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想必不少老人都怕姻親關系,尤其是婆婆和兒媳,自古以來婆媳關系都是很復雜的,兩個都是家庭的女主人,都想把家庭的主導權控制在手上,好比一山不容二虎。兒媳與公婆不沾親不帶故,所以不少老人老了以后,也不太樂意和兒媳生活在一起,從而就感覺養老真難。
程大爺的老伴就是如此,明知自己只有一個獨生子,晚年一定要依靠的,就是不愿意去兒子家生活,也不愿讓自己老伴去。直到去世,也沒有上過兒子家長住。程大爺的老伴臨走前,還囑咐他,能自己過就不要去兒子家,可是程大爺自己過不得勁,還是選擇去兒子家,還準備把自己的積蓄交給兒子,不料半夜聽到兒媳對兒子的要求,立馬改變想法,帶著錢離開兒子家。
69歲程大爺的自述:
我只有一個獨生子,老伴半年前走的,老伴走后,我一個人過得十分糟糕,平時不會做飯,也不會整理家務,為了省心,我想到去投靠兒子。畢竟我就這么一個兒子,以后家產什么的,都是他,他怎么也得管我。剛去兒子家,就無意聽到兒媳對兒子提要求,我才明白老伴為什么臨走前叮囑我能一個人過,千萬不要去兒子家。原本想拿出70萬積蓄給兒子的,可我卻后悔了,隔天就帶著錢回了家。我為什么要這么做,請耐心聽我訴說生活的過往。
我這一代人,絕大多數人都相信多子多福這個說法,我也不例外,當初生了一個孩子后,還想要多一個孩子,不過我和老伴都是體制內的人,如果生多一個也就意味老伴要丟掉工作,老伴也不愿意只做一個家庭主婦,一輩子都要被家庭困住,就安慰我:“阿偉(我),我們以后都是有退休金的人,不需要那么多孩子,培養好一個就夠了。像我們這樣有知識的人,應該把心思放在社會建設上,社會正需要我們。”老伴是一個很有上進心和遠見的人,所以我深受她的影響,也不考慮再要孩子了,反正也有個兒子延續香火了。
后來的日子,我們除了工作,就是培養孩子。我們知道把孩子培養成社會的頂梁柱,他待在我們身邊的時間就會少,可我們早就做好心理準備。后來,兒子不失所望,考上省里的重點大學,畢業留在省城工作、安家。從兒子去上大學起,我們見面的次數越來越少,大多時候都是通過視頻見面,其他時間就是各過各的生活。
本以為這樣的生活可以一直持續下去,不料老伴在我68歲就去世了。老伴是退休后,因為一場交通事故,導致身體不好,身體一年比一年差,期間我們也看了不少醫生,還是不奏效,盡管我們一直保持做康復鍛煉,老伴最終還是因為抵抗力衰弱走了。老伴走后,我從兩個人的生活,變成一個人,除了不適應,大小事情還要自己一個人硬撐著。
我身體還不錯,就是一個人湊合做飯,有點不適應,所以我大多時間都去餐館吃,平時沒事我就去找人下棋,有時候還會去釣魚,我的生活簡單又枯燥,這都不是我想的,尤其是吃外賣,吃快餐,我一點都不習慣,可自己一個人又懶得開火,開火做的又不好吃,本以為我一個人可以湊合過,可是越過心里越不是滋味。
頭一兩個月,我也想到出去旅游散心,可是我去了幾個地方,都看到不少同齡人是結伴同行,和自己的老伴牽手漫步,我也會跟著觸景生情,想起去世的老伴,我不由傷感,原本出來就是為了散心,結果鬧成這樣,我也不愿意去。大概也是從這個時候起,我格外擔心自己的晚年生活。
前段時候,我胃出現問題,食欲大減,還隱隱作痛,那種燒心感極不舒服,我去醫院檢查了,醫生說我是飲食原因導致的,建議我少吃快餐,多吃一些清淡的,還開了一個月的藥給我調理,期間我自己也減少吃外賣了,不過兩個月過去了,還是不得好。后來,我覺得自己的生活挺麻煩的,就把自己的困境跟兒子說了,看看兒子那邊能不能接納我,兒子一口答應下來,周末休息就開車回來接我過去了。
住進兒子家一切都很順利,兒媳每天都會按時把飯菜做好,中午那頓沒空回來做,也會在早上準備好。我感覺在兒子家生活挺好,兒媳對我也很尊重,說話客客氣氣的,讓我感到兒媳是一個懂事孝順的兒媳。我去兒子家住了一個多星期,也沒有覺得有什么不妥的,反而感覺這樣生活很不錯,至少我覺得心里很踏實。
我想著,自己年紀也不小,身體也會慢慢變差,加上老伴走了,自己一個人也孤獨,能和家人生活在一起,我肯定樂意。當時我越想越心里就越美,覺得自己要是能融入兒子和兒媳的生活,就拿出積蓄給他們,那樣他們會更感激我,對我更孝順,那我的小日子豈不是舒坦了。
想的時候心里是美滋滋的,不過我那個晚上,無意聽到兒媳對我兒子提的要求,心里五味雜陳,不知該如何是好。
那晚兒媳是這樣對我兒子說的:
阿良(我兒子),你爸要過來養老,也不是不行,不過你得答應我幾個要求。
其一,我爸媽也就我一個女兒,過幾年他們老了,也會需要我給他們養老,將來我爸媽要過來養老的話,只能讓你爸去養老院。到時候你可不要跟我吵,畢竟你父親也先享受了我們的照顧,為了公平起見,是不是我們也得讓我父母享受一下這樣的待遇。何況,我們結婚前也討論過父母養老的事,當時也說了,你父母那邊給錢就好,但如今你爸過來了,我也不說什么,不過為了不鬧矛盾,我得把我的要求跟你說好,免得以后因為這點事影響夫妻感情。
其二,你爸都搬過來住了,老家的房子就用不著了,所以我想讓你勸你爸把房子賣了,這樣我們就能減輕生活負擔,不然我們背著房貸、車貸,還要去贍養老人,供孩子讀書,生活壓力也大,要是把房子賣了,這些問題也都解決了。
兒媳的話,讓我的心到了冰點,好在兒子還有點良心,說:“既然要求把我爸房子賣了,還把他送去養老院,那也太可憐了,別人也會說閑話,反正我們家也住得下,將來你爸媽過來,就一起住吧。”兒媳沒有立即答應兒子的想法,說要考慮后才能給我兒子答復。
那晚,兒媳和兒子的對話,一直在我耳邊環繞,我也在想自己要不要在兒子家養老,要不要賣房子,要不要把積蓄透露給兒子和兒媳,給自己換一個不確定的晚年生活。越想越亂,想著想著,腦子出現兩種聲音,一種是房子和積蓄遲早都要給兒子的,不如現在給,說不定他們會感激我,給我過上一個舒適幸福的晚年;另一個則是反對的,想著萬一自己把房子和積蓄給了兒子兒媳,他們突然反水,把我趕出來,自己豈不是流落街頭,所以我又想著不能把這些交出去,那樣的話生活沒保障。
兩種想法我遲遲下不了決心,這時我回想起老伴臨走前說的話:“阿偉,我們是有積蓄的,我走了,你千萬別把積蓄告訴兒子,那是你以后得依靠,你能一個人過,千萬不要去打擾他們,不問為什么,總之你信我沒錯。”這會我心里才有了主意,我決定帶著自己的積蓄回去自己過,將來我要是身體不行了,再請保姆照顧。
有了想法,我第二天就提出回老家了,兒子問我為什么,我也不拖泥帶水,說自己這些天住得不習慣,老往家里想,所以就想回去了,兒子還想勸我,我直接擺了擺手,兒子就不再勸我了。
回去的時候我讓兒子開車送我,在車上我坦然跟兒子聊了。我說:“想必你也猜到我昨晚聽到你們的談話,你不要心理有壓力,我知道你是一個懂得孝順父母的孩子,你也不要去怪你媳婦,畢竟她說的也很現實,她父母也就她這個獨生女,她肯定要為自己父母養老。你爸我現在身體還硬朗,也有退休金和積蓄,將來要是獨自生活困難了,我可以請保姆,我在你家也住了幾天,確實也住得不習慣,還是感覺家里好,所以你不要給自己壓力。”
兒子聽了我的話,也許是心里慚愧,一路都不說話,把我送回家了。到了家,幫我把屋子里里外外收拾好,還買了糧油才回去。經歷這件事后,我真的明白老伴的話,老了,想要依靠子女養老,是很難的,所以不要過早把存款透露給他們,更不要有家里的財產遲早都是他們的想法,早給晚給都一樣,如果是這樣想的話,那就是大錯特錯,一旦這些東西脫離自己,那樣晚年就真的沒有了保障,我們要知道,任何感情都是經不起時間推敲的。
我自從搬回來后,一個人過得枯燥、孤單,包括不會做飯,我也不想去兒子家了。我也看透了,自己也沒有多少年可活了,手里的錢也夠花,所以我已經開始給自己物色保姆了。
老人晚年生活,有能力的一定自己過,能不去麻煩子女盡量不要去,畢竟子女也有自己的壓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