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米茲號航母打擊群眼下正和山東艦編隊“共處一海”,雙方直線距離恐怕只有數百公里,互相都在艦載機的打擊半徑內。就在這個節骨眼上,美軍卻宣布要安排艦載機實彈炸船。
近日,美軍和菲軍聯合組織的“肩并肩-2025”演習正在菲律賓呂宋島及其周邊海域如火如荼地舉行。
與此同時,中國海軍山東艦編隊也在菲律賓以東海域持續活動,和在萊特灣附近的尼米茲號航母打擊群隔空對峙。
【美菲肩并肩演習開幕式】
雖然目前沒有證據表明山東艦和尼米茲號的艦載機飛行員已經開始“交手”,但考慮到中方公開了之前解放軍和美軍艦載機接觸的畫面,說明兩邊飛行員都有過切磋經驗,借著此次貼近的機會多切磋幾次,倒也不意外。
這足以讓五角大樓意識到,山東艦這次前出西太平洋,就是要讓美菲演習演不踏實。作為應對,美軍選擇派出F/A-18C/D“大黃蜂”艦載機秀一波肌肉。
根據美國海軍研究所新聞網消息,陸戰隊第323戰斗攻擊機中隊將在“肩并肩-2025”演習期間參與實彈打靶課目,目標是一艘退役的二戰時期護衛艦。
【海軍研究所新聞網報道美軍組織實彈射擊】
參加這一課目的軍機除了陸戰隊的“大黃蜂”戰斗機以外,還包括美國太平洋空軍的F-16戰斗機。
從機隊構成來看,美軍此舉明顯是想當著解放軍的面,表演一次打船。
盡管在過去幾年的演習中,美菲兩國也曾多次組織實彈打靶。但那些打靶活動大多是表演性質,以展示美軍實力為主,并沒有考慮太多實戰需求。
一個典型例子就是在2023年的肩并肩演習中,駐菲美軍曾派出1輛海馬斯火箭炮打擊艦船目標。
海馬斯本身沒有反艦能力,只能攻擊固定目標。整場實彈射擊課目,就是美國為了給菲律賓反華信心而演的一場戲。
結果當時菲律賓方面忘記錨定作為靶標的報廢船,導致靶船順著洋流漂離了原位。海瑪斯開火后6枚火箭彈全部脫靶,讓美軍在全世界面前現了個大眼。
今年的實彈射擊最大的不同,是美軍海軍陸戰隊的艦載機在“肩并肩”系列演習中的首秀,之前這個課目一直是由太平洋空軍的F-16負責。
【駐菲美軍的海馬斯火箭炮】
別看海軍陸戰隊和海軍是兩個軍種,但實際上陸戰隊當初買“大黃蜂”,現在換裝F-35C,就是為了上航母作戰,它們也是航母艦載機聯隊的一分子。
如果中美兩國圍繞菲律賓爆發軍事沖突,那么解放軍水面艦艇面對的主要空中威脅,是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那些艦載機,而不是空軍的F-16、F-15、F-35A等陸基戰斗機。
原因很簡單,空軍的戰斗機主要還是用于爭奪制空權和對地支援,要論打船,自然還是海軍和陸戰隊的艦載機更專業。
別看“大黃蜂”已經在淘汰的邊緣,但“超級大黃蜂”依然是美軍主力艦載機。哪里有美軍航母,哪里就有這些招人煩的“大蟲子”。
如果中美在海上發生沖突,美軍航母一定不會缺席,解放軍的航母和驅護艦,就一定會和“大蟲子”打照面。
【尼米茲號航母攜帶F/A-18戰斗機航行】
目前,菲律賓和美國都沒有公開實彈射擊課目的組織位置。但不管是在菲律賓海,還是南海,美菲兩軍的行動都逃不過解放軍的眼睛。
前面提到,山東艦編隊目前就在菲律賓海上活動,美菲如果選在這里打靶,就會被山東艦盯得死死的。反之選在南海的話,圍觀美菲的就是駐島解放軍了。
【日本自衛隊在西太平洋拍到的山東艦】
中美兩軍航母在菲律賓海對峙,美軍還要安排艦載機炸船,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這標志著中美兩軍的交手場地,已經轉移到菲律賓附近海域,而不是此前的臺海。
美軍已經在借著實彈打靶嚇唬解放軍了,那咱們說不定也會找機會對等回應,你來我往之間,且不論勝負,至少能把菲律賓嚇得不輕。
這時候菲律賓就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一旦中美動起手來,戰場會設在哪里?
南海對于美國海軍來說有些小了,航母打擊群施展不開,想要不受限制和解放軍打一場,只能選在西太平洋。
【今天的解放軍有能力對美軍建立起優勢】
另一邊,美軍在呂宋島上的軍事部署,又是解放軍必須拔掉的釘子。不然航母編隊就會有被岸基導彈攻擊的風險。
這么一合計,答案也不復雜,菲律賓本土和周邊海域就是主戰場。不管哪一方能贏得沖突的勝利,菲律賓肯定是輸得最慘的那一個。
解放軍一開始或許沒設想過要和美軍在菲律賓交手,是小馬科斯政府為首的親美派,為了拉美國下場對抗中國,不顧地區安全訴求,全力引進美軍,自己求來的“福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