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拱廊橋,又名厝橋、廊屋橋,是一種“河上架橋,橋上建廊,以廊護橋,橋廊一體”的古老橋梁樣式,被譽為“世界橋梁史上的‘活化石’”。“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已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閩浙地區(福建北部和浙江西南部)七縣22座木拱廊橋捆綁組成的“閩浙木拱廊橋”被國家文物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這種橋梁在浙閩交界的崇山峻嶺中最常見,浙江泰順縣、慶元縣、景寧縣,福建政和縣、壽寧縣、古田縣等地比較集中。泰順縣和政和縣都有“廊橋之鄉”的美稱,保存完好的古廊橋數量多、種類多。浙江泰順廊橋可分為編梁木拱廊橋、八字撐木拱廊橋、木平廊橋、石拱廊橋等幾類,其中編梁木拱廊橋最具文物價值。
福建政和廊橋歷史悠久,款式多樣,有木拱廊橋、木撐架廊橋、木伸臂廊橋、簡支梁廊橋、石拱廊橋等。其中木拱廊橋最具匠心藝術和文化價值,主要分布在楊源、澄源、嶺腰、外屯等鄉鎮。廊橋建造大都始于宋代,沿用千年,如一條條彩虹深藏于綠水青山之間。
如果仔細對比觀察會發現,閩浙兩省的廊橋在造型細節上還是略有差異的,泰順的編梁木拱廊橋俗稱為“蜈蚣橋”,結構與蜈蚣的形體很相似,廊屋較長,還帶點弧度,優雅美觀;福建境內的廊橋外觀大部分為直線型,略微硬朗。
泰順廊橋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三條橋、仙居橋、泗溪上下橋、薛宅橋、文興橋等。政和縣有名的廊橋有花橋廊橋、洋后橋、后山橋、赤溪橋、龍灘橋等等,都散布在各地的崇山峻嶺中,山腳下、溪流上、田野間。
洋后橋
洋后橋,位于福建南平市政和縣外屯鄉洋后自然村邊的小河上。重建于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橫跨七星溪,匯入松溪,是這兩條河的交匯處。單孔貫木拱廊橋,歇山頂,橋長34米,寬5米,凈跨27米,上覆木構廊屋,面闊十四間,進深四柱,用柱56根,橋墩用方巖石筑砌。
洋后橋有兩絕:一汪碧水在這里轉了個九十度的彎,在拐角處建橋為一絕;廊橋一頭連著生機盎然的盆地,另一頭卻倚靠綠樹成蔭的青山,兩頭不對稱的廊橋比較少見,為二絕。以廊護橋,橋廊一體,人橋相親,傳承著古老而獨特的廊橋文化。山、水、田、林、橋、民居錯落有致,俯瞰如一幅水墨丹青。
后山橋
后山橋,位于政和縣嶺腰鄉后山村北的河流上,始建于明代,清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重修,為單孔木拱廊橋,橋全長41.6米,面寬4.9米,單檐歇山頂,抬梁式結構,面闊17間,進深4柱,用柱72根。橋兩側有木構欄桿座椅,橋中亭和兩端橋頭設有神龕。后山橋是閩北現存單孔跨度最長的木拱廊橋,在我國古代橋梁建筑科學技術史上具有重要價值。
關于后山橋有兩個傳說:一是神鯉魚相助,原先橋址選在上游,當鄉民砍好造橋杉木放入溪河,湍急的水流將木頭沖至廊橋現址,鄉民無奈之際,忽見兩尾神鯉魚躍出水面,化作巨石牢牢截住杉木,先民詫異:莫非這是天意?重新勘察后選擇現址建橋成功,而幻化為巨石的神鯉魚,至今依舊沉于橋下,忠誠護衛著廊橋。
二是仙人點化,建橋接近尾聲,卻始終不能合攏,此時,一位穿戴邋遢的老者途經此地,要求搭好木板讓他走過,橋就能合攏。大伙心急,無人顧及,一位年長的工匠看著老者苦苦等候,便搭好木板,并攙扶老者說道:“老人家小心走,木板不牢固。”老者卻回應:“千牢!萬牢!”當他一通過,橋立馬順利合攏。
廊橋五大標準
廊橋無論大小,必有五大特點:
楹聯成趣:廊橋柱子上或寫或刻寓意美好的詞句,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坂頭花橋的藏頭聯:“花間鳥語歡迎我,橋下泉流遠送人。”
橋廟結合:廊橋大都建有藻井,設置神龕,供奉如來、彌勒、觀音、關公、大禹或本地民間信仰的杰出歷史人物,使廊橋成為民俗文化和祭祀活動的場所。
廊橋結合宗親文化:農耕時代,修橋鋪路是功德無量的善舉,村里名門望族牽頭出資,鄉民們有力出力,有錢出錢,建造了一座座永恒的廊橋,建橋人的姓名會刻上功德碑或錄入牌匾,立于橋頭或掛在廊橋內,流芳百世。
廊橋融合建筑藝術:建橋過程十分講究,橋址須選在村尾;“清河”是開工儀式,造橋緣首此時開腔,告知周邊的萬物生靈:“攔水筑埧造橋,驚擾了各位,希望讓出通道,以方便施工,待到上梁之后,即可恢復原樣”。
這是古人敬畏自然,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舉;營造廊橋全為榫卯結構,屋頂飛檐走壁、樓、臺、亭、閣風格迥異;風雨木披上有圓形、鳥形、葫蘆形、蝙蝠形等鏤空窗花,既能采光通風,又可欣賞橋外風景。
廊橋促進人類互動:廊橋滿足了溪河兩岸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使鄉民“往來利涉”;古廊橋多選在官道、要道上,既方便人們之間聯絡,又能順利地奔向遠方;遇上傳統節日橋上會舉辦各種民俗活動,大大增進了人與人的感情交融;廊橋梁柱上的各式彩繪,具有教化及福佑子孫的美好寓意。
有廊橋的地方都是山清水秀、風景絕美的世外桃源之地,非常適合自駕休閑游,走一走廊橋,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這個五一就安排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