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疾控中心獲悉
今年以來
福清已出現多例輸入性瘧疾病例
相關負責人表示
境外輸入性瘧疾引起
本土再傳播的風險持續存在
防蚊滅蚊是阻斷傳播的關鍵措施
尤其是從非洲、東南亞等瘧疾流行區歸國人員
需加強警惕
若出現周期性發熱、頭痛等癥狀
應立即前往瘧疾監測哨點醫院
或福州定點醫院就診
并主動告知境外旅居史
2025年4月26日是第18個“全國瘧疾日”
4月26日下午,以“嚴防輸入再傳播,鞏固消除瘧疾成果”為主題的“全國瘧疾日”宣傳活動在清昌萬達廣場舉行。
活動由福建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福建省疾病預防控制局、福州海關、福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福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榕城海關、福清市衛生健康局、福清市疾病預防控制局主辦,福建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福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福州市衛生健康監督所)、福清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福清市衛生健康監督所)、福清市營養學會、福清市醫院、音西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福清萬達廣場商業管理有限公司承辦。
活動現場,通過設立咨詢臺、擺放展板、義診、發放宣傳資料與宣傳品等多種方式向群眾廣泛宣傳瘧疾的感染方式、傳播途徑及瘧疾診斷、治療的知識和有關政策,普及瘧疾防治知識,進一步提高廣大群眾自我防范意識,尤其增強重點人群,特別是赴境外瘧疾高度流行區務工和旅游人群的防范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
“中國2021年被世界衛生組織認證為無瘧疾國家,但這并不代表著無需進行瘧疾的防控,由于與其他瘧疾流行國家人員往來頻繁,近幾年輸入性病例還是比較多,境外輸入性瘧疾引起本土再傳播的風險持續存在。特別是福清作為著名僑鄉,與非洲、東南亞等瘧疾流行區人員經貿往來頻繁,每年都會發現境外輸入性瘧疾病例,今年已輸入多例。我們希望通過此次活動,提高全市人民瘧疾防控知識,鞏固我市瘧疾消除成功,保障人民的身體健康。”
福清市疾控中心地方病與慢性病防制科副主任醫師魏建來告訴記者,瘧疾俗稱“冷熱病”“打擺子”,是通過蚊子叮咬傳播的傳染性寄生蟲病, 瘧疾的發病特征為周期性寒戰、發冷、發熱、出汗等,也有頭痛、脾大、貧血 、腹瀉等,類似感冒,容易誤診。特別是惡性瘧較為兇險,如不及時診治,容易引起重癥,甚至危及生命。
來自江陰鎮的22歲小伙小鄭(化名)對此就心有余悸。今年2月,他從非洲返鄉后出現低熱癥狀,在當地村衛生所按流感發熱治療3天后,癥狀無緩解并出現腹痛,考慮瘧疾可能,第4天趕赴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進一步治療,確診為惡性瘧,入院檢查發現小鄭肝衰、腎衰、心功能不全、橫紋肌解,休克等,經ICU全力搶救一個月才轉危為安。
“千萬不要抱有僥幸心理,若再晚一些,后果不堪設想。”魏建來提醒,自非洲和東南亞等瘧疾高流行區返回的人員,一旦出現發熱癥狀,應做好個人防蚊措施,主動前往就近瘧疾監測哨點醫院進行檢測。就診時,主動告知醫務人員自己的高瘧區境外史,以便于能及時檢測并治療。
據了解,福清瘧疾監測哨點醫院有7家,分別是福清市醫院、福清市第三醫院、福清市第四醫院(漁溪鎮中心衛生院)、福清市第五醫院(高山鎮中心衛生院)、江陰鎮衛生院、海口鎮中心衛生院、東張鎮中心衛生院。福州市瘧疾救治定點醫院為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
如何預防瘧疾?
瘧疾可防可治
出游要防止蚊子叮咬
一旦感染要早期診斷、規范用藥
防蚊滅蚊:這是預防瘧疾最有效的措施。安裝紗門、紗窗,使用蚊帳,噴灑殺蟲劑,清除積水,減少蚊蟲滋生地,都能有效降低蚊蟲叮咬的風險。
藥物預防:對于前往瘧疾流行區的人員,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提前服用抗瘧藥物進行預防。
及時就醫:重癥瘧疾會危及生命,去瘧疾流行區后若出現發冷、發熱、出汗等不適癥狀應及時就醫。入境和就醫時應主動告知旅行史,瘧疾確診后,應按照醫囑全程、足量服藥,避免出現復發和耐藥。
文/圖 薛雅平 洪宏麗(實習) 部分來源福州疾控
編輯 吳鳳至 薛雅平
審核 張晨 謝雄
監制 吳凌 峰 鐘鷹
發現城市管理問題
拍照上傳舉報
一鍵直達“融壹拍”小程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