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尉出品、必屬精品!
本號為公眾號《校尉講武堂》在頭條的主賬號,此外別無分號。
周六晚繼續在視頻號與西瓜視頻同步直播,感興趣的朋友不妨過去看看。
從2022年開始寫作時文,以國際時事為主,偶爾談談國內熱點,但很少涉及企業,尤其是為企業說好話。
一來瓜田李下需要避嫌,一夸企業,讀者就容易理解為商業軟文。
二來商場太過復雜,在巨大的商業利益誘惑下,能夠堅持道德操守的企業或者說企業家,真的非常少見。
夸錯了人,就等于是用自己的名譽去給某些無良商人背書,咱們沒必要去冒這種無謂的風險。
因此,以前唯一的例外是華為,結合時事寫了好幾篇。不過當時挺華為,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華為挺立在中美博弈的第一線。
參見《華為保衛戰,中國正在贏》、《華為保衛戰,更大的考驗還在后面》、《華為保衛戰,中國必須贏:再評尊湃竊取華為芯片技術事件》
對于正在一線戰斗的士兵,即便有私人恩怨、道德分歧,我們也必須全力支持。更何況,對于華為的產品和售后,校尉向來喜歡。
今天挺京東,則是出于對人性的信任。
作為自干五宏大敘事者,對于那些人到中年卻依然堅持理想主義的人,即便錯付,校尉也總是愿意選擇相信。
因為我們的民族綿延至今,就是因為,每到危難時刻,總會有那么一批批的理想主義者前赴后繼地站出來,犧牲自己、拯救國家。
并且越是戰亂年代、越是危機四伏,理想主義者越是批量涌現。因為在國破家亡的危機刺激下,中國人潛藏在血脈中的家國情懷會大規模爆發。
顏杲卿、張巡、南霽云、岳飛、史可法、文天祥、譚嗣同等一系列燦若星辰的名字,都出自民族最為危急的時刻。
相反,到了和平年代,理想主義者反而變得極為稀少。
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是缺乏外在刺激。
正如很多公知說的,家國天下,干你月薪三千鳥事!這種論調固然不值一駁,但依然反映了很多人的真實心態。
另一方面,則是大家都忙于生計。
不管是庸庸碌碌、朝九晚五的九九六打螺絲、坐辦公桌,還是騎著電驢子在大街小巷穿梭送外賣,亦或是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天上人間、紅樓會所,最容易消磨人的理想主義情結。
更重要的是,越是和平年代,越是堅持理想主義的人,越是會在冷冰冰的現實生活中碰得頭破血流。
以校尉最佩服的左宗棠為例,他能夠在晚清的政治黑暗中脫穎而出,就是因為相繼得到了陶澍、胡林翼、林則徐等人的賞識、推薦與庇護。
而這些大佬之所以認準了左宗棠,就是因為國家危亡之際,需要這樣具有才干的理想主義者。
尤其是林則徐與左宗棠的湘江夜話,更是中國近代史上最為著名也最為傳奇的一幕。
1850年1月,65歲高齡的林則徐從云貴總督任上告老還鄉,經由湖南時,林則徐特地下令在湘江邊停靠,約見了38歲的布衣左宗棠,并將自己流放伊犁時形成的治疆方略傾囊相授。
在此之前,林則徐與左宗棠素昧平生,名滿天下的林則徐,之所以主動約見湘江布衣左宗棠,是因為陶澍、胡林翼翁婿倆的連番推薦。
湘江夜話之后,同年底,林則徐辭世,臨終上表,向朝廷推薦左宗棠。
1876年,64歲高齡的左宗棠力排眾議、抬棺入疆,并于同年從叛軍手中收復烏魯木齊。
1877年-78年,左宗棠大軍南下,相繼收復喀什、和田、帕米爾高原,徹底平定南疆。
1881年,經過艱難的談判,左宗棠從沙俄手中和平收復伊犁。
1884年,在左宗棠的建議下,新疆正式設省。
1885年,左宗棠病逝于福州行轅。
左帥此生,簡直就是為收復新疆而生。而林則徐一生中最燦爛的部分,正是通過湘江夜話,傳遞到了左宗棠身上。
湘江夜話,遠不止是軍事方略的衣缽傳承,更是中國文人血性所代表的民族精神、家國情懷、大國精神的傳承。
這是思想與精神的共鳴、文化與文明的升華!
只有最為純粹的理想主義者,才能在不舍晝夜的湘江之上,跨越年齡差距、超越身份差距、跨越陌生人的疏離,一起寫就專屬于中國人的浪漫與傳奇。
可以想象,如果滿清依然處于康乾盛世的醉生夢死、渾渾噩噩之中,即便陶澍、林則徐等人沒有同流合污變成貪官,恐怕也沒有心情去深入了解并不遺余力地扶持一頭湖南犟驢。
包括樊燮案后,潘祖蔭、胡林翼、郭嵩燾等名臣不約而同地出手挽救左宗棠,正是中國文人理想主義情結的集中迸發。
時勢造英雄,更是文化造英雄!
之所以每逢民族危亡之際,我們身邊,總是能夠涌現出無數慷慨赴死的英雄兒女、苦心孤詣救亡圖存的民族精英,就是因為有中華文明之中最為精華、最為純粹的文化作為培養皿。
和平年代,他們也許只是升斗小民、田間耕夫、案牘書生,行的是田間路、唱的是市井謠、思的是稻粱謀、夢的是兒女情,可只要國家罹難,他們就會蛻變為百折不回、肝膽相照、同氣連枝的無畏勇士,拿的是屠龍刀、流的是英雄血、謀的是天下事、報的是家國恨。
即便如此,校尉始終認為,和平年代的理想主義者,和平年代掌握了巨大的社會資源卻依然保持理想主義情懷的赤子,其實更加值得你我珍惜。
因為他們的存在更稀缺,因為他們的思想更純粹,因為他們的信念更堅定,他們甚至不需要特殊年代的環境刺激,就能徹底釋放心底的理想主義情懷!
他們不是英雄,他們勝似英雄!
名利場就是大舞臺,這里從來最不缺優秀的演員,但有些事是演不出來的,比如像劉強東這樣騎著電驢子去送外賣,比如京東給所有員工簽訂勞動合同、購買五險一金。
就算他是演的,能夠演到這種地步,又跟真的有什么區別?
對于經歷過農村貧困年代的七零后來說,即便變成億萬富翁,送外賣也不難演,但平均每年掏出20億元的真金白銀為快遞員購買五險一金,卻不是誰都演得出來的!
當全行業都在理直氣壯地逃避社會責任的時候,京東能夠主動站出來,校尉只能用理想主義四個字來解釋。
這一點,就跟董存瑞炸碉堡一樣,就跟邱少云烈火焚身一動不動一樣,就跟黃繼光用胸口堵機槍一樣,就跟冰雕連、上甘嶺一樣,就跟華為站在中美博弈的一線拼刺刀一樣,是演不出來的!
那些嘲諷他們演戲的人,有本事自己也去演一個啊!
有人因為楊笠事件、瑜伽事件抵制京東,校尉只想說,凡事還是要看主流。
作為一家擁有數十萬員工、經常處于輿論風口浪尖的超大型企業來說,因為管理上的失誤,偶爾出現點負面新聞很正常。
問題在于,這是這家企業所倡導的主流價值觀嗎?
校尉記憶猶新,電商誕生之初,各種平臺之上假貨橫行、欺詐不斷,這個時候,是京東首先扛起了質量大旗。
電商環境的逐步改善,除了監管制度的不斷完善,也離不開京東帶來的鯰魚效應,甚至后者的作用更大。
相比更為普遍的劣幣驅逐良幣,這種良幣驅逐劣幣的反利益驅動、反市場邏輯的行為,才更加值得我們珍惜。
改編一下網友們的總結:入團七年無人問、京東一來天下知。
我們真正應該支持的,從來不是高高在上的施舍者,而是逼得他們不得不忍痛從口袋里掏錢的商場大俠。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只有那些愿意犧牲自己的利益,主動親近底層民眾、主動融入底層民眾、主動幫助底層民眾的人,才是中華民族真正的英雄。
至于那些掙了錢就往國外轉移,寧可給西方國家交保護費,也不愿回饋中國社會、中國民眾的所謂富豪,要不就是錢財來路不正,要不就是做人心術不正。
更重要的是,劉強東所堅持的商業模式,以及依托這種商業模式形成的財富分配模式,才是國家長治久安、穩定發展的根本基礎。
唐太宗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里的水,就是處于社會最底層的普通民眾。
任何社會、任何國家,要想保持穩定、要想長期發展,就必須讓這些占據人口絕大多數的普通民眾安居樂業,過上相對體面的生活。
在古代,就是溫飽、就是小康,在現代,就是中產地位。
只有這樣,社會矛盾才不會激化、社會階層才不會固化、社會消費才能激活、人才與經濟的內循環才能有效運轉。
當大部分人口都被壓制在低收入的社會底層時,這樣的國家即便能夠勉強維持穩定,但也沒有任何發展前途。
這也是我們在允許、鼓勵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同時,又要大力抓扶貧、抓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因。
抓扶貧是為了保證幾乎所有人都能實現溫飽,這是我們的社會倫理底線;抓共同富裕是為了讓大多數人都能實現小康、成為中產,這是更高層次的追求。
京東模式最大的意義,就在于將處于收入最底層的快遞員、外賣員,集體拉升到了溫飽乃至小康水平,同時通過給商家讓利,為很多人打開了步入中產的大門。
可以想象,如果中國的企業主,能夠有一半向京東看齊,那些靠壓榨底層勞動力維持高額利潤的企業,就會徹底失去市場——因為在勞動崗位供應充分的情況下,沒有人愿意到血汗工廠接受資本的盤剝。
說到這里,順便聊聊校尉對卷這種社會現象的理解。
中國人之所以卷,主要兩方面原因。
一是國際大勢。
作為工業時代的追趕者,我們必須卷,才能躋身工業國行列,才能打破西方強國的工業霸權、科技霸權、專利霸權,才能擺脫世世代代為他們九九六打螺絲、踩縫紉機的命運。
這樣的卷,既是歷史趨勢、也是民族命運、更是一代人的責任,是躲不開的。
就好比我們的父輩,躲不開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他們如果躲了,要不中國滅亡,要不就是我們繼續去打這些戰爭。
父輩打仗,不是好戰,而是為了讓我們不用打仗。
同理,就跟父輩不是為了打仗而打仗一樣,我們也從來不是為了卷而卷。
父輩的戰,是在絕境中為我們殺出一條生路;我們的卷,是在艱難中為后代打開更大的發展空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歷史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上甘嶺,我們這代人的上甘嶺,就是在激烈的全球競爭中,為后代卷出一條陽光大道。
對于這樣的卷,校尉表示強烈支持。
二是資本作惡。
卷是大勢所趨,但是否要卷到如此程度,要卷到快遞員、保安、保潔等低收入群體的勞動如此廉價,要卷到他們付出勞動的同時卻無法得到五險一金之類的基本社會保障,要卷得整個社會戾氣叢生?
顯然,答案是否定的。
因為資本作惡,鉆政策制度的漏洞,甚至與貪官勾結,人為加劇了卷的程度。
這種無意義、內耗性的卷,其實就是對勞動者尤其是社會最底層勞動者的過度壓榨,比如毫無保障的勞動派遣、比如算計到了骨頭里的外賣計時和處罰、比如沒有足夠經濟回報的996……
對于這種卷,校尉堅決反對。
因為這種卷,獲益的只是極少數資本家與貪官,最終付出代價的,卻是最普通的勞動者。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益有余。
人類社會的進步,既離不開生存競爭驅使下的人之道,也離不開眾生平等的天之道。
咱們常說的市場化競爭,就是要通過經濟利益激發人類生存本能,促進人類社會科技、工業、服務水平的提升。但在這個過程中,必然伴隨著強烈的財富聚集效應,進而導致嚴重的貧富分化。
而家庭、部落、國家等社會組織形態之所以存在,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要調和、控制、均衡市場化競爭的負面影響,實現社會財富的二次分配,為弱勢群體提供最基本的保護,也即所謂的代行天道。
為什么古代稱皇帝為天子?因為皇帝如果真的能夠忠實履行保護弱者的義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他就是在代行天道。皇帝如果不稱職,就會天下大亂。
同理,在現代市場環境中,政府同樣是最后為弱勢群體托底的力量。政府如果不能保護弱者,同樣會引發劇烈的社會動蕩。
因此,任何一個正常的政府,都是最后的背鍋俠:所有企業不愿承擔的社會責任,最終必然甩到政府頭上。
但政府只是管理機構而非生產部門,本身并不會產生利潤,政府所有的托底行為,都必須通過稅收分攤到每一個普通人身上。
也就是說,從經濟利益的鏈條講,資本家通過官商勾結、鉆政策空子逃避掉的社會責任、獲取到的超額利潤,最終要由每一個普通勞動者買單。
正因如此,在沒有強制性法律要求的情況下,在絕大多數民企都利用強勢的市場地位,通過勞務派遣、格式合同等方法壓榨底層勞動者、獲取高額利潤的時候,劉強東能夠主動給普通快遞員提供完善的五險一金,其實也是替天行道。
相比某些富翁夸張虛偽的慈善行為,這才是真正的社會責任感,才是真正的俠之大者。
在校尉看來,這些能夠主動克制人類貪婪本性、從自己口袋里掏錢彌補天道均衡的人,即便不是圣人,也已經近似圣人。
人們常說,雪崩之際,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老祖宗則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校尉理解,無辜也罷、有責也罷,不能等到雪崩之后、亡國之后再去反思、再去追責。
相反,和平年代的社會風氣,以及社會風氣對民族文化、國民性格潛移默化的影響,才是我們更應該關注的地方。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千年樹文化、樹民族氣節、樹家國情懷、樹大國精神。
大國精神的塑造,就源自千年以降的文化熏陶。
校尉始終認為,一個追求天下大同、追求人類命運共同體、以天下為己任的泱泱大國,一個綿延了五千年的古老民族,在我們構建的社會模式中,應該是良幣驅逐劣幣,而非劣幣驅逐良幣。
就此而言,入團七年無人問、京東一來天下知,才是真正的社會恥辱!
結語:
關于宏大敘事的煽情完畢,說點實在東西。
正因相信京東的品質,校尉一直將其當成最主要的購物平臺,年均消費一萬多。這還是因為中間有三年在新疆工作,網購消費大幅下降。正常計算,年均消費應該超過兩萬。
因此,自從京東宣布進入外賣行業,校尉就一直在關注。
因為對于平時使用的外賣平臺,校尉的感受,也只能用那句“入團七年無人問、京東一來天下知”來表達。
不過剛開始的一、兩個月,入駐的店家有限,并且多是奶茶之類,正兒八經的餐飲不多,實在是不符合校尉的口味。
但到最近一、兩個月,京東平臺上的飯店明顯多了起來,校尉也就把點餐的陣地轉移到了京東。
個人口味原因,點的都是湘菜,孩子也愛吃,并非現在的店鋪不夠豐富。
海淀上地街道附近,如果大家知道好的餐館,不妨給校尉推薦一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