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四大美女”中,一般都是認為西施、王昭君、貂蟬和楊玉環。但其實,貂蟬是個文學虛構人物,真實性不太確定,而另一個版本則認為古代四大美女是西施、王昭君、趙飛燕、楊玉環。在古代四大美女中,備受爭議的,自然是“環肥燕瘦”的趙飛燕。
趙飛燕從一個棄嬰最后逆襲成為大漢皇后、皇太后,可以說是一段人生奇遇,而且,趙飛燕的確是一位絕色女子,把漢成帝迷得神魂顛倒。這也是后世文史學家詬病趙飛燕的一個關鍵原因。但其實,趙飛燕真的如《漢書》所說的“飛燕之妖,禍成厥妹”嗎?可能并非如此,如果真是這樣,李白為什么要多次寫趙飛燕呢?難道李白是對趙飛燕的無知,還是故意如此?
在李白的眾多詩詞中,頗為著名的詩詞中,有三首詩寫到了趙飛燕。第一首是《陽春歌》,第二首是《清平調》,第三首是《怨歌行》。李白所寫這三首含有“趙飛燕”的詩句,竟然成了他人生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這也讓一些對李白懷有敵意的人找到機會,抓住這個“證據”在唐玄宗面前“煽風點火”,最后李白身不由己,只能被動的“賜金放還”。
那么,李白是故意用趙飛燕來諷刺楊貴妃和唐玄宗嗎?很顯然,李白沒那么傻,他一心可是想要做“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這樣的千古名相,也就是說,他的理想是做宰相,實現“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夢想。一個有如此“鯤鵬之志”的人,會突然想不開去寫詩諷刺皇上和皇上的寵妃嗎?顯然不是。
從李白寫的三首含有“趙飛燕”的詩詞中,無不透露一個重要信號,那就是趙飛燕太美了。我們先來看看《陽春歌》里是如何寫的?“飛燕皇后輕身舞,紫宮夫人絕世歌”,這首詩里將趙飛燕和李夫人相提并論,這也可以看出,在李白心里,趙飛燕并不是什么妖后,她只是一個世間難得的美人。
再來看看《清平調》,“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從《陽春歌》里我們已經知道,李白心中認為趙飛燕是難得一見的美人,所以李白在這里用“可憐飛燕倚新妝”來夸贊楊貴妃,意思是說,趙飛燕都還要化妝,而楊貴妃“天然去雕飾,美貌自天成”,所以“云想衣裳花想容”啊,這是夸贊楊貴妃的盛世容顏。
最后再來看看《怨歌行》,其中這樣寫道,“寧知趙飛燕,奪寵恨無窮”。這里主要是寫的班婕妤在后宮中爭寵失敗,而失敗得原因是什么?因為趙飛燕。趙飛燕為什么能夠爭寵成功?因為趙飛燕太美了。雖然李白在替班婕妤惋惜,但李白說的也是一個人之常情,班婕妤之所以最后“腸斷弦亦絕,悲心夜忡忡”,根本原因還是因為趙飛燕把她比下去了,這也說明“一代新人換舊人”本乃人間常情。
從李白所寫的三首關于“趙飛燕”的詩詞中,李白可沒有認為趙飛燕是“妖妃”,而那些針對李白的人,卻拿李白所寫的趙飛燕的詩詞在楊貴妃和唐玄宗勉強詆毀李白,這讓李白覺得十分委屈。在李白心中,“美就是美”,如果說西漢的滅亡,與趙飛燕直接相關,他李白第一個不同意。要知道,如果沒有“王莽篡漢”,沒有班固寫《漢書》,可能趙飛燕在后世人們的心中,誠如李白所寫,“飛燕皇后輕身舞”!
因此,李白寫趙飛燕,也只是客觀評價趙飛燕的絕世容顏,并沒有以此來譏諷唐玄宗和楊貴妃,只是,由于《漢書》一句“飛燕之妖,禍成厥妹”讓后世文人墨客都對趙飛燕存在偏見。而西漢的滅亡實乃四朝元老的太皇太后王政君一手釀成的,與趙飛燕沒啥關系。而李白只是實事求是、就事論事,卻沒想到“馬屁拍到蹄子上”,讓李白為此失去了心中渴望的仕途。這其中的真相原本十分單純,但卻給李白帶來終身的懷才不遇,真是讓人意難平。
【本圖文由“尚書臺”新媒體原創出品,作者金蘭,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復制、翻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