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入行,上海市委宣傳部機關團委、市科技團工委、市衛生健康委團委持續推進第三期“黨旗下的青春”初心尋訪。
活動走訪上海科技、衛生、宣傳思想文化戰線的老黨員、老干部、老專家,引領廣大青年在跨越年代的對話中感悟初心使命,在老一輩的崢嶸故事中汲取奮進力量,腳踏實地、善作善成,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共同奏響“青春心向黨,一起向未來”的澎湃和聲。
本篇聚焦陸壽鈞的光影人生。
陸壽鈞,男,1942年生,上海青浦人。1963年畢業于上海電影??茖W校,同年進入天馬電影制片廠(現為上海電影制片廠)美術辦公室繪景組工作。曾任上海電影制片廠文學部編輯、編輯組副組長、文學部副主任兼黨支部書記、創作策劃部主任等職。系電影文學一級編輯,國家一級編劇。代表作有電影《燭光里的微笑》《第一誘惑》《捕狼人生》等。
陸壽鈞與《燭光里的微笑》。來源:《上觀新聞》,“燭光里的微笑”30周年報道
工作愛好兩相行
1942年4月,陸壽鈞出生在江南水鄉朱家角鎮井亭港一個教師世家。
新中國成立時,陸壽鈞只有7歲,正在讀小學二年級。來自書香門第的他從小喜歡文學、音樂、美術,后來考上了上海電影??茖W校,1963年畢業后被分配到了上海天馬電影制片廠(現上海電影制片廠),一開始是在美術辦公室繪景組工作。
“青年人往往會遇到一種困惑,干的工作和自己的興趣不一樣,認為自己的小環境不好。我這一生認為發牢騷、與人比較都沒有用,有用的就是要自己干?!?陸壽鈞始終秉持這樣的理念。
陸壽鈞回憶,在電影??茖W校美術系讀書期間,他曾患上嚴重的肺結核。在醫院治療的四個月,他靠自學補上了耽誤的功課。病愈返校后,老師因擔心傳染而勸他休學,后經醫院證明病情已經控制,才得以重新回歸課堂。
后來分專業,陸壽鈞被分到了繪景班,給電影畫背景。那時的工作環境不可謂不艱苦,工作中需要戴口罩、穿防護服,但還是阻擋不了空氣中彌漫的顏料味。
陸壽鈞與謝晉之子、謝晉雕塑。來源:《世紀雜志》,“謝晉導演二三事”
在天馬電影制片廠,雖然是從事美術行業,陸壽鈞還是更喜歡文學,這可能和家族傳承有關。他的祖父陸文明、父親陸章鈺、母親方仁誠、姑母陸慧珠等都是一輩子忠誠于語文教育事業的人,家庭成長環境讓他從小便與文學結緣。
“我始終堅持本職工作和興趣愛好要擺正關系,我認為在當時的環境中,只有把本職工作做好了,再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很難會有人講我不務正業了。” 陸壽鈞說。后來,他在報紙發表的文章受到單位重視,從繪景組調到創作辦公室,再調到文學部,成為一名電影文學編輯。
由于不是科班出身,陸壽鈞手里也沒有資源,他就找到跟自己情況類似且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大家取長補短、一起成長。在上世紀80年代,他當專職編輯時,曾把多位作者的處女作推上了銀幕?!斑@些人后來有的成為大導演,有的成為大作家。我也被評為國家一級編輯?!标憠垅x說,“干上了自己喜歡干的工作,只有更加努力去干出成績,才能不負社會所賜的機會?!?/p>
20世紀90年代,陸壽鈞成為了文學部副主任。每當劇本遇到“瓶頸”,廠里便會特意指派他幫助完成創作。后來,在電影廠深化改革的浪潮中,文學部被撤銷,他與同事們一同經歷了事業的“轉折”,此期間全身心投入創作,被評為國家一級編劇。退休前兩年,陸壽鈞被任命為創作策劃部主任。在完成部門改革任務的同時,他依然保持著旺盛的創作力,不斷有新作被搬上銀幕,并斬獲多項國家級大獎和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
陸壽鈞向祖父執教過的學校捐贈。來源:“上海市青浦區顏安中學”公眾號
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時,他也積極向黨組織靠攏,最終憑借優異表現加入中國共產黨,并擔任黨支部書記?!叭雸F入黨,不忘初心。我在當少先隊員的時候,初心就已經定了,人總要有自己的信念,這個信念始終沒有改變?!标憠垅x說。
活到老、學到老、干到老
退休后,陸壽鈞開始寫電視劇,10年間將近十部獲得投拍,直到71歲生日前夕,他完成一個劇本任務后,身體出現了問題。當時,陸壽鈞突發心肌梗塞,胸悶氣短、呼吸困難、渾身冷汗,被送入重癥監護室搶救,心臟3條血管堵塞,情況很是危急。
絕境逢生后,陸壽鈞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自己最重要的物品都捐獻給家鄉青浦的博物館,包括全部作品、作家通信、受贈的書籍以及各類證書和獎狀,“我要把自己歸于零,重新出發?!?/p>
考慮到身體狀況,陸壽鈞將主要精力從寫電視劇轉到寫文章和書籍?!拔蚁胛夷茏龅侥囊徊骄妥龅侥囊徊剑夷軐戨娪熬蛯戨娪?,寫不了電影就寫電視劇,寫電視劇身體不允許就寫書稿。只要實干就有希望,不干連希望都沒有,我從小受長輩這種觀念影響,一生都是這樣走過來的。”陸壽鈞回憶道,“祖父從小就教育我,大難不死,不去想后福。大難不死,是老天叫你還要干活?!蹦壳瓣憠垅x又整理好后十卷文集,每天保持三個小時的寫作習慣,活到老、學到老、干到老。
談到文化傳承發展,陸壽鈞感觸頗深,“文化自信首先要有文化自覺。只有在文化自覺的基礎上,我們才會積極向前,追求更多的成就,進而增強文化自信。我始終堅信,文化自覺實質上就是不忘初心,它們有內在的緊密聯系?!?/p>
陸壽鈞緊緊將這種文化自覺信念融入到創作當中,他始終堅信生活是創作的源泉,以前每年約有一半的時間在“下生活”,如今年過八旬,仍時有外出采訪。“只有真正走進生活,才能創作出真實感人的作品?!?/p>
“下生活”過程中,陸壽鈞也歷經種種考驗,但他說,從事熱愛的創作工作后,生活中就沒有任何懼怕了?!爸灰€有生命,我總是希望每一天都用盡全力。”
陸壽鈞近照?!扒嗥种艿健惫娞?圖
對陸壽鈞來說,名和利都很淡,寫作是每天最快樂的時刻,一方面因為喜愛,另一方面是能為社會做出一些貢獻,這讓他感到活著的價值。他說,“要盡量留下一些優秀的、能夠傳承的東西,為國家、為后代積累寶貴的文化財富。我也要把我們知道的那些人,尤其是過去半個世紀為電影界做出突出貢獻卻又默默無聞的人,盡可能地寫出來,讓他們不被歷史掩蓋?!?/p>
今年,陸壽均已經83歲了,他還自覺在為家鄉創作百年歷史的電視劇。他說,“我在80歲那年,被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授予中國電影編劇突出貢獻獎,我一定不辱這個稱號?!?/p>
當被邀請錄制一段視頻寄語青年時,陸壽鈞婉言謝絕了。他謙虛地表示,“我不是什么老領導老前輩,我只是平常人,懷著平常心,做了一些平常事。當代青年,要比我們那時強得多,我從他們身上感染到活力,更加努力地活著,我沒有資格對他們‘老三老四’?!?/p>
陸壽鈞與尋訪團隊青年合影
【尋訪手記】
拜訪陸壽鈞老師,是在一個風雨初霽的日子。我們四位青年黨員懷著崇敬和緊張的心情,見到了這位文藝界的老同志。他如同一位親切的師長,面對初出茅廬的青年人,和藹、耐心地將自己的人生故事娓娓道來。
紅旗之下激蕩少年意氣,光影之間奉獻青春歲月,一路上的堅毅前行,一輩子的藝術堅持。陸老師的一生,可謂“于無聲處聽驚雷”。成為一名共產黨員的背后,是對初心使命的堅信,和追求進步的步履不停,還有多年來以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的無私奉獻。
青年時代雖然同我們一樣懷有對理想與現實矛盾的困惑,但陸老師選擇認真完成本職工作,并在此基礎上繼續奮力拼搏,完成了從繪景組到創作辦公室的跨越,將愛好與工作合二為一。對于自己那些經典創作,陸老師再談起,語氣很淡然,對于生死大事,他也泰然處之。更多時候,他把“實干”作為信條,將生活作為創作的源泉。每一天都在竭力實現生命的價值,“努力活著”這句話的分量,常人難以體味。
這次訪談,“初心”和“實干”兩個詞貫穿始終。這兩個詞,這正是當下黨員,特別是年輕黨員最需要堅持的。
來源:趙強 喬元姬 齊彩卉 李可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