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現場》欄目
由濟寧市作家協會主辦
山東省作家協會主席黃發有 為《文學現場》欄目題詞
走 向 惠 潮 汕
□崔巍
篇首語:冥冥之中,料定生命里有這三洲。組詩 ——
(一)
結 緣 惠 州
那是一望無際的湛藍,
深情地、深情地把我呼喚。
濤聲里——
有喜、有歌、有舞。
浪峰里——
有情、有意、有緣。
來惠州吧!
首善之區的親人。
來潮汕吧!
“有朋自遠方來”。
我借你山水精神,
你贈我風土靈感。
我帶來孔孟之道,
你還我蘇軾風范。
把一脈相承的民族文化,
山相接、水相連。
讓家國情懷的生生血脈,
心相系、手相牽。
那是一往情深的嶺南,
親昵地、親昵地對我召喚。
粵語里——
有阿、有啦、有呢。
英歌里——
有勇、有謀、有悍。
來潮汕吧!
孔孟之鄉的親人。
來惠州吧!
欹枕五嶺雨煙。
你送我溫馨和諧,
我報以金輝燦爛。
你祝我榮華錦繡,
我敬你天地壯觀。
用洪鐘大呂的忠貞誓言,
守初心、志高遠。
為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
踐行動、舉征帆。
(二)
東 坡 祠 話
佇立東坡祠前,
想見黃州定慧院。
“烏臺詩案“陰風,
肆虐“元豐二年“。
你被羈押大牢擇日立斬,
卻死里逃生戴罪遭貶。
流放黃州窮山惡水,
一代文豪淪落,
—— 飄渺孤鴻遠。
天曉你生性豁達,
把活的希望掄圓。
“自種黃桑三百尺”,
自給自足饑可餐。
“今年刈草蓋雪堂”,
遮風避雨擋涼寒。
安否?安否?
“試問嶺南應不好,
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嘗一嘗東坡肉吧!
卻在那濕滑與酥軟里,
噴香“念奴嬌“琴瑟曲彈;
豪放“赤壁懷古”千古壯言。
嗟夫!嗟夫!
一尊還酹“蘇仙”。
或許,落魄黃州——
你就有嶺南得預感,
亦曾“試問嶺南應不好”,
心中多有忌憚。
或許,天地造化——
你注定與惠州結緣,
讓“東坡居士”顛沛流離,
安家“白鶴峰”巔。
身為黃州團練副使,
——你為民請命;
——你借古諷今;
——你剛正不阿;
——你反腐倡廉。
安能不再度惹怒皇權?
命運多舛啊仕途危艱。
生不逢時啊宏愿難圓。
向南……向南……再次流放。
向南……向南……二次遭貶。
元豐八年的惠州,
是那樣的荒蕪慘淡。
饑寒交迫啊,
你“日啖荔枝三百顆”,
風雨如晦啊,
你“不辭長作嶺南人”。
將一路饑寒做成一路瀟灑。
將一次危難變成一次涅槃。
將一處險境當成一處新生。
將一地迷茫看成一地樂觀。
啊!
風骨何曾諂權貴。
文人幾多不遭貶?!
面對朝廷苛政——你勢單力薄,
卻把大智大勇傾注在一方水土。
歷經多災多難——你無力回天,
卻將善心義舉植根在百姓民間。
置幾間陋室安居樂業,
鼓一腔銳氣體恤民愿
——修橋鋪路,
——農具改善,
——施藥造屋,
——文風頻傳。
哦!僅兩年零八個月光景,
把一個封閉僵化的惠州,
領得風生水起、活靈活現。
哦!僅憑著一腔摯愛熱忱,
把一地落寞沉寂的民俗。
帶得有聲有色、人文光鮮。
這是一個傳奇——傳奇古今。
這是一段佳話——日月可鑒。
這些傳奇與佳話,
是乎告知后人:
憂國憂民的官就是好官。
這些遺跡和史料的佐證
是乎啟迪光陰:
天地良心的人就是好人。
哦!在東坡塑像前頂禮膜拜吧!
用心中靈犀對接詞仙傳神,
許下心中的諾言:
——為官堅守清廉。
——為民堅持勤勉。
——為家堅決奮斗。
——為國堅定奉獻。
(三)
廣濟橋上打油詩
青山隱隱江迢迢,
春滿潮州四月嬌。
走進潮州——
用你的毓秀激活我的精神。
走進潮州——
拿我的神采彈奏你的心弦。
潮州水啊羅浮山,
水美峰秀碧云天。
南宋乾道七年史,
橫跨韓江八百年。
曾經亂世歷戰火,
二十四樓復重建。
東風拂欄雕畫棟,
煙雨潤墨書牌匾。
啟閉粵浙閩生路,
過河拆橋話笑談。
十八梭船古今事,
一橋一樓活遺產。
廣濟橋上聲聲喚,
誰人不愛逛潮汕。
我多想刻一卷竹簡,
記下你古今變遷。
我多想藉唐詩宋詞,
謳歌你風光無限。
再喊一串運河船工號子,
撐一路濟水安寧的蒿桿,
開啟中流激水
直掛民族風帆
讓濟寧潮州同船渡,
——駛向盛世彼岸。
(四)
南 澳 島 之 戀
難道是龍王飛天,
在南海抖落三滴咸汗
亦或是山旁有水,
便天經地義取名作“汕”。
物華天寶把你裝扮得美輪美奐。
人杰地靈將你描繪得七彩斑斕。
朝思暮想的汕頭啊,
深情地、深情地,
—— 千呼萬喚。
哦!
人間最美四月天,
春風許我再少年。
齊魯風情嶺南意,
濟水安寧佑潮汕。
整行囊,
捧手喊:
我——來——了……
帶著風流倜儻的韶華,
還有心旌蕩漾的詩篇。
我——來——了……
來到婀娜多姿的南澳島,
尋覓魂牽夢縈的游子之戀。
輕輕叩開雄偉的“自然之門“,
沿“北回歸線”步入碧海銀灘。
身后的濤聲淹沒了曾經的險惡。
前方的涌浪掀起我理想的風帆。
踩一灘銀沙,
淌一行清淺,
聽漁家靚仔講述先民的辛酸……
這一方海疆承載過深重憂患,
它是古時的流放地;
舊時的“奪命灘”。
多少饑寒交迫的百姓,
從這里闖南洋命喪深淵。
為了生計前赴后繼,
為了希望不懼風險。
試問——
那個苦難深重的中國,
那些飽受欺凌的苦役,
有幾人能載利而還?
哦——也有一個陳慈簧,
耗巨資花數年興建豪宅庭院。
歷數成千上萬闖蕩者,
能有幾人抵得上瓦房三間?
這片中西合璧的豪宅,
不難揭示國人共性特點:
有錢就置辦房產。
還有得呢?
吃過苦就懂得甜,
經過險就珍惜安。
走進主人的靈魂幽深吧
還有骨子里的一個信念:
就是把根留住——
留住母愛的溫度,
給心一處安身立命的家園。
那是游子日思夜想的鄉愁,
那是鄉音牽腸掛肚的鄉戀。
沿著昨天的故事邁步南澳大橋,
我多想學一句粵語鄉音,
告慰在天之靈,
意氣風發的汕頭已站在——
站在改革開放的前沿
我情不自禁地昭告天下
南澳島上的燈塔已聚焦——
聚焦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航線。
章后話:
切忍俊第五大徹大悟、第六心潮澎湃的意境……。惟愿更多親友打卡惠潮汕,續寫更多大愛情懷、美文美篇。
簡 介
作者:崔 巍
崔巍,濟寧市關工委青少年才藝輔導團藝術副總監(兼)辦公室主任、作家。76年起在國家和省市級刊物發表詩歌、歌詞、散文、報告文學、小說等作品,部分作品在多家國家一級出版社出版發行;獲得多個國家和省市級獎項,并被《百度文庫》、《中國文本庫》、《散文網》、《中國詩歌網》、《中國原創歌詞網》等各大網站收藏。
精彩呈現
【文學現場】李海杰 : 一杯小酒(外一首)
【文學現場】成岳:天使的秀發
【文學現場】百年頌歌--陳克群
《濟寧看點》法律顧問:山東舜翔(濟寧)律師事務所
法律問題請撥:13371211587(杜飛律師)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所發表內容、圖片、文字、字體等版權信息注明來源的,版權歸原出處所有,無法查證版權的或未注明出處的均來源于網絡搜集。如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其中的內容與圖文等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請在發現之日及時與本平臺(聯系方式QQ:1067959582)聯系,我們將在一時間刪除相關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