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點擊上方關注↑ ↑ |視頻號搜索 游戲日報
聯系微信號
讀者服務:yxrb2024
合作交流:GACAwards
過去一周,你會發現無論玩哪款射擊游戲,無論喜歡哪些主播,無論是在哪個社交場景,好像都有人在聊《穿越火線》(以下簡稱CF)……
其源頭要追溯到4月21日,CF懷舊模式正式上線。
熱度先是在CF的圈子里爆開。游戲內,懷舊模式的各服務器連接人數全線爆滿,人多到擠都擠不進去,游戲外,一位又一位的CF校長現身,向全網宣告“回來了”。之后短短幾天時間里,這一浪潮就席卷了各個主流平臺。
如今去看,抖音上CF懷舊模式單話題播放量超10億,B站上多個相關視頻登上全站熱門榜,小紅書上也能找出來幾萬篇分享筆記。
CF并不是唯一做懷舊版本內容的游戲,過去我觀察過許多游戲懷舊服上線引發的影響,其中不乏比CF更早推出的頭部產品,但“能帶動品類中幾乎所有產品的玩家回歸”+“觸動大量所處領域外游戲品類玩家”的屈指可數,放在射擊品類更是獨一份。
通過這段時間的研究,我大概搞懂了這個16年的IP怎么還如此能打。
全世界都在“《穿越火線》啟動”
去年12月,CF項目組在杭州線下活動首曝了懷舊模式,從幾乎掀翻屋頂的歡呼中,我切身地感受到了大家的期待。
然而即便提前有些構想,我的認知仍在CF懷舊模式上線后被再次刷新了——正在上大學的表弟明明投入另一款射擊游戲有段時間了,這兩天卻又轉回CF玩起了懷舊模式。我問他原因,他有些遮掩不住的亢奮,“XXX(某主播)原來也玩CF,以前都不知道”。
當我好奇地去直播平臺翻看,發現這樣“跨圈玩CF懷舊模式”的案例竟然比比皆是。
比如姿態,他玩CF懷舊模式我是一點都不意外,前幾年就經常被抓到直播打CF,甚至偶爾有“天秀操作”讓水晶哥都說很強。
再比如“半只笨豬”,我連著看了他幾天,玩CF懷舊模式已經玩嗨了,每次都掛在“穿越火線主播人氣榜”前排,以至于有些“老粉”猛然間會以為走錯了房間。
還有經常性“不務正業”的“狂魔哥”,這幾天懷舊模式一上,果然也被他給盯上了。
上面幾位甚至不是主玩射擊游戲的,如果回到射擊圈子里,“跳游戲”玩CF懷舊模式的就更多了。比如“正義神決意”,他如今是小有名氣的游戲主播,還曾當過一段時間職業選手,被CF懷舊模式釣出來了“老家”是CF;
知名賽事解說“玩機器”,此前少有人知道他玩CF,最近自曝08年就已經接觸過CF,是年少時玩射擊游戲最深的記憶。
曾是某武俠游戲頭部主播的“三酒ouo”,大跨度轉型成射擊游戲主播時一度讓人“摸不著頭腦”,現在終于懂了,這老哥以前也玩CF。
轟轟仔、皮特、艾琳、小海、A妹......越來越多主播已經或正在加入這一盛宴。
值得注意的是,或許其他游戲懷舊服上線時也上映過這一幕,但CF懷舊模式絕非主播們的情懷自嗨,你會發現彈幕少有問“主播啥時候玩XXX”的,基本上都是“更懂CF”的老哥,大批CF校長被直播內容勾起回憶后亮明身份,一邊在直播間指點風云“KKKKKKK”、“開局閃”,一邊自己上著號喊話“哪個區”,“來建房,我教你”……
爆發的還不只是直播,隨著CF懷舊模式的相關內容開始在各平臺鋪開,一場基于CF的“文化復興”熱潮也快速壯大了起來。
一方面,大家關于那個年代的諸多回憶被喚醒了,比如當年玩CF錯把AK47買成AK74記得哭了幾天,再比如每個人都對“愛拍”(早年“大神玩家”分享秀技的主要方式)印象深刻,甚至還會有人為當年究竟是在用千千靜聽還是在用酷我音樂“爭執不休”……
這些與CF幾乎綁定的“時代經典”觸動了一批又一批玩家,并隨著后來者進一步翻找當年的記憶,吸引著更多人加入其中聊自己眼里的CF。
另一方面,“民間校長歸隊”的聲音也在崛起?,F實生活中,有很多人因工作生活而離開游戲,但并不妨礙他們追憶那些美好,能看到烤冷面師傅攤位上有“龍嘯”可供顧客選用切塊,也能看到“五音不全”也要在KTV大聲唱謝霆鋒的CF主題曲。
隨著CF懷舊模式的到來,他們呈現出的熱愛再次綻放,吸引著更多CF校長集結。
以抖音為例,大量用戶回歸CF后,“想起來了,我不是XX也不是XX,我是CF校長”的評論刷屏,帶著老照片的“還有多少人記得XXX”評論總會有上百條跟帖,倒反天罡的“這次我一定記得買AK74”也絕不缺席每一條懷舊模式相關視頻。
翻看這些賬號的過往情況,有的是在記錄零碎生活日常,從未透露過自己玩游戲,還有的是一兩年沒發內容了,都為CF懷舊模式“破了戒”,或許也只有CF才能再次喚起他們的熱血,十幾年后再回到CF,愿意分享出來。
還有個帖子讓我印象深刻,說的是“CF校長什么都會”,翻看他放出的照片,在CF之后他還玩過MOBA、玩過武俠、玩過自走棋,還有市面上所有主流的FPS游戲。這些人形成了另一條紐帶,他們可能只是800萬預約中的一份子,卻輻射著3億CF老兵之外,過去十幾年國內市場新增的各類游戲用戶,讓更多人產生著對CF懷舊模式的興趣。
到這里,你大概能明白為什么我會說全世界都在“CF啟動”了。
《穿越火線》重新定義“怎么做懷舊版本”
懷舊版本確實能夠驅動玩家回歸,可并不足以形成CF校長集體歸隊的浪潮(每個人都在回歸,每個人都在站出來呼喚更多人回歸)。
我只是淺玩過CF,對此并無頭緒,好在我曾通過各種場合認識了不少CF老兵,從他們的口中,我慢慢地摸清了緣由:CF對他們來說不只是情懷,更是一種榮耀?;仡欀袊鳩PS的成長史,CF和陪伴著它的校長們既是見證者,亦是關鍵參與者。
無論后來出現了多少游戲,CF始終是很多玩家公認的“FPS黃埔軍?!薄?/p>
在CF之前,國內雖有FPS游戲,但困于盜版、局域網等限制,沒在普通玩家的圈子里普及,直到只需要QQ就能上線且直接游戲內簡單建房的CF,迅速搶占并打開了市場,之后至少有10年這個IP都是大部分國內玩家接觸的第一個FPS產品。
作為國內第一款大DAU射擊網游,CF的設計思路也為品類的后續發展提供了借鑒。
比如它的槍械擊殺反饋(包括圖標以及連殺/爆頭聲音提示)明顯提高了爽感,在一眾武器走數值化路線競品中堅持平衡的思路,奠定了后續射擊產品的公平性基調。
再比如它的武器手感優化大大降低了門檻且帶來了更秀的操作空間,至今CF還是公認最能練技術的射擊游戲,以至于其他場景出現“天秀操作”,總會有一句“你是CF校長吧?”
還有對射擊玩法的探索,CF一手把生化模式拉升到了前所未有的熱度。
與射擊游戲生態息息相關的電競,同樣伴隨著CF的推動跨入了新的時代。在2008年啟動的百城聯賽,第一次給了普通草根玩家實現電競夢的舞臺,一批有天分的選手被挖掘出來,在之后隨著CFPL職業化體系的建立爆發光彩,比如初代狙神70KG,被列入名人堂的CF白鯊、馬哲,早期女子冠軍后轉型解說的香香等等,中國FPS電競也走向了專業化。
這些過往榮耀始終印在每一位CF校長的記憶深處,歷史也決定了這份經歷的“不可復刻”。
而CF懷舊模式之所以能撬動這份積淀,讓玩家們“想起來自己是CF校長”,也并不是簡單地只拿出了個帶著“懷舊”的名字,幾乎步步都做到了玩家心坎上:
CF懷舊模式全面還原了2012年前的CF體驗。
其美術UI替換為了懷舊視覺,且主界面、房間、倉庫等都用了當年玩家最熟悉的BGM,總計36張地圖中包含曾經被下架的10余張地圖返廠,為了還原最純粹射擊體驗,武器道具更是只框定在無英雄武器之前的時代。落到體驗上,以生化模式為例,有UP主評價變化時給出了簡單精辟的總結:重新感受到了當年那種“微恐怖”的氛圍。
甚至連人數爆滿都“返廠”了
“還原”不只是在線上。
回憶玩CF的經歷,你肯定忘不了當年全網吧霸屏的場景,于是項目組在全國搭建了10個懷舊主題網吧,同時發起集結點亮活動吸引大家到現場打卡。我朋友圈有做CF視頻的B站UP主館長,他分享了在CF線下網吧做見面會,直言“沒想到來了兩百多人”。
你肯定也覺得,如果沒有百城聯賽好像“少點什么”,于是CF專門開辟了百城聯賽懷舊賽,全國6大賽區超300場線下比賽一直打到五一節。
而即便你沒去過網吧/看比賽,也大概率不可能沒經歷過“在?下午三點半幫我登錄一下”(當年會有周末三點半準時在線的活動可以領取道具,有些不方便的玩家就會在各種社交軟件中求助朋友幫忙上線),CF懷舊模式同樣把這份十幾年前的記憶帶到了當下。
都說青春回不去,但CF懷舊模式通過從游戲內到游戲外的組合“回歸體驗”,似乎真把“2008年的世界”帶了回來。這也讓我明白了為何CF選擇內置懷舊模式,而不是再做一個單獨的懷舊版本,你總說“懷念的不是游戲,而是當年一起玩的人和當年發生的故事”,當CF把一切場景都做了還原,你要不要喊上列表里許久未聯系的那個人,再次并肩走進CF戰場?
甚至,你都不需要擔心這會不會是一場“單向奔赴”。
為了讓更多CF校長共赴這場跨越十幾年的集結約定,CF做了大量相關活動讓老兵們看到CF懷舊模式,有CFPL春季總決賽倒計時曝光,有集結各類主播的“CF校長杯”競賽,有玩家熟悉的CF名人堂選手空降線下開黑,還有張韶涵、光亮、胡夏、張蕓京和龔格爾現身的“火線時光音樂會”……遍地都是“再一次見面”的理由。
總而言之,CF懷舊模式用誠意給校長們搭出了“青春”,進而喚醒了“榮譽感知”與“熱愛”。
你甚至可以“玩一輩子”《穿越火線》
射擊是很容易成為“時代眼淚”的一類產品,技術、玩法以及用戶的迭代在射擊品類上反映的變化尤為直觀,每一次都可能是革新級的。
和CF同時代的產品,尤其是國內,找不出第二個能保持頭部大用戶體量的。即便如今多類玩法分割市場,后來者的資源投入也越來越龐大,在懷舊模式上線前,CF系列IP產品仍有4000萬的月活,穩居網吧熱門射擊類游戲TOP3。
能跳出那個既定衰落邏輯,是因為這么多年CF始終領先于時代,始終無代餐。
不只前面我們提過的為FPS開辟出了正確路徑,你會發現2015年在移動端拿出CF手游,2021年又拿出更高畫面品質的CFHD,都在幾年后成為了其他射擊產品追隨的新階段。而今的CF懷舊模式或許也是如此,它的成果已經證明了“能行”。
至于為什么能每次跑到最前面?
我在CF系列發行制作人陳侃的分享中找到了一種答案。陳侃回憶CF懷舊模式立項時透露,團隊一開始也猶豫要不要做這個事情,花了大量時間去搞懂“這是不是真實需求”,一直到確定了核心玩家訴求,看到數據符合預估,才真正放下心來。
所謂搶先“時代”,大概就是鎖定玩家的真實需求,然后把它做出來。CF從來沒有被動等待需求爆發才去做,每個階段都在提前挖掘,提前布局,再提前落地。而玩家見面會等各種形式的用戶緊密交流,是它每一步都能走對的關鍵支撐。
相信CF未來會繼續串聯一代又一代的玩家,帶來更長情的陪伴。
探尋事實 發現價值 敬請關注↑↑↑
點擊圖片加入急先鋒核心玩家群
游戲玩家集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