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講到南北朝后期是后三國時期,是北周,北齊,南陳三國之間的對峙。其實在這中間還有一個小國的存在,那就是后梁。
但后梁是當年南梁蕭詧和西魏合作,滅完了南梁江陵政權,之后西魏扶持蕭詧在江陵當了皇帝。但這個政權實際上就是西魏的傀儡。
為什么西魏不自己占了江陵,反而要扶持這樣一個傀儡政權?為什么到了587年的時候,取代西魏和北周的隋卻不想讓后梁存在了,吞并了后梁了呢?
我們今天來讀一讀《資治通鑒》中的這段歷史。
01
《資治通鑒》原文
(原文和譯文的文字版本可以參看本公號同步發布的原文和譯文文章,文字版本可以按自己設置放大觀看,本文囿于篇幅限制,僅放置圖片
原文文字版本請點擊以下鏈接閱讀
02
譯文
03
收獲與反思
談到后梁,就不得不提到其實南梁的滅亡,表面上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蕭統的兩個兒子要奪權。
我們之前提到過蕭衍的太子蕭統死得比較早,但蕭衍沒有讓孫子當皇太孫,反而立了自己的兒子蕭綱為太子,這就引發了蕭統的兒子蕭譽和蕭詧的不滿,于是他們陰謀奪權。
而之后恰好侯景之亂,蕭譽和蕭詧趁機想要奪叔叔蕭繹的江陵,因為江陵的位置太重要了,是建康的門戶,如果江陵丟了,建康也面臨無險可守的局面。所以才引發了蕭繹和蕭譽,蕭詧叔侄之間的大戰。而這場大戰也是直接引發了蕭衍被困臺城,沒有得到救援而被活活餓死的結果。
之后蕭繹剿滅蕭譽,而蕭詧引狼入室,將襄陽獻給了西魏,換取西魏出兵。正是因為襄陽的丟失,才讓南方政權失去了長江屏障,從這個時候開始南朝政權實際上就已經在滅亡的邊緣了。
公元554年,西魏出兵江陵,蕭繹被殺,蕭詧本以為西魏可以扶持自己做皇帝,結果西魏把襄陽拿走了,只把江陵這一小塊地方給了蕭詧,讓他做一個傀儡。沒有了襄陽的江陵是無險可守的。所以蕭詧只能向西魏低頭。蕭詧引外人來對付南梁,其實就是與虎謀皮,別人怎么會有這么好的心無償幫助你呢?人家之所以幫助你,無非是看中了你的利益,就跟我們看當年美國給烏克蘭顏色政變,美國人是好心幫助烏克蘭人嗎?要知道烏克蘭從蘇聯分出來時,擁有最好的土地和工業基礎以及高科技技術比如造船,發動機,核電技術等等,那時不管是整體實力還是人均GDP都比中國要高,而這么多年過去了,我們也就看清楚西方人顛覆烏克蘭政府的目的是什么了。
但是西魏既然奪取了江陵,為什么不自己統治,非得要扶持一個蕭詧的傀儡政權呢?
原因就在于一方面當時西魏的主要敵人是北齊,而當時北齊的實力是遠大于西魏的。而當時江陵對于南朝政府而言,意義太大了,如果西魏占據了江陵,相當于直接和南梁政權對抗,這時相當于西魏和南梁以及北齊兩個政權同時交戰,面對北齊西魏都打不過,更不要說要兩面作戰了。
所以西魏才沒有吞并江陵,而只是扶持了一個傀儡政權后梁。因為有后梁的存在,他為了生存就要抵御南梁以及后來南陳的攻擊,就能避免西魏以及后來的北周直接和南梁以及南陳對抗。有了這樣一個緩沖區的存在,也讓西魏和南梁之間的矛盾沒有那么尖銳。
所以也才有了后來南陳和北周之間的合作。如果北周當時就吞并了江陵,估計南陳面對北周的威脅就會更大,反而可能會和北齊合作,這對于北周就很不利了。
所以一個緩沖區對于兩個敵對的國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就如同俄烏戰爭的爆發,根源還是在于以前烏克蘭是西方和俄羅斯之間的緩沖區,而當北約想要吞并(烏克蘭加入北約)烏克蘭時,這時實際上緩沖區就沒有了,這是俄羅斯無法忍受的,這才是俄烏戰爭爆發的最根本原因。
其實這樣的例子很多,當年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其實都是如此,擁有了緩沖區,兩個大國之間的戰爭才不會表現為直接沖突,而是隱藏起來變成代理人沖突,這樣戰爭就可控。如果沒有了緩沖區的存在,兩個核大國的直接沖突就是非常可怕的。
為什么到了公元587年,楊堅不想讓后梁這個傀儡存在,而直接吞并了后梁了呢?
原因就是這時楊堅的隋已經穩定下來,一方面平定了內亂,內部政治走上了正軌,其次北面的威脅尤其是突厥的威脅已經消除,這時楊堅就將目光轉向了南方的南陳。
既然楊堅已經準備全面向南陳開戰了,這個和南陳之間的緩沖區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所以楊堅才會吞并掉后梁。
所以作為一個合格的政治家,他絕不會對其他國家有私人感情,一切判斷都是處于利益考慮。比如當時楊堅剛上位,尉遲迥叛亂的時候,蕭巋派遣中書舍人柳莊帶著書信入北周朝貢,當時楊堅熱情的拉著柳莊的手說:“我以前加開府時,曾經隨軍到過江陵,受到梁國君主的熱情款待。眼下我們正處在天子年幼,時事艱難的時期,我雖然不才,但受命輔佐朝政。梁國君主幾代都忠于朝廷,我們應當共同努力使這種融洽關系永遠保持下去。”
為什么楊堅如此拉攏柳莊?不就是如果這時后梁如果加入尉遲迥的叛亂,隋的麻煩不就大了嘛。
公元584年的時候,后梁國主去隋覲見,楊堅也給足了排場不就是因為當時吐谷渾還在和隋打仗,而突厥也還沒消停嘛。
等到突厥徹底臣服了,吐谷渾也被打敗,內部又爆發危機后,楊堅這時也就有底氣了。
公元585年的時候楊堅就把后梁國主的叔父太尉吳王蕭岑給召到長安了,然后不讓他回國。蕭岑相當于是后梁的國防部長,軍方一把手,控制了蕭岑然后楊堅任命自己的嫡系去當江陵總管監視后梁國。這表明已經準備向后梁動手了。
到了公元587年,楊堅也不裝了,直接讓后梁國主蕭琮帶領百官到長安來,背后要做什么不言而喻。而楊堅派遣武鄉公崔弘度率軍戍守江陵。也就是向南梁直接駐軍了。直接駐軍是什么概念呢?看看現在的日本,韓國,美國直接駐軍,當地政府最終還有自主權嘛?不就是看美國顏色行事嘛。
后梁國主的叔父太傅安平王蕭巖、弟弟荊州刺史義興王蕭瓛等人當然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于是選擇向南陳投降,之后南陳派人來接應,蕭巖、蕭瓛等人帶領后梁國文武官吏、平民百姓共十萬人投奔陳朝。
至此雙方都已經是明牌了,楊堅派出了高熲去江陵,一方面說是安撫江陵政權,一方面實際上就是吞并了后梁,然后讓高熲去重新設置政府。
而這時的江陵也成為隋對南陳的前線,高熲到了前線,也就意味著隋統一江南的大戰即將拉開帷幕。
關注《讀史學文》,解碼更多王朝興衰密碼
加入讀史明智知識星球,探討更多感興趣的歷史話題
關于南北朝,《資治通鑒》的記載是相對有限的,感興趣的讀者也可以關注一下文章末尾的相關圖書推薦,點擊鏈接即可下單購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