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還記得,《大明宮詞》里的經(jīng)典名場面,當太平掀開薛紹面具的時刻?那個男子是多么地美好,驚為天人!周圍的一切都黯淡無光了,眼里全部都是眼前的這張臉。
不光是太平呆住了,連觀眾也愣住、狠狠心動了。那一刻,相信所有人的心和太平是同頻共振的。
當時特意查了,知道了這個演員叫趙文瑄,他不是單純一個“帥”字去形容,就像整個少女青春懵懂時期的美好,他是很正的那種好看、英俊。
一晃都20年多年過去了。
憑借出色的外表,趙文瑄在32歲那年,才被李安發(fā)掘出演《喜宴》,出道的第一部電影,就拿了獎項,起點高。
早期,不一定是他演技多么好,他吃了外貌出眾的紅利,很多角色都是因為他的顏值而被人記住。
一次訪談中,趙文瑄坦言:當初如果我沒有這個顏值加持,導演李安根本不可能用我的,那時候我毫無演技可言。
被問:沒有怕老過嗎?
他說:沒有,有些美人想不開,有焦慮和哀嘆,把這些情緒拿去做其他有益的事情。
他哈哈笑了,完全不害怕衰老,他的演技也在不斷打磨中成長為老戲骨了,不用單靠顏值了。
我關注到的重點是,趙文瑄大大方方地說自己毫無演技。
隱忍、溫文爾雅的薛紹,邪魅、野心勃勃的張易之,哪個演的不好?都是超棒,他不是科班出身,不得不說,天賦起了大作用。
而有個演技不太行的女演員,輕輕松松說自己應該得一遍大滿貫。
原來,大師和菜鳥說的話都是相反的。
演員的成長往往需要時間與經(jīng)驗的積累,年輕時的“稚嫩”是正常階段,只是有的人不說,有人說出來了。
許多演員在成名后回顧早年作品時,會意識到青澀時期的表演存在局限性,這種不是否定過去,而是對專業(yè)成長的清醒認知。
趙文瑄從不否認顏值的力量,后期仍然以扎實的演技證明了自己作為優(yōu)質(zhì)演員的厚度。
演員的好長相的確能在一開始得到機會,算是一個敲門磚,但要想在演戲這個行業(yè)長期立足,靠的一定是實力和不斷的學習與提升。
(圖片來自網(wǎng)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