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4月27日訊,本周三大指數均小幅上漲,滬指本周累漲0.56%,深成指本周累漲1.38%,創業板指本周累漲1.74%。下周僅3個交易日,隨后將迎來“五一”長假,節前市場會如何演繹?十大券商最新策略觀點新鮮出爐,具體如下:
中信證券:科技板塊相對醫藥和消費更接近情緒冰點,對風偏回升更敏感
1)市場整體情緒位置不算低,再次“高切低”還是5月的應對策略。從我們跟蹤的一些情緒指標來看,當前市場整體情緒有所降溫,但并不算低位。截至4月24日,兩市融資買入額/總成交額仍有8.4%,位于2023年以來67%的分位水平;中證1000期權隱含波動率為26.8,還未降至低位;我們構造的A股交易損耗指標的四周移動平均仍位于2023年以來83.7%的分位,投資者在此輪市場波動中受到了充分的保護;此外,根據對中信證券渠道調研的數據,樣本活躍私募的最新倉位水平為76.2%,已連續6周減倉但仍高于歷史中位數水平的75.5%。這意味著市場出清的程度不如去年和今年年初的幾次底部那樣徹底。在此環境下,我們認為即便后續市場的風險偏好繼續修復,主題行情的空間和廣度可能都會受到一定制約,5月的應對還是以“高切低”為主,本周我們的“高切低”信號指標也達到了2月28日以來的又一個極值點。
2)從“高切低”的方向來看,科技相對醫藥和消費更接近情緒冰點。從交易和情緒層面來看,截至4月24日,計算機、通信、傳媒行業融資買入額/成交金額指標(MA20)分別位于2023年以來28.0%、33.6%、34.9%的分位數水平,遠低于醫藥(68.4%)、紡織服裝(82.7%)、農林牧漁(81.5%)和消費者服務(79.1%)的分位數水平。從收益維度來看,當前消費醫藥相對科技的超額收益水平已達到了階段性極值,累計超額收益口徑下,消費和醫藥在0.5個月的時間內,最多跑贏科技達13.5%,而這一數值已經是2022年以來的最高水平。由于當前關稅戰本身已經達到了烈度的極值,后續一旦階段性有所緩和,風險偏好的回升過程中,科技板塊可能更為敏感。
銀河證券:政策信號積極,市場信心增強
4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強調資本市場的重要性,提出“持續穩定和活躍資本市場”的表述,釋放更積極的政策信號。會議提出“加緊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既定政策早出臺早見效,根據形勢變化及時推出增量儲備政策”,為A股提供堅實支撐。配置上,建議關注紅利板塊、科技板塊和大消費板塊。
招商證券:關注人工智能、自主可控和消費領域
4月25日的政治局會議在政策基調上符合市場預期,強調了“底線思維”,并提出了多項具體政策措施,包括財政政策的存量落地、貨幣政策的新工具創設、擴內需政策的消費抓手等。這些措施表明政府在應對經濟形勢變化時的堅定決心,有助于穩定市場預期。
會議特別強調了科技自主可控的重要性,指出要持續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并對高端芯片、基礎軟件、算力基建、數據資源等領域的自主可控做出具體部署。同時,消費仍然是全年政策的主線,盡管短期內未有超預期政策出臺,但長期來看,消費仍將是政策的主要抓手。建議重點關注人工智能、自主可控和消費等領域。
天風證券:震蕩期,市場有時會選出后續的主線,關注市場給出的信號,以作“確認”
震蕩期,市場有時會選出后續的主線,關注市場給出的信號,以作“確認”。復盤市場歷次底部區域,趨勢性上漲前往往會經歷多次反彈的下跌期和 w 型磨底期,較為典型的磨底期成交量先收縮后放量,以過渡開啟上漲行情。大盤磨底階段表現最好的組別,對后市主線存在信號效應。下跌和磨底階段表現最差的組別,存在反轉效應。磨底期的信號效應賠率更優,下跌期的反轉效應勝率更大。因此,我們判斷市場在磨底期篩選出的行業或可以作為新一輪主線的前瞻信號。
市場主線往往是一個長期邏輯,當某行業本身不具備長期邏輯或行業的長期邏輯被證偽,由于短期邏輯與長期標準背離,盡管在磨底期上漲,但可能不會發展成為主線。主要有三種情況:1)防御屬性行業,資金只是短期避險;2)行業的政策支持的邏輯短期相對更弱;3)行業在磨底期后格局并未優化。
開源證券:抓牢“底線思維”下的確定性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工作。策略視角,我們認為本次政治局會議有5大重點表述需要關注。(1)“要強化底線思維,充分備足預案”。(2)“兜牢基層‘三保’底線”、“要提高中低收入群體收入”、“要著力保民生。(3)大力發展服務消費,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4)“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打造一批新興支柱產業。(5)“有力有序推進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投資要抓牢“底線思維”下的確定性,配置自主可控+內循環+紅利黃金。“4”個行業方向:(1)科技成長“自主可控+國產替代”:AI+賦能、機器人、軍工、半導體、信創、衛星;(2)消費“政策+內生復蘇”:服裝鞋帽、汽車(包括兩輪電動車)、零售、食品、美容護理以及新消費;(3)成本改善驅動:養殖、航空機場、飼料、小金屬;(4)出海結構性機會:中歐貿易關系緩和下的預期差(對歐洲出口占比高品種)及小品類出海(如零食等);“1”個底倉邏輯:絕對收益思路下的中長期底倉“紅利+黃金”。
華西證券:勿低估A股的韌性與政策“穩股市”的決心
勿低估A股的韌性與政策“穩股市”的決心。面對美國加征關稅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帶來諸多不確定性,高層多次發聲“穩定股市”,中央匯金也首次明確自身擔任資本市場“國家隊”和類“平準基金”的角色,在“國家隊”的入市維穩下,A股市場已走出九個交易日的修復行情。展望后市,中國權益資產相對全球主要股指具備估值優勢,中長期配置性價比較高,伴隨4月政治局會議政策預期發酵,市場風險偏好存在有利支撐,A股有望在震蕩中實現底部的逐步抬升。期間若外部因素對市場情緒產生沖擊,應堅定信心,不要低估政策“穩股市、穩預期”的決心。
行業配置上,以低估值與擴內需的板塊為主,如:中字頭央企、銀行、食品飲料、服務消費等。主題方面,建議適度關注:軍工、自主可控等。
西南證券:宏觀政策加碼,內需成為增長引擎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了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包括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和超長期特別國債的發行使用,以及適時降準降息。貨幣政策方面,將創設新的結構性工具,支持科技創新、擴大消費、穩定外貿等。內需政策的優先級顯著提升,特別是提高中低收入群體收入和發展服務消費,以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長城證券:從熟悉中尋找不同,維穩中有增量
4月政治局會議在政策上體現了兜底思維、增量思維和延續思維的結合。兜底思維強調對受關稅影響企業的保護和地方政府拖欠企業賬款的解決;增量思維則體現在創新提出債券市場的“科技板”和完善穩就業穩經濟的政策工具箱;延續思維則強調城市更新和房地產市場穩定政策的持續性。這些政策旨在通過多種手段應對當前經濟形勢和外部沖擊,確保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光大證券:市場風格或在防御與順周期之間輪動
市場情緒4月面臨財報披露壓力預計將會出現回落,而經濟現實受數據披露、政策出臺節奏、投資者預期波動的影響,可能會在“強現實”及“弱現實”之間出現反復。總體而言,未來市場風格或將在防御與順周期之間進行輪動。防御風格行業關注煤炭開采、電力、白色家電等,順周期風格關注養殖業(生豬)、煉化及貿易(油氣)、化學原料(磷化工、鈦白粉)等。
東海證券:資產均衡配置,聚焦發展服務消費
4月25日當周,全球大類資產整體在估值修復與風險回落之間平衡。中國經濟回暖,2025年1-3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0.8%,擺脫了PPI下降的不利因素,但仍面臨外部不確定性。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提高中低收入群體收入,大力發展服務消費,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從美國服務業PMI與制造業PMI的走勢來看,過去兩年美國的經濟走強由服務業帶動作用明顯。因此,建議大類資產均衡配置,內需+科技仍是投資主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