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鄭翅)4月26日,在第85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期間,由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天津市教育委員會、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的“優化實驗教學資源 賦能科學教育發展”專題研討會在國家會展中心(天津)舉辦。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副會長夏國明、天津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郝奎剛、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喬盛等出席研討會。
“實驗教學是教學中永恒的話題。”夏國明在致辭中回顧了實驗教學的發展歷史,并肯定了實驗教學對于賦能科學教育的重要作用,強調提升實驗教學質量、加強實驗室建設對于提升學生科學素養至關重要。
“科學教育的本質是播種,優化創新實驗就是在無數青少年心中埋下求真求實的種子。”郝奎剛在致辭中表示,科學教育是培養創新人才的基石,實驗教學是科學教育的靈魂。破解實驗教學難題,一要高度重視實驗教學,強化學生動手實驗;二要以數字化重構實驗場景,擁抱數字化時代;三要以產、教、研融合聚焦育人合力,鼓勵高校實驗室、科研院所、科技企業和中小學共同構建大科學教育的生態圈。
活動現場
在主旨報告環節,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基教處基礎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喬文軍圍繞《新課標下生物實驗資源開發與課程融合》展開探討,結合“課程驅動”理念,詳細闡述如何精準解讀新課標要求,并將其巧妙融入生物實驗教學,通過開發貼合課程的實驗資源,助力學生構建系統的生物學知識體系,提升實踐技能。
天津市第一中學副校長盛祥平以學校實踐為例,深入剖析如何提升實驗資源利用率。通過合理規劃與精準配置儀器設備,推動課程內容與實驗資源的有機融合,在日常教學中有效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實踐能力。
天津師范大學科學教育中心主任唐耀輝聚焦《中學創新實驗室建設與課程開發》,從實驗室硬件建設入手,結合“智能化、模塊化、生態化”的實驗室建設方向,分享搭建創新實驗室硬件架構的方法,并圍繞硬件資源構建與之匹配的課程體系,實現實驗室建設與課程開發的協同共進。
南開大學物理科學學院副院長李勇男以“學科融合”為切入點,著重探討如何借助實驗教學打破學科壁壘,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展現物理學科與其他學科交叉融合的魅力與無限可能。
隨后,天津市武清區楊村第二中學一級教師張雯佳,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城市分會副理事長、內蒙古教育裝備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沈杏林,中教啟星教育研究院副院長、天津師范大學碩士生校外導師王秋平等分別作精彩發言。
本次研討會通過專家引領、經驗分享和跨區域跨學科交流,提升各方對實驗教學資源重要性的認識,共同探討實驗教學資源建設的有效途徑,并搭建起教育行政部門、研究機構、學校及教育裝備企業合作交流的優質平臺。
作者:鄭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