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國際鐵路港獲悉,成都國際班列迎來開行12周年。
上午10時整,一列滿載機械設備和汽車零部件的“12周年紀念專列”從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區的成都國際鐵路港鳴笛啟程,經阿拉山口口岸出境,駛向白俄羅斯科里亞季奇。同時,一列中老班列也正從老撾萬象駛出,把一批包含榴蓮等在內的35個集裝箱貨物帶到國內,預計4天可抵達成都國際鐵路港。
截至今年一季度,成都國際班列累計開行量突破3.2萬列,聯接境外120個城市、境內30個城市。2025年一季度成都國際班列開行1380列,重箱率達100%,貨運量同比增長11.4%,中老班列開行量同比激增40%,實現“開門紅”。
今年以來,成都國際鐵路港密集開行特色專列:首趟蓉歐速達(成都——明斯克)班列、首趟TCL雷鳥顯示器鐵海聯運班列、首趟中亞二手車出口班列、首趟中亞圖定班列、首趟五金機電產品專列……北京交通大學系統工程與控制研究所副所長紀壽文表示,當前,隨著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穩步推進,成都也逐步從“找產品”向“找市場”轉變,所涌現的新市場機遇備受期待。
在此次搭乘中老班列回程的貨物中,裝載了來自四川朗浩進出口集團的6個集裝箱榴蓮,這批榴蓮將通過成都國際鐵路港集散分撥到成都等批發市場。“通過中老班列的加持,讓泰國榴蓮進入國內的時間更快、更便捷,切實解決了我們公司以前在榴蓮旺季遇到的通關和物流問題。今年,我們公司榴蓮貿易預計比2024年增加20%,進口額度預計增加2億元人民幣。”四川朗浩進出口集團運營部負責人宋鳳稱。
“一季度數據顯示,企業搭乘班列出海的需求有增不減。”成都海關所屬青白江海關綜合業務一科副科長詹鍇表示,“我們積極推動外貿新業態搭乘中歐班列,深化‘鐵路快速通關’‘先查驗后裝運’等監管模式,推廣中歐班列運費分段結算估價管理改革,以改革創新驅動國際班列降本增效。”
近年來,成都國際鐵路港按照吸引法國郵政DPD、中遠海運、京東等200余個重大項目落戶,總投資超千億元。處于開放前沿的成都國際鐵路港與外向型產業深度關聯,推動產業建圈強鏈,建立了良好的臨港產業生態圈。
站在12周年的新起點,成都國際班列正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加速融入全球經貿網絡,為構建新發展格局貢獻“成都力量”。這條橫貫歐亞的“鋼鐵絲路”,將繼續書寫內陸開放的新傳奇。
紅星新聞記者 胡謙圖據成都國際鐵路港
編輯 陳怡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