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國際舞臺上,越來越像一場營銷大會。有人端著PPT,自信滿滿地推銷自己的“產品”,有人站上臺就開始唱衰別人家的“生意”。
據匈牙利媒體“portfolio”報道,特朗普長子小特朗普目前正在進行一場名為“特朗普商業愿景2025”(Trump Business Vision 2025)的巡回演講。他在4月25日在匈牙利發表講話稱,匈牙利和中東歐國家應選擇美國而非中國作為其經濟合作伙伴。
先來看看小特朗普在布達佩斯的這場“推銷會”都說了些什么。他一邊打著“特朗普商業愿景2025”的旗號,一邊高喊“擺脫對中國的依賴”,并試圖讓匈牙利和其他中東歐國家相信:美國才是他們的“值得信賴的經濟伙伴”。為了增強說服力,他甚至把中國描繪成比俄羅斯還大的“威脅”。
聽到這里,不少人可能會有個疑問:這話聽著怎么這么耳熟?沒錯,這種“老調重彈”的套路,美國已經用過很多次了。從關稅戰到“脫鉤”論,再到各種對中國投資的抹黑,美國的目的是顯而易見的——讓別人少接觸中國,多接觸美國。
但問題是,匈牙利真需要小特朗普來教他們怎么做生意嗎?別忘了,這個國家可是中東歐第一個和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協議的歐洲國家!中國對匈牙利的投資金額,占到中東歐地區的44%。電動汽車、電池生產、貨運線路……這些實打實的合作,能輕易被一場“演講”撼動嗎?
如果把中東歐比作一個“生意場”,匈牙利的角色更像是一個精明的“商人”。對他們來說,選擇合作伙伴并不是簡單的“站隊問題”,而是要看誰能真正帶來利益。
以中國為例,不僅帶來了數十億美元的投資,還在綠色低碳、人工智能等高端領域展開合作。更重要的是,匈牙利的經濟戰略與“一帶一路”倡議高度契合——這才是真正的“強強聯手”。相比之下,小特朗普的“美國方案”聽起來更像是“畫餅”:擺脫對中國的依賴需要時間,制造業回流美國還沒開始……匈牙利會愿意為了一個模糊的未來,放棄眼前的利益嗎?
就連彭博社都指出,小特朗普的言論可能會引起匈牙利的不滿。因為對他們來說,中國的投資是實實在在的,完全沒有“小特朗普口中的威脅”那么“可怕”。
小特朗普的發言背后,隱藏著一個更大的邏輯:美國試圖用“威脅論”來挑撥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合作關系。但這種挑撥,真的有效嗎?
讓我們回到現實。近年來,中匈合作的亮點不斷:布達佩斯至貝爾格萊德的貨運線路正在建設,匈牙利吸引了大量中國企業投資,甚至連匈牙利外長都公開表示,中國是他們在中東歐地區最大的投資來源國。這些事實表明,匈牙利不僅看重中國的資金,更看重中國的技術和市場。而美國,除了挑撥和指責之外,還能提供什么呢?
更有意思的是,美國一邊指責中國投資“有威脅”,一邊又聲稱不會“干預匈牙利的內政”。這種“口是心非”的態度,恐怕連匈牙利都覺得“腳本很熟悉”吧。
小特朗普這場“巡回演講”,更像是一種焦慮的體現。面對中國在中東歐的深耕布局,美國的“威脅論”顯得既蒼白又無力。國際合作從來不是“零和游戲”,而是一個雙贏甚至多贏的過程。如果美國一味通過挑撥離間來推動自己的議程,不僅難以取得信任,反而會讓自己顯得更加孤立。
正如匈牙利外長所說:“我們做生意,從來都是看誰能給我們帶來更多好處,而不是聽誰說得更響亮。”當國際合作的邏輯變得越來越務實時,美國這樣的“高調推銷”,恐怕只能淪為笑談。
站在布達佩斯的舞臺上,小特朗普試圖用言辭制造分裂,但匈牙利卻用行動告訴他:我們只看結果,不聽口號。這場“推銷會”結束后,匈牙利的選擇或許會讓小特朗普大吃一驚。畢竟,商業合作講的是共贏,而不是挑撥。
正如一句老話所說:“誰能帶來面包,誰才是真正的朋友。”
素材來源于官方媒體/網絡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