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木然
編輯 | 三元
近幾年,張予曦在大眾心中的形象發(fā)生了巨大變化。
從網(wǎng)紅到花瓶,再到如今的演員,在張予曦不斷撕掉標簽的同時,也扭轉(zhuǎn)了觀眾對她的固有印象。
接下來張予曦將以演員的身份,完成再度跨越,從有經(jīng)驗的演員,到成為被行業(yè)大眾認可的實力派。
十年蛻變,張予曦很快將成“流量青衣派”新代表。
一,用努力排解焦慮,從網(wǎng)紅實現(xiàn)逆襲轉(zhuǎn)型
因為個人戀情原因闖入大眾視野的張予曦,最早只是在網(wǎng)紅圈中,擁有頗高的人氣。
混血感十足的五官,自帶辨識度的長相,注定大眾對她的第一印象,會受這張臉上影響。
而網(wǎng)紅進軍娛樂圈,再從娛樂圈轉(zhuǎn)向演藝圈,似乎是高人氣網(wǎng)紅的統(tǒng)一進階路徑,張予曦同樣選擇了這條路。
真正讓張予曦在演藝圈中闖出點名堂的,是2020年的黑馬古裝大劇《琉璃》。雖然劇中張予曦演的不是女主,但憑借女配,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也正是這部作品,讓她得益與導演麥貫之再度合作,也就是此次挑大梁的《千秋令》。
挑戰(zhàn)熱門的古裝仙偶題材,還是大女主的設定,并且要求張予曦在劇中一人分飾四角,完全是把她拽到了地獄級的難度。
劇作正式開拍之前,張予曦就需要進組訓練,解決自身肢體不夠協(xié)調(diào)也不會武術(shù)的短板,以此來貼合劇中女主武藝高強的人設。
盡管因為高難度的武術(shù)動作和高強度的訓練,一度讓張予曦想要放棄,但她還是堅持下來了,最終呈現(xiàn)在劇中,能夠感受到這臺上一分鐘的背后,張予曦付出了多少。
由于不是科班出身,再加上過往經(jīng)驗有限,在拍戲之前,張予曦都會感到焦慮。
但她排解焦慮的方式不是逃避而是努力,用加強訓練的方式,讓自己擁有看上去更專業(yè)的技能。
正是這份不被困難打倒,而是擁有直面困難的決心和勇氣,讓張予曦從網(wǎng)紅實現(xiàn)逆襲轉(zhuǎn)型,成為了一名演員。
二,共情力提升角色認知,被動實現(xiàn)戲路多元化
由于古偶仙俠類作品泛濫,以至于大眾認為,此類作品拍攝難度不高。
但實際上拋開數(shù)量來看,仙俠劇中的人物設計,對演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單單是一人分飾多角,就需要演員演出不一樣的層次感。
尤其是在《千秋令》中,張予曦飾演的女主角與男主有生生世世的羈絆,想要演出復雜的感情線難上加難。
但張予曦的優(yōu)勢在于,擁有極強的共情感知力。在吃透劇本后的正式拍攝階段,她會在演繹女主時,對人物的經(jīng)歷和情緒感同身受。
雖然這很容易消耗演員,導致她們感受人物的悲傷,久久不能出戲,也會長時間沉浸在復雜的情緒,但對于塑造角色來說,不失為一種天賦。
為了更好的演繹角色,張予曦在拍攝時,也會利用閑暇時間與搭戲的男演員共同探討如何讓角色更落地。
比如與之合作過多次的韓棟,張予曦考量的是兩人同框,能不能與過往的角色區(qū)分開來,展現(xiàn)出當下人物的特質(zhì)。
但與飾演男主角的佟夢實討論角色,卻是希望加入一些有趣好玩的點,讓人物變得豐富鮮活起來。
無時無刻不在考量角色及作品,而非在正式開拍后,迅速卸掉身上的擔子,得過且過的把劇演了。
對于一位演員來說,擁有敬業(yè)的態(tài)度也是成功的關(guān)鍵。
而從張予曦的過往作品來看,她不止演過《千秋令》這一類作品,還出演過《斗羅大陸》,《掌心》等劇集,在劇中演繹的角色沒有同質(zhì)化的問題。
可以是強大的,可以是風情的,也可以是熱血的,每一種狀態(tài)張予曦都能把控得住,這也讓她的戲路成功變得多元化。
盡管對此張予曦表示是因為在行業(yè)中沒有過多的選擇權(quán),只能演一些自己喜歡并且合適的,但從某種角度來說,這同樣不失為一種清醒的規(guī)劃。
三,觀察自我,逐步自洽,等待成為演員的時機
對于演員來說,演同一類角色,或許能夠讓她們在舒適圈中找到安全感,但沒有人不想挑戰(zhàn)自我更上一層樓,張予曦也不例外。
她希望能夠演繹一些復雜性的角色,打破自己目前的表演狀態(tài),因為有挑戰(zhàn)才有動力,而有動力才能迎來改變。
大眾對張予曦外形的關(guān)注,的確在很長一段時間限制了她在演藝圈的發(fā)展。
但張予曦沒有困在自己的外形上,而是不停的嘗試,并且清楚的知道,有時候觀眾的爭議并不是來自于她的長相,而是她塑造角色的表現(xiàn)。
張予曦也已經(jīng)找到了改變這種狀況的方式,那就是不斷觀察自我,提升自身的演技,從而削弱大眾對自己的負面影響。
于是為了改變自己肢體不協(xié)調(diào)的問題,她學習跳舞,通過私底下的努力影響自己的表演,一步步的完成蛻變。
這也使得觀眾每次看到張予曦,能感受到她的進步,演技不是突然飛升的,但卻有肉眼可見的變化。
但除了想要挑戰(zhàn)復雜角色之外,張予曦也沒有忽略自己與角色本身的適配度,避免自己在情緒以及決策表達上,因為角色不適合導致過于割裂,這不是通過努力準備就能改變的。
因此,張予曦始終清醒地選擇適合自己的類型,而在演技進步的同時,也因為這樣的心態(tài)和初心,讓張予曦在瞬息萬變的輿論中,逐步找到了自洽的方式。
對于演員這層身份,在張予曦看來,她還需要一個跨過門檻的時機,或許是一部好作品,或許是一個好角色。
但可以肯定的是,隨著作品數(shù)量的提升以及曝光率的提高,只要張予曦保持如今的心態(tài),時機很快就要來了,而她現(xiàn)下的努力,也會在未來聽到回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