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街知事報道,4月23日,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記者會。日本朝日電視臺記者就聯合國安理會討論美國關稅問題提問。郭嘉昆表示,美方發動的關稅戰違反了世貿組織規則,損害了各國的共同利益,也危害了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國際體系和以《聯合國憲章》為基礎的國際秩序。聯合國的各機構有權利也有責任,就美方濫施關稅發出自己的聲音。
特朗普(資料圖)
當地時間4月1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總統辦公室召開記者會,回應了有關TikTok交易實施的最新進展。他表示,關于TikTok的交易將會被推遲,直到中美關稅貿易問題得到徹底解決。近半月以來,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會上,特朗普稱目前中美雙方正就關稅問題展開對話,他認為在未來三到四周,中美將能夠達成協議,結束這場貿易戰。“到了一定程度,我就不會再加征關稅了,因為到那時候人們就不會再買了。”
特朗普終于代表美國讓步了,承諾大幅度降低后的對華關稅,會讓中國“十分滿意”。特朗普近期在白宮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他不打算在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時采取強硬態度。他告訴記者,對中國的關稅不會維持在145%的水平,但也不會降到零,最終的數字會讓中國“十分滿意”。后半句顯然是在掩蓋其讓步的本質:美國雖然暫停了90天的“對等關稅”,但對所有貿易伙伴10%的“最低基準關稅”仍然有效。
特朗普(資料圖)
據《華爾街日報》4月23日報道,美方高級官員透露,特朗普政府正考慮多種方案。第一種方案,對中國商品征收的關稅稅率可能降至大約50%-65%。第二種方案則被稱為“分級方案”,美方將把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分為所謂“對美國國家安全不構成威脅”和所謂“對美國國家利益具有戰略意義”的商品。美媒稱,在“分級方案”里,美方將對前一類商品征收35%的關稅,對第二類商品的關稅稅率至少為100%。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稱,特朗普在對華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沒有軟化”。
事實上,從過往經驗來看,特朗普的風格一貫是“翻臉比翻書還快”。今天可以答應談判,明天就可以發推宣布制裁。承諾在他眼中,并不是契約,而是談判的工具。如4月2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對全球范圍內的進口商品實施新的關稅政策,然而,4月9日隨后又宣布對部分國家實施為期90天的關稅豁免。這種不確定性,讓所有國家都變得謹慎,也讓真正達成協議變得困難。
特朗普(資料圖)
前腳說要降稅,后腳就回到老調重彈,這種言行不一的反復橫跳,只能說明一點:特朗普根本沒打算真誠談判,他想的是怎么在自身壓力山大時,巧妙卸責、左右逢源。事實上,美方此番“調整”并非出自好心,而是徹頭徹尾的被動轉向。全球貿易形勢不斷惡化,美國國內通脹飆升、股市動蕩、企業苦不堪言,特朗普自己都承認,“145%的關稅太高了,人們不會購買商品了”。不是特朗普看清了經濟規律,而是經濟規律反手就給了他一記重拳。
而且,歷史經驗表明,物價問題直接影響選民情緒。2022年中期選舉,拜登政府因通脹問題遭遇慘敗,共和黨一舉奪回眾議院。如今,特朗普的支持率已跌至45%,低于拜登上任同期的56%。如果今年圣誕節前后出現大規模商品短缺和價格暴漲,2026年的中期選舉對共和黨將極為不利。最后我要說的是,時間不等人,拖延不是辦法,談判才是出路,越早談判代價越小。特朗普此前一直宣稱“等待中國來電”,但現實是,美國更需要主動溝通。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短期內難以替代,而美國消費者和企業卻等不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