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 張小玲 通訊員 黃鑫蕾 4月23日下午,深圳市盲人協會組織視障人士及工作人員走進深圳民法公園及民法博物館,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法治文化體驗活動。通過專業講解員的細致引導和沉浸式無障礙服務,視障人士們以觸覺、聽覺和互動對話的方式,“觸摸”法治脈絡,感受民法的人文關懷。
活動從民法公園入口處啟程,視障人士們在講解員的陪伴下,沿民法紀年軸緩步前行,用步伐感受法律發展的時間脈絡;在法律名人雕塑區,親手觸摸法律名人雕塑,聆聽中外法學家的生平故事;駐足民法墻前,感受鐫刻的經典法條傳遞的平等理念;最后穿過象征法治精神的“民法環”,步入民法博物館。在民法博物館內,視障人士們依次參觀民法歷史廳、民法典廳,通過講解員繪聲繪色講解了解中國民法百年演進;在民法典廳內,一份特殊的展品令人駐足——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的盲文版,視障人士們輕撫凸起的文字,逐頁翻閱這部中國首部調整民事關系的基本法律。全程30分鐘的參觀中,無障礙設施與多感官體驗設計讓法治知識更生動可感。
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法治文化的沉浸學習,更彰顯了社會對殘障群體權益保障的重視。深圳市盲人協會副會長蔣銀表示:“民法典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視障人士同樣需要平等參與法治建設。感謝民法博物館的無障礙服務,讓法治陽光照亮每一顆心靈。”
民法博物館作為全國首個民法主題場館,長期致力于打造包容性法治教育平臺。未來將繼續優化無障礙參觀服務,與社會各界攜手,共建溫暖平等的法治文明之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