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新聞網4月27日訊 4月27日,由國家油菜產業技術體系、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都市農業研究所主辦的油菜遲播雙密雙高技術現場觀摩會暨促進油料產能提升研討會在成都邛崍召開。
會上,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發布重大科研成果——耐遲播、耐密植、高產高油多抗新品種“中油雜501”和適期遲播密植高產高油多抗新技術(簡稱“遲播雙密雙高”技術),經中國作物學會油料作物專業委員會組織專家田間評價,在邛崍市千畝示范田創下理論畝產341.47公斤的優異成績,為我國油菜增產擴面和食用油安全供給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中油雜501”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王漢中院士團隊歷時十年攻關培育而成,具有耐密植高產、含油量高、抗逆性強、營養健康價值突出等特點,平均含油量50.38%。同時,中國農科院油料所聯合相關單位以中油雜501等為基礎,創新研發“遲播雙密雙高”技術,將油菜播期推遲至10月10日以后,以緩解稻油輪作茬口矛盾、減少早播導致的冬前早花和根腫病風險,推動油菜“擴面積、提單產、保穩產”。
會上,還進行了成都市院士(專家)創新工作站、珍稀營養素生物合成與功能食品研發聯合實驗室、成都市院士(專家)工作站協同創新基地授牌,長江上游油菜育種中心揭牌。
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深入推進糧油作物(含油菜)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要求加大高產高效模式集成推廣力度。現場專家一致表示,加快推動“遲播雙密雙高”技術在我國油菜主產區應用,預計可年增產菜籽油上百萬噸,在推動雙低菜籽油替代部分進口大豆油的同時,還可以提升居民食用油健康水平。
據悉,2024年,邛崍市油菜種植面積近10萬畝,產量1.63萬噸。“邛崍將以天府現代種業園為核心引擎,突出提質擴能,構建‘品種—品質—品牌’全鏈條特色產業集群。通過聯動油菜產業全鏈發展,推動高產優質品種定向研發、機械化生產、油料加工工藝升級。”邛崍市相關負責人表示。
會前,與會人員來到邛崍市固驛街道柏林橋村春祥家庭農場及天府現代種業園長江上游油菜育種中心現場交流與觀摩。
(來源:邛崍市委宣傳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