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三天的阿布扎比第四屆電動汽車創新峰會(EVIS2025)近期在阿聯酋阿布扎比國家展覽中心閉幕。在美國加征關稅、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面臨不確定性的背景下,中東地區,特別是海灣國家正迅速崛起為行業新焦點。
與會的新能源車企及配套企業普遍表示,將加快在中東市場的戰略布局。這一趨勢的形成,既有市場需求的強力拉動,也有外部環境的推動因素。
△阿布扎比第四屆電動汽車創新峰會
中東地區加速能源轉型 政策紅利釋放強勁吸引力
在全球能源轉型浪潮中,中東尤其是海灣國家正展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決心,通過系統性政策設計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高地。這一戰略導向與各國能源轉型目標高度契合,推動該地區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新興增長極。
今年正值沙特"2030愿景"提出第九年。擺脫對石油依賴,實現經濟多元化發展,正是這一愿景的核心發展目標。最新數據顯示,沙特新能源汽車產業過去幾年呈現爆發式增長,特別是2023年上半年電動汽車銷量同比激增300%。據一家國際會計師事務所最新研究報告,沙特電動汽車市場規模預計將在2030年達到280億美元。
△阿聯酋電動車專用停車位
阿聯酋則制定了更為進取的轉型路線圖。計劃到2050年實現電動汽車占道路車輛50%的目標,可以說是充滿野心。為此,阿聯酋推出包括免費注冊、免費停車、充電費用減免等在內的組合激勵政策。值得注意的是,阿聯酋也正逐步試點燃油車停車限制等約束性措施,形成政策"組合拳"。
在卡塔爾,政府在"2030國家愿景"中明確提出,到2030年所有普通客車將全部替換為電動客車,而早在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之前,卡塔爾政府已向中國企業購買1002臺世界杯專用電動客車;這些電動客車也在世界杯結束后在公共交通系統全面投入使用。
約旦則通過差異化關稅政策展現轉型決心。2020年,該國將電動汽車進口關稅從25%大幅下調至10%,顯著低于混合動力車55%和燃油車86%的稅率水平。政策效果立竿見影,2023年電動汽車銷量同比增長46%,達到23400輛。據約旦能源部預測,這一數字將在2032年突破40000輛。
明確的政策導向、開放的市場環境、強勁的消費能力和旺盛的市場需求,正在成為參展企業對于中東新能源車市場的集體共識。
完善基礎設施 為新能源車發展鋪平道路
充電基礎設施的不足曾長期掣肘中東地區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在去年阿布扎比電動汽車創新峰會首日,阿聯酋能源和基礎設施部副部長謝里夫·奧拉馬就向總臺記者表示,該國正計劃在全國七個酋長國范圍內擴大電動汽車充電網絡布局。這一舉措源于對當地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顧慮的深入分析——基礎設施短缺是關鍵制約因素。為此,阿聯酋能源與基礎設施部聯合阿提哈德水電公司共同成立阿聯酋電動汽車合資企業(UAEV),旨在加速建設快速充電基礎設施網絡,推動電動汽車普及,創造就業機會,促進經濟增長,并支持"阿聯酋2050年凈零排放戰略"的實施。
沙特阿拉伯同樣積極推進電動汽車基礎設施建設。2022年8月,該國已完成充電站相關的政策法規、組織架構和技術標準等配套體系建設,為充電基礎設施快速落地奠定基礎。沙特一充電樁企業首席執行官哈里斯·哈桑介紹,沙特政府正加大投資力度建設充電網絡,私營部門也積極響應,政企協同打造完整的電動汽車生態系統。數據顯示,沙特目前已建成約200個充電站,并計劃到2030年在全國部署超過5000個充電站。
△參展商在阿聯酋電動汽車合資企業展位上洽談充電站建設
不僅如此,總臺記者在今年的展會上觀察到,與去年相比,電池、電機、電控系統等核心零部件的展示明顯增多。展會首日,阿聯酋能源和基礎設施部副部長再次接受總臺記者采訪時透露,阿聯酋電動汽車銷量在過去一年呈現大幅增長,2024年新能源汽車已占該國汽車總銷量的25%以上。
美國關稅政策引發汽車產業震蕩 新能源車企聚焦新興市場
2024年3月2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簽署行政令,宣布對所有進口汽車征收25%關稅。4月3日,該行政令正式生效,疊加此前稅率后,部分產品綜合稅率高達54%,引發德國、日本、加拿大、墨西哥等汽車出口國的強烈反對。
在此背景下,總臺記者在本屆展會采訪了二十余家參展商。很多受訪者表示,已經明顯感受到關稅政策對新能源汽車行業造成的沖擊,并正在相應調整長期市場戰略。一家沙特充電樁企業的首席執行官哈里斯·哈桑向總臺記者透露,該公司與美國合作伙伴的多項服務進出口業務因關稅問題被迫暫停。鑒于美國政策帶來的市場不確定性,該公司正積極尋求替代方案,包括首次參加阿布扎比電動汽車創新峰會,以期在阿聯酋市場推廣其充電樁產品。
開拓新興市場已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的共同選擇。深圳某家用充電樁企業負責人表示,雖然美國市場曾占其業務較大份額,但在當前關稅政策下,公司正加快推進全球化布局。選擇中東市場,一方面基于該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潛力,另一方面則看重其對歐洲、非洲市場的戰略輻射能力。
記者在展會現場采訪的多名業內人士也表示,美國關稅政策正在引發全球汽車供應鏈體系重構,加劇貿易碎片化趨勢。新能源汽車產業向中東地區轉移,正是產業鏈"去美國化"的顯著表現。
約旦新能源汽車配套企業首席執行官阿卜杜拉赫曼·薩米則分析稱,當多數地區保持自由貿易,而個別市場設置貿易壁壘時,企業自然會流向政策更開放、營商環境更優越的地區。可以預見的是,"未來中東市場將出現更多歐洲和中國企業,而美國制造商的市場份額可能逐步縮減"。
中國新能源車企加速駛入中東市場 促進當地向新能源轉型
近年來,中國汽車產品質量不斷提升,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可以說是領跑包括中東在內的全球市場。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中國對中東地區乘用車出口量達42萬輛,同比大幅增長46.2%,其中新能源汽車占比近20%,中東地區由此成為中國汽車出口第一大目的地。
△阿聯酋能源和基礎設施部副部長謝里夫·奧拉馬接受總臺記者采訪
阿聯酋能源和基礎設施部副部長謝里夫·奧拉馬在接受總臺記者采訪時特別指出,中國電動汽車在質量、續航和安全性方面的卓越表現,是推動阿聯酋新能源轉型的重要力量。隨著中國新能源車企在中東市場持續深耕,更多高品質、高性價比的電動車型將進入該地區,也將進一步加速中東各國向新能源車轉型的進程。
監制丨穆莉制片人丨李超記者丨張卓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