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個“小三跟原配掉水里,老公到底救誰”的橋段在短視頻平臺刷屏,被不少網友噴,“怎么還有這么老的橋段”。
肉叔順著網線摸過去,順勢看了這部劇。
想起了一句粵語老話——
橋(辦法) 唔怕舊,只要夠用。
你得看是誰演。
放眼當下30+的女演員里。
也還得她,才能過得了這座“橋”。
不相信?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部——
蠻好的人生
開播到第二天,收視率就迅速破3。
證明了“娘娘”孫儷,依舊有號召力。
而且,作為一部大“爽”劇,它的節奏也絕對抓人——
第一集,小三登堂入室。
第二集,原配就已經將負心漢掃地出門。
第三集,大女主職業受挫。
但到了第六集,就已經開始“逆風翻盤”局,準備再戰明天了。
而這樣的“快”節奏,只走了這部劇的1/6。
單純爽劇?
不。
這些雞毛蒜皮的“爽”并不是重頭戲,它其實是在講一個市儈的、39歲的上海女人遇到“中年危機”的故事。
俗,是真的俗。
但,孫儷就是能抓住這里的“抓馬”,豐滿人物角色。
就是孫儷的本事。
01
俗,就對味兒了
《蠻好的人生》開頭就很“俗”。
鏡頭從高檔住宅小區的緩緩推進,聚光燈、攝影機對準這個穿著性感、有著精致妝容的上海女人,胡曼黎(孫儷 飾)。
這個名字聽著就“貴氣”。
曼黎,諧音“money”,對她來說,搞錢就是第一要義。
她用滬普參半的口音,對記者吹噓著自己的如何拿下800萬保單的事跡,順手又炫耀起她這幾年,獲得的保險行業獎杯。
春風得意。
除了秀業績以外,她還不忘秀秀自己的兒子——
在上海排名第一的私立學校上學,一年學費十來萬。
哦對了,還有自己的老公——
大學哲學系教授,在互聯網上也是網紅一名。
胡曼黎的生活,滿是用錢粉飾出的耀眼,以至于走出她家的攝影師都憋不住吐槽一句——
上躥下跳,跟得了甲亢一樣
胡曼黎確實“俗”,也愛炫耀。
逛個超市花了4位數,也要特地擺拍,發個朋友圈。
她怎么就這么俗?
但,俗就對味兒了。
胡曼黎這個角色,中專學歷,從前臺干到王牌保險銷售。
搞錢是她唯一“拿得出手”的本事。
她需要放大自己的本事,讓搞錢這件事占據自己生活的全部,才不會東想西想。
19歲就在社會里摸爬滾打,她身上的自卑,早就讓她練就爐火純青的“察言觀色”。
你就看幾個動作——
在老板、客戶面前,她的動作都是小心翼翼,挪動著小碎步,身體微微前傾,看著就格外的謙卑。
但,她在辦公室里,卻又是另一副姿態,大步流星,目中無人。
對公司卡自己預算的財務部大姐,也是毫不放在眼里。
趾高氣揚,小手一揮,炫耀起自己一個人干掉了一組兩百人的業績。
這個預算,報不報,你看著辦。
前倨后恭?
實際上,前前后后,兩個姿態,兩種模樣,這就是她的生存之道——
對外,不做小伏低,拿不到單子;對內,不扮豬吃老虎,拿不到尊重。
對于一個闖入精英社會的人,她只能如此。
所以沒錯,她是市儈,也有著上海女人的小聰明。
為了扭轉客戶對保險員都是“騙子”的印象,自掏腰包,偷偷為客戶的父親買了5年的意外險,客戶父親前不久摔傷,曼黎幫著保險理賠成功。
但,你看她的姿態。
并不是大女人的“運籌帷幄”,而是斜眼看人,身子往后撤,一副討價還價地嘴臉。
“你看,我把你當朋友,你把我當騙子。”(到底還是錯付了)
這種小聰明,擺明是以低姿態的方式,讓客戶讀懂她的小心思——
表面上是生你的氣,實際上,是放低姿態,嬌嗔著維護保險員的“尊嚴”。
曼黎在人情世故上,是“俗”。
她在生活里,也不能免俗。
但,反而更接地氣,也更催淚。
比如,已經與渣男老公分手后,她在錄完工作視頻,扭頭看著曾經甜蜜的全家福時,白了一眼照片,用上海話說了一句——
不許想,觸霉頭。
戀愛腦不利搞錢。
但,還是重重嘆了一口氣。
再比如,曼黎生活費走到了山窮水盡、揭不開鍋的地步了,在朋友圈里打算賣包緩解經濟壓力。
可沒想到,小三上門,拿10萬塊錢羞辱曼黎。
一邊是兒子急需的補課費,一邊是來自小三的恥辱。
她把錢一疊疊放好,笑了。
還是,選錢。
還有,當聽到兒子在花2萬塊錢報名的補習班里,排名倒數;前夫哥半點指望不上,工作上又受挫時。
曼黎沒有時間為自己哭一哭,只能下班之后躲在廚房里忙活,一邊有條不紊地做著西紅柿炒雞蛋,一邊,眼淚默默地掉下來。
這一幕,讓無數當媽又當牛馬的職業女性,瞬間共情。
在無數“人財兩失”的瞬間中,胡曼黎是最能忍的,咬咬牙扛下來的那個。
她并不“大女人”,反而是真切經歷過苦日子,從白眼里爬出來的人。
孫儷在采訪時,談論到胡曼黎這個角色,她不擔心把胡曼黎的缺點表現出來——
如果只是一味寫她的好
那我覺得這個人是很塑料的
這是孫儷的運籌帷幄,她將胡曼黎的俗,變得合理,也貼合現實。
她讓胡曼黎活了過來。
02
多樣“大女主”
在這幾年里,孫儷開始飾演不同的大女主。
比如,前段時間播出的《烏云之上》,孫儷重返女警角色,褪去了《玉觀音》時的純欲與青澀,成為一名干練、利落的女警察韓青。
你可以將這個角色與同期出現的“胡曼黎”相比,就會發現,孫儷在每一個角色上,都有不同的細節處理。
還是用前面提到的走路姿勢來看。
在《烏云》里,她減少了腰的扭動,并且,上半身晃動的幅度變大,胸肩姿態變得挺闊,走路時因為常穿平底鞋的原因,步子邁出的更大,速度也快了。
這是在男人堆里混出來的女刑警,必須具備的硬氣,才能獨當一面。
人物氣質立刻就不一樣了。
僅僅是這兩年嗎?
也不是。
其實,在她許多的“大女主”戲里,她都有著不同的“抓手”去表現不同性格的人。
比如,她在《理想之城》飾演的蘇筱,在醫院親眼看到男友出軌。
她本想追上去,但,看到男友離開后。
她跑了回去。
對,她是用“跑”,更像是,邁開步子的沖。
如果是慢慢地走,會顯得人物太悲傷,讓觀眾認為男友的出軌對蘇筱有重創;如果是小步地跑,只能說明她想急切地離開這里。
但,孫儷用一個非常有力度的“跑”,一下就抓住了這個女孩的活力。
她有勇氣去面對不忠的愛人,也有力氣離開他。
還有,在《安家》里的房似錦。
從農村來到上海打拼,吃過苦,挨過餓,成為一名業績第一的房產中介,只有馬不停蹄地帶客戶看房。
吃飯時間,不固定,有吃的,那必須即時填滿肚子,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有下一頓了。
孫儷為了突出房似錦對工作的“癡迷”以及房屋中介的忙,她“讓”房似錦大口吃了兩份早飯,一邊吃還一邊刷著房產信息。
也毫不在乎什么形象了。
各種“大女主”在孫儷手上,都有著不同的形象與特質。
就再往前一些,連那個多災多難、命如草芥的小姨多鶴,她都能演出雖是雜草卻春風吹又生的模樣。
活在60年代的日本遺孤多鶴,向她等待了20年的男人鼓起極大勇氣,提出與他結婚的意愿。
她說著“我愿意”時,流下了一滴淚,但,突然又天真地笑了。
她哭自己悲慘的命運,在此刻得到了救贖,但,又笑面前被“嚇傻”的男人。
這一哭一笑,讓此時的多鶴,徹底地為自己活了一次。
你會發現在孫儷飾演的大部分角色身上,都有著被她點亮的地方。
她是一個下苦功夫去琢磨角色,甚至,是下笨功夫的演員。
就像她在采訪里說,別的演員有著大學四年的經驗,有老師告訴他們從哪個方面進入角色。
但,對于孫儷來說,是沒有的——
她需要用自己的經驗去摸索人物,去進入這個人物。
“我每一個角色的細節、靈魂,都要用我的人生經驗去堆積出來的,可能有一些是失敗的,有些成功了。可以復制,但是那個復制又不能完全一模一樣,因為每個人又不一樣,所以每一個角色對我來講都是從零開始,從頭再來。”
她說過,與她合作的《烏云之上》導演花箐,脾氣太好了,她幾乎都想跟他吵一架,就是為了拍得再好一些,想讓導演對她要求再高一些。
她在表演上的“不自信”反而造就了她對自己的高要求。
與她合作的導演無一不說她用功。
《甄嬛傳》里2000多場戲,她占1000場左右,為了背臺詞,在劇本上貼了不同情緒的小貼紙。
拍《羋月傳》前,孫儷還專門找到了歷史老師上課,為了更貼近歷史中的羋月;
在飾演《玉觀音》里安心的之前,孫儷去西雙版納的緝毒大隊體驗生活,差點假扮成某位緝毒警的女友,一起出任務。
部隊的經驗告訴她,不努力,就算獲得了機會,它也不會是你的。
讀詞,學習,進入角色,都是她在片場時刻都在做的功課。
與她合作的演員,對她的評價也是一個詞——持之以恒。
如今的孫儷,在不同的角色中,逐漸也讓自己成為了真正的“大女主”。
03
“娘娘”離開孫儷
當然,說這些,也并不是為了再次證明孫儷是個多優秀的演員。
但在孫儷身上,我確實看到了一個本已成功的演員,該有的態度,和自我修養。
她本可以和很多人一樣,躺在甄嬛的功名簿上。
但她沒有。
反而,靠著自己的努力與揣摩,試圖打出一番新的天地。
舉例來說。
最近,云合網站推出了一個新功能,可以統計從2017年至今每個演員的單獨播放量累計。
孫儷主演的作品累計播放310億,參演累計390億。
什么概念?
這個數據并不包括《甄嬛傳》等之前的作品,僅僅包括她的三部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安家》《理想之城》。
這說明,孫儷并非需要與“娘娘”綁定,也可以走得更遠。
是的,這些年來,孫儷也在試圖打破“甄嬛”在身上的桎梏,甚至,對于《甄嬛傳》的爆火,她是后知后覺的。這幾年,《甄嬛傳》頻頻登上熱搜時,孫儷才發現,原來這個確實挺火的(宛如相貌平平古天樂.jpg)。
雖然鄭曉龍說過,孫儷之后,再無“甄嬛”。
但,如今,孫儷希望做到的是,與甄嬛的分割。
她明白,自己要離開甄嬛這“潑天”的流量,不應該只停留在“迎合粉絲”的角色里。
所以,之后的角色,她盡量地避開類似甄嬛的角色、盡可能地避開古裝。
在《甄嬛傳》的兩年后,她靠《辣媽正傳》拿下白玉蘭最佳女演員。
之后,又靠《那年花開月正圓》拿下飛天獎。
就像《一代宗師》里的那句話,任何武功比到最后都是比想法,比的是選擇。
孫儷的選擇,讓她走得更遠。
還記得,在蔡康永做的《眾聲》訪談節目里,他第一集采訪的就是孫儷。
他向孫儷提出一個問題——
你有想要特別回到之前哪一段的人生里么。
孫儷回答到,沒有哎,過去了就過去了,很多事情大家都是喜憂參半的。
孫儷渴望從“甄嬛”里走出來,去攀登更高的山峰,獲得更新的體驗。
在今年,前后上的《烏云之上》與《蠻好的人生》告訴觀眾。
她有本事hold住兩個全然不一樣的角色,橫跨兩種不一樣題材的作品,從接地氣的都市生活,到懸疑的罪案劇,她將兩種時下最熱門的類型劇都握在了手里。
孫儷,從不回頭眷戀過往。
她已經不再是21歲剛出道時的小姑娘了,她也必須要面對時光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跡了。
但,唯獨一件事孫儷還是沒有變。
一個好學生的自我要求。
蔡康永問她,你最近有迷茫時刻,你不知道這件事的答案是什么嗎?
突然的交心,讓孫儷猝不及防,但,也著實提出了一個自己在考慮的問題:
就是你認真做一件事情
它的結果到底是會好還是不好
那這個結果如果不是世俗意義上的
認為的好
你沒有得到那個好
那到底算成功還是失敗
她會擔心,自己是好是壞。
蔡康永回答,“我不覺得失敗有什么問題”,孫儷也點點頭,對,我也是這樣想。
她是自律的也是自省的,她需要有這樣“好學生”的衡量標準,鞭策著自己。
但,就算是失敗,不過是人生路途上的經驗,對于孫儷而言,不過就是喘口氣再接著跑。
反正,人生的路還有那么長,可能還有那么多。
唯一重要的是。
不要停下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