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董董
版式設計:而漪
春雨落,百谷生,萬物生長。
作為浙江省乃至中國創業創新領域的年度盛會,萬物生長大會,走到了第九個年頭。
陽數之極謂之九。
今年的萬物生長大會,首次推出2025“浙江獨角獸企業榜單”“浙江未來獨角獸企業TOP100榜單”“浙江種子獨角獸企業TOP100榜單”三份省級榜單,創新式地提出了“種子獨角獸”概念。
從“種子獨角獸”到“準獨角獸”再到“獨角獸”,精準覆蓋了科創企業全生命發展周期。
與省榜單同步發布的2025杭州獨角獸企業榜顯示,截至今年4月,浙江共有55家獨角獸企業,其中杭州市就有44家,占比達80%。
從2018年到2025年,杭州的獨角獸企業數量,從26家增至44家,準獨角獸企業更是從105家增至397家,年均增長率分別達9.9%和39.7%。
中國投資發展促進會副會長、之江創投研究院執行院長、杭州市創業投資協會輪值會長周愷秉分析,早期的榜單上有不少電商企業,現在有許多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等高科技企業上榜。
杭州“六小龍”中,除了DeepSeek、宇樹科技和游戲科學成為了杭州市新晉獨角獸企業,另外三家在本屆大會之前,就已經“榜上有名”了。
玄生萬物,九九歸一。
九歲的萬物生長大會,見證并親歷杭州從電商之都轉型AI之都,大步跨進新階段。
中流奮楫,揚帆擊水三千里!
1
去年浙江AI產業年產值超5700億
杭州貢獻超七成利潤
如果要提取這一屆萬物生長大會的關鍵詞的話,那一定是AI。
周愷秉認為,AI正在重塑所有行業,“很多行業的底層都是AI,這是一個趨勢。未來獨角獸會更注重硬核科技。”
靈伴科技(Rokid)創始人、CEO祝銘明
靈伴科技(Rokid)創始人、CEO祝銘明,也在大會主題演講時表示,未來有兩件事情會改變人類,一件事情是AI,一件事情是AR。大家一定要有信心和耐心去做這件事。
大會專門設立了“杭州六小龍”的圓桌高峰對話。
嘉賓們圍繞“六小龍”的萬物生長密碼這一主題,就DeepSeek全球“出圈”、《黑神話:悟空》爆火、宇樹機器狗技術突破等現象級成果展開討論,深度剖析了浙江AI企業“技術+場景”雙輪驅動模式。
與此同時,大會還同時開設了中英人工智能論壇、大模型生態協同等分論壇,深度聚焦AI賽道。
牛津大學數據科學首席教授、英國國家數據科學和人工智能中心艾倫·圖靈研究所的創始董事(受托人)彼得·格林德羅德,阿聯酋政府人工智能顧問賽義德·阿爾達赫里博士等,都在大會主論壇上,發表了精彩的演講。
在AI具身智能產業發展閉門論壇上,包含“杭州六小龍”企業群核科技、強腦科技在內的八家具身智能產業鏈主企業代表進行了技術分享,展示了各自領域中的實際成果。
浙江大學上市公司企業家校友聯誼會執行會長、浙江網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建表示,“思想的碰撞帶來創新火花,(產學研投用)不同群體的交流更能打開思維壁壘,這類活動要持續辦下去,這就是萬物生長,終將長成參天大樹。”
而杭州市創業投資協會聯合微鏈共同發布的“2025杭州AI臥龍圖”,更是成為了本次大會的焦點之一。
這張“臥龍圖”,使得人們再一次認識到,杭州的人工智能產業已經積累了足夠的力量。
百花齊放、欣欣向榮之下,更是臥虎藏龍。
在這張圖譜中,以“六小龍”為領軍者,包含“AI十八羅漢”,以及眾多杭州AI領域的隱形冠軍和明日之星。
“臥龍圖”以集成電路圖為基底,中間CPU是AI基礎層18家企業,包含算力企業11家、算法3家、數據4家。
鏈接CPU和外圍電路的焊球,是代表AI技術層的18家企業,主要包括感知與識別技術4家、交互與仿真技術5家、決策與控制技術4家、行業基礎平臺5家。
圍繞在它們之外的,就是72家代表AI在各個行業應用的企業,主要分布在四大領域,AI+生命健康、AI+先進制造、AI+新消費、AI+智慧協同應用。
而這些上榜的企業,都有一個共同的標準——“含AI量”,就是AI技術對業務的優化程度。
這次新入榜的49家杭州準獨企業中,有20家是“含AI量”較高,占比達40.8%。這個數據,充分說明了AI已經成為科創企業的重要核心。
數據顯示,2024年浙江省AI產業年產值突破5700億元,其中杭州貢獻超七成利潤,AI企業數量達569家,穩居全國第一梯隊。
杭州的AI生態圈,各個層次上都有著豐富的企業儲備,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同時,還實現了從科技研發到產品落地的閉環。
良性的生態,使得杭州的AI行業得以健康地發展。
杭州,已然成為了當之無愧的“AI之都”。
2
投千億托舉AI產業構建深耕生態圈
一場長期主義的共建
“臥龍圖”不是一天能畫成的,“AI之都”也不是一天能建成的。
在這次大會上,一本書的首發,似乎給出了為什么是杭州的答案。
政協浙江省原副主席、現任浙江省科普聯合會會長周國輝,撰寫的專著《有為與有效:解碼“杭州六小龍”背后的科創生態》,以“杭州六小龍”現象為切入點,解讀浙江“政府有為不越位、市場有效不缺位、人才有根不斷代、文化有魂不自滿”的創新密碼。
書中歸納了一個公式:成功=政府(陽光)×市場(土壤)×人才(種子)×文化(氣候)。政府規劃的“陽光”、市場培育的“土壤”、創業文化的“氣候”、人才匯聚的“種子”,構成了杭州在內的浙江大地,滋養創新的熱帶雨林。
這是一場長期主義的共建。
如果追溯故事的開始,也許要回到幾百年前。
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就實行“以民為本、保境安民”的國策,杭州也因此一躍成為“東南第一州”。那時的杭州,就已經在積極興修水利,開辟海路,對外經濟文化交流頻繁。開放而兼容并蓄的城市風格,開始漸漸形成。
一下雪,杭州就“穿越”回了南宋臨安
到了南宋,“士農工商皆本業”理念的產生,更是奠定了杭州重商文化的基礎。
時至今日,“六小龍”的創業者,大部分都不是杭州人。但他們都是在杭州,成就了一番了不起的事業。
有數據顯示,2024年,浙江新增常住人口43萬人,有超40萬名35歲以下的大學生來杭州創新創業。
為什么會有那么多年輕人選擇來杭州創業?在周愷秉看來,“杭州擁有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杭州不僅包容失敗,而且不歧視外來的創業者,這是最重要的?!?/p>
杭州政府對于AI相關企業的積極支持,和杭州優良的營商環境,也是吸引創業者們的關鍵因素。
有數據顯示,過去10年間,僅是杭州市層面出臺的人工智能發展政策,就不少于8份。
2014年,市委十一屆七次全體(擴大)會議明確提出,杭州要以建設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全國云計算和大數據產業中心、物聯網產業中心、互聯網金融創新中心、智慧物流中心、數字內容產業中心“六大中心”為目標,加快發展信息經濟、智慧經濟,努力建設成為美麗中國先行區。
“一號工程”的啟動,為杭州數字經濟的發展按下了加速鍵。
2016年,提出要加快把杭州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互聯網+”創新創業中心。
2018年,舉行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動員大會。
2019年,提出打造“AI高地”。
2022年,提出《建設杭州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行動計劃(2022-2024)》。
2023年,印發《關于加快推進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從算力、模型、數據、場景、平臺等方面給予全方位支持,全力構建從算法模型創新突破到行業轉化應用的創新體系。
2025年,謀劃打造“中國算谷”。
近日,杭州發布《杭州市建設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高地實施方案(2025年版)(征求意見稿)》,提出:2025年全市投向人工智能的產業基金組建規模突破1000億元。
浙江省對首次認定的科技“小巨人”企業研發投入的20%予以獎補,每家不超過100萬元,優先推薦其承擔重點研發項目。
深度求索、宇樹科技等企業通過“政府引導基金+社會資本”模式,放大了資金效能,為持續創新提供了保障。
政府的大力支持,構筑出了杭州AI產業發展的堅實基礎,而以浙江大學為代表的高校,則充當起了為行業輸送高端人才的“造血機”。
大會發布的浙江獨角獸系列榜單中,浙大系占比29.1%。杭州準獨企業,浙大系占比26.4%,今天這份AI臥龍圖中,浙大系占比30.6%。
浙江大學、之江實驗室等機構與企業共建實驗室,瓴羊發起的“數據同學會”匯聚60余家名企共探AI與數據融合之道。這種“高校輸血+企業造血+政府搭臺”的模式,讓技術創新從論文快速走向產業。
周愷秉認為,創新推動社會的進步,榜單的發布是希望更多人關注創新,比如此次發布“種子獨角獸”榜單旨在讓更多人關注早期企業,“我們把這批有潛力的優質企業選出來,讓投資機構投早投小,幫助他們實現躍升?!?/p>
有人說,榜單上看得見的,才是勝利者。
但其實那些榜單之下,前赴后繼的前行者,才是為這座城市提供前行能量的源泉。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之江實驗室主任王堅看來:“死”了的東西,爛在這里,變成了肥料,就成了黑土地。沒有成功的創新產品變成了肥料,這是另外一種意義的成功。
3月6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浙江代表團的開放團組活動上,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省長劉捷表示:“浙江將以長期主義者的堅定,真正做好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這篇大文章?!?/p>
杭州的AI之路之所以能走出當下這樣的局面,不是一朝一夕的成果,而是長達十年的砥礪前行。
就在本次大會召開不久之前,DeepSeek創始人梁文鋒入選了《時代》雜志“2025年全球最具影響力100人”榜單,成為全球科技與金融領域的領軍人物之一。
DeepSeek扎根的黑土地杭州,一直以來,最大的支持是大氣包容地讓它走自己的路。
一百多年前,大文豪雨果曾經這樣評價愛的力量——它像陽光一樣,照耀大地,賦予萬物生長的力量,并使之欣欣向榮。
第九屆萬物生長大會“美好生活”圓桌對話
一百多年后,AI的力量,再一次在萬物生長之時,描繪出了一副屬于未來的美好圖卷。
《2025年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顯示,2024年杭州的人工智能產業在全國排名第二位,僅次于北京。
這些數字背后,是資本從“快錢博弈”到“耐心革命”,從“模式創新紅利收割”轉向“技術攻堅長線陪跑”的價值回歸。
正是依靠著政府、企業、社會的同向發力,才能打造出像杭州這樣的萬物生長、活力迸發的數字經濟生態系統。
萬物生長大會,則通過搭建業內領袖與創業者面對面的交流橋梁,來不斷強化浙江作為創新高地的影響力。
“中流奮楫,揚帆擊水三千里”,這條向AI的奮進之路,才剛剛啟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