友贈送一份愛心餅配豆漿,小王妻子告訴記者:“有位阿姨一年里面大概有一大半時間會來我們這里吃蔥油餅。我們送給她其他餅,她都不愛吃,她就覺得爐子做的蔥油餅好吃。”
周末上午,記者到了東江陰街112號劉飛師傅的點心店,他正在爐子旁夾大餅出爐,而妻子和店員則在招待顧客。2023年12月底東江陰街菜場告別老城廂之后,去年3月,他在附近重新物色了一間門面房。
東江陰街劉飛師傅的點心店
劉飛師傅16歲到上海學做早點心,至今在滬打拼已經有34個年頭,他的特色是用老面發酵大餅和老虎腳爪,用的是傳統的爐子制作早點心。
傳統的爐子制作早點心
劉飛師傅說:“本地居民喜歡這種煤火烤的大餅,因為口感不一樣。爐子烤出來的大餅,外脆里軟。和電氣設備相比,電的上下溫度控制好就行,大餅爐子是放焦炭的,底火和面火必須要看準,面火如果大了,大餅進去馬上就糊掉了,而里面是生的;底火如果小了,大餅就會掉爐,這爐餅就會做不好。”
在西康路,有一家提籃橋老攤頭蔥油餅一號開的分店,在店主看來,如果說電氣設備和老灶頭有什么區別的話,可能就是煤球爐子燒飯和用電飯煲燒飯的區別。
大多數店家已改用電氣設備
黃河路一家的蔥油餅店,去年開始使用電爐做蔥油餅,店主表示,因為現在沿街的門面房已經不允許使用液化氣,使用管道天然氣的話,安全檢查也是非常嚴格的,但使用炭的成本又太高,所以最終選擇使用電。在吳江路,一家老上海蔥油餅店告訴記者,前兩年起他們已經使用電爐做蔥油餅。
黃河路和吳江路的蔥油餅店,都使用電爐做蔥油餅
最近,“阿大蔥油餅”重新開業。位于石門二路的新店4月21日開始試營業,4月25日起正式開業,這也是時隔兩年多之后,“阿大蔥油餅”再次飄香,而新店的店招上寫著“上海味道,匠心傳承”。
之前,有些顧客沒看到原先老店烘蔥油餅的老爐子,誤以為蔥油餅煎好后少了一道烘的步驟;其實,蔥油餅煎好之后店員會放在電爐里面烘烤,而且操作上更干凈衛生,餅體受熱均勻。
阿大師傅告訴記者,現在提倡商戶使用電氣設備,新店沒有接煤氣,也是出于安全考慮。
“阿大蔥油餅”,煎好之后會放在電爐里面烘烤
許多靜安和長寧居民非常熟悉的“滬上王記”蔥油餅,最近從奉賢路搬回了鎮寧路,并即將在鎮寧路菜市場重新開業。
“滬上王記”創始人王永新師傅最近最近在忙著開業準備工作,他告訴記者:“現在新店用的也是電氣設備,一般商戶都不讓使用煤氣了。用電的話,大火烤效果也一樣。”
“滬上王記”蔥油餅將在鎮寧路菜市場重新開業業內人士:明火灶頭有煙火氣,電爐更適合標準化
作為餐飲業人士,東航餐飲副總經理、中國烹飪大師江禮斌認為:“明火灶烘的餅更具層次感和煙火氣,但依賴個人的操作技巧;而用電爐烘的餅口感穩定均勻,適合標準化制作。最終選擇需根據餅的種類和個人風味偏好調整。”
而從明火和電爐加工方式的口感來說,江禮斌指出:明火決定了外皮的脆度、內部的濕潤度、是否有煙熏味、口感均勻性、以及可能的焦香程度。明火可能更多依賴輻射熱,而電爐可能更多是對流和傳導,影響熱量傳遞方式,從而影響餅的結構和口感。比如輻射熱可能導致表面更快形成硬殼,而對流則使整個餅均勻受熱。另外,濕度方面,明火可能在燃燒過程中產生水蒸氣,或者反而因為高溫使環境更干燥,影響餅的水分保持。而電爐可能因為封閉環境,水分不易散失或者通過蒸汽功能調節濕度,從而影響餅的濕潤度。
明火爐子烘的餅更具層次感和煙火氣
對于蔥油餅究竟是屬于小吃還是點心?江禮斌認為,對于餐飲業來說,蔥油餅在今天已經歸入特色小吃。酒店的蔥油餅更多是在整體宴席中服務于菜的一部分,手法和出品更接近點心的制作。
一位食品工廠的總監告訴記者:“市場上有預制的蔥油餅,但只是手抓餅加蔥,并不是正宗的蔥油餅。因為蔥油餅要大量新鮮蔥和豬油,還要明火烤,工廠流水線不好操作。蔥油餅煙火氣很重要,沒有煙火氣,不入味。”
各位市民朋友,對于這做餅的爐火,?哪能看呢?歡迎留言與我們一道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