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中國外交節奏快到令人目不暇接。王毅外長馬不停蹄,從東南亞轉戰中亞,再飛躍半個地球抵達南美,展開了一場外交上的“全地球布局”。
【王毅外長將出訪巴西和哈薩克斯坦】
根據外交部公布的安排,王毅將于4月25日至30日先后出席在哈薩克斯坦舉行的中國-中亞外長第六次會晤、中哈外長戰略對話,以及在巴西召開的金磚國家外長會議和金磚國家安全事務高級代表會議。
這意味著什么?在當下中美貿易戰不斷升級、國際格局風云變幻的大背景下,中方并沒有選擇對抗、也沒有選擇回避,而是以主動布局、多邊協調的方式,穩住“政治大后方”,打出了一套極具戰術深度的外交“組合拳”。
這里提到的“大后方”,不是地理意義上的,而是政治意義上的,具體指的是中方在國際政治中的“穩定朋友圈”和“戰略緩沖區”。此次王毅外長出訪的兩大區域——中亞與金磚,正是我國在國際格局中的“戰略支點”。
首先來說說中亞。中國與中亞國家,尤其是哈薩克斯坦,歷來關系密切。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中亞是中歐班列、陸路能源通道、反恐合作機制的關鍵紐帶。
美方這些年不遺余力地試圖介入中亞事務,甚至在阿富汗撤軍之后,鼓動“后撤軍計劃”向中亞外溢,同時還以各種名義承諾向中亞各國提供資金來進行拉攏,但中亞國家普遍選擇了和中國站在一起,原因很簡單:中國講誠信、講共贏、不搞殖民套路。
而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則更是中國對沖美西方霸權的主要平臺。隨著“新鮮血液”的融入,如今的金磚大家庭正在從“經濟合作俱樂部”轉型為“全球南方政治協調體”。中國在其中的角色,是平臺建設者,更是議程引導者。
【特朗普稱正在考慮大幅降低對華關稅】
目前,美國新一輪對華關稅政策愈演愈烈,特朗普對華關稅已經加征到了145%。雖然近期特朗普政府放出風聲稱,正在考慮大幅降低對華關稅,預計會降到50%——65%之間,但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一向“反復無常”,不排除這只是一種降低中方警惕的“緩兵之計”。
在此背景下,王毅外長定下了“中亞+金磚”的外交路徑,釋放了一個明確信號:我們有足夠的底氣及足以信賴的伙伴來應對美國關稅施壓。同時中國也會盡自己所能,幫助全球南方的各個國家“穩住陣腳”。
在特朗普高關稅的重壓之下,不少國家心里都不太踏實,特別是那些發展中國家,一方面希望加強合作、抱團取暖,另一方面又害怕被大國之間的紛爭“殃及池魚”。這個時候,中國的出現,就像是一劑“定心丸”。
王毅外長這次出訪的國家,都是當前國際局勢下相對中立、愿意和不同國家打交道的力量,更直白點說,屬于那種“誰都不想得罪、誰都想合作”的角色。
拿這次訪問的哈薩克斯坦和巴西來說,前者是亞洲和歐洲之間的重要樞紐,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后者則是拉丁美洲的“領頭羊”,在本地區有很強的代表性。可以說,這兩個國家的立場,某種程度上也代表了各自地區的主流態度。
中國這次與它們加深合作,不只是“走親戚”,更是實打實地在歐亞大陸和拉美地區“扎下根”,進一步穩固我們的全球朋友圈。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大使】
另外,中方此行也是對多邊外交平臺的一次“精準激活”。近期,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大使公開指出,美國以“對等”為名搞霸凌,以“公平”為名行霸權,已經嚴重傷害了全球經濟秩序。
這與王毅外長此次出訪的政治立場高度一致:面對這種全球性焦慮,中國必須站出來說話,必須通過強外交手段,繼續團結“全球多數”。
正如《人民日報》“鐘聲”評論指出:“任何開歷史倒車的企圖,都必將以失敗告終。”特朗普想讓世界重新走回零和博弈那一套,但中國堅定地走多邊主義、公平正義的道路,這是全球多數國家的共識。
王毅外長一周內跨越大半個地球,所傳遞的,就是在強權面前的“不卑不亢”、在危局面前的“從容有序”,更是我們對世界秩序負責、對全球伙伴負責的莊嚴承諾。
總而言之,當前中美關系仍在關鍵博弈期,但中國不是“被動挨打”的一方,而是有能力、有信心、有路徑,打造出“以我為主”的大國戰略節奏。
美國可以選擇閉門造車,但中國一定選擇開放合作;美國可以鼓吹“脫鉤”“去風險”,但中國會堅定守護全球化的底線。
這個世界,終將聽懂中國講的“公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