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報道指,為應對關稅壓力,蘋果計劃2026年供應美國市場的iPhone將全數由印度制造,加上印度市場的銷量,預估印度制造的iPhone明年就將達到8000萬部,較2024年印度制造的1500萬部iPhone增加四倍以上。
從2019年富士康赴印開廠生產iPhone,隨后緯創和和碩跟隨赴印設廠,蘋果一直都在推動印度制造iPhone的計劃,不過期間并不順利,主要是印度本土財團實在太貪婪了,讓蘋果對印度制造一直不太放心。
5年過去,緯創已被印度塔塔財團收購,和碩也已被迫將控股權交給了印度塔塔財團,富士康雖然仍然擁有印度工廠的控制權,不過富士康為一家中國手機企業代工的工廠卻被印度本土的代工廠搶走七成的訂單,這讓富士康擔憂在印度擴產被印度財團摘桃子。
印度財團對蘋果的圖謀不止于此,塔塔還與蘋果達成合作在印度共建iPhone零售店,這意味著印度財團不僅控制著iPhone在印度的制造,還深度參與了iPhone的零售,這讓蘋果在印度的發展如鯁在喉。
印度制造iPhone還存在質量較差的問題,此前印度生產的iPhone被指縫隙過大、良率比中國制造低,印度制造的iPhone出口歐洲還被檢出大腸桿菌超標而被退貨,蘋果只好向歐洲保證出口歐洲的iPhone將全數由中國供應。
此外印度還面臨供應鏈不完善的問題,目前在印度制造的iPhone配件有很大比例來自中國,如此遠途運輸導致成本高企,還降低了工廠的生產效率,蘋果曾推動中國供應商赴印設廠,但是印度的“外資墳場”名聲讓中國供應商望而卻步,畢竟連蘋果自己都被印度財團拿捏呢!
這些因素的影響,導致印度的iPhone產能一直難以提升,直到如今在關稅的壓力下,蘋果將被迫迅速提升印度的iPhone產能,畢竟從印度出口iPhone到美國的關稅要比從中國出口低許多,如此情況下蘋果大概率未來進口美國市場的iPhone將由印度制造。
如果2026年印度達成生產8000萬部iPhone的目標,那對印度制造來說將是巨大的提升,中國的幾家蘋果供應商都證明蘋果可以給產業鏈帶來豐厚的收入,以知名的歐菲光為例,當年歐菲光還在蘋果供應鏈之內時收入曾超過500億元,被踢出蘋果供應鏈之后歐菲光的營收大跌--2023年的營收只有168億元多了。
蘋果還能大力提升產業鏈的技術水平,據悉蘋果會購買一些關鍵設備提供給供應鏈,要求就是供應鏈企業需要積極研發先進科技并優先將先進科技提供給蘋果;此外蘋果還會給予供應鏈合理的利潤,因為這些原因供應鏈企業都積極與蘋果合作。
隨著蘋果傳出將大幅增加印度制造iPhone的比例,并且美國市場的iPhone將由印度供應后,美國網友紛紛表示不愿購買印度版iPhone,畢竟此前歐洲消費者就因為大腸桿菌問題以及品質問題拒絕印度版iPhone,美國消費者當然也不想要。
有業界人士推測,蘋果短期內如此大幅度提升印度制造的iPhone產能并不現實,更大可能是從中國出口iPhone散件,然后在印度完成最后的組裝,然后出口美國,借此避免關稅。
可以看出這次關稅的影響相當大,諸多美國企業可能將不得不加快將產能轉移出中國,只是由于中國制造的強大和完善的產業鏈,美國企業轉移產能并不容易,而且其他地區制造的產品品質恐怕很難與中國制造相比,只是面對關稅的壓力,美國企業又不得不如此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