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書字趣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四書·大學》
大,是一個“人”的象。
大學,大人之學,大德之學,大道之學。大人、大德、大道,一以貫之。
我想寫個“四書字趣”這個專欄,方便以后的教學。也想把每個字,在文字學、經學和書法上,延展開來。
這是草圣張旭的寫法,一筆而書,從楷書的三個筆畫,貫通為一個筆畫,一氣呵成。
書法里,其實每個字筆畫間都是講求牽絲連帶,或隱或顯地呈現出來。看不見,不代表沒有。
“莫顯乎隱,莫顯乎微”。
書法的傳習,其中的一個訓練,就是回到漢字的一氣周流,字字獨立,字字關聯,筆筆相生,連字成章。
這是趙孟頫的楷書寫法,從橫畫到撇畫,牽絲很明顯的。漢字,散之則為筆畫,聚之則為一體。聚散自如,神形兼備。
這種聚散之理,在所有的漢字里呈現,這也是推而擴之之理也,也是“大”德奧義。
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背后的底層邏輯是《道德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第二十五章》
每個字,都是一個象,朝向的是“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每一個字,都是“指”,有表象,有實相。
每一個漢字,都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法則中。
每一個漢字,我們都可以做這樣的溯源,“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李陽冰小篆
你看這個“大”字,是一個獨立守神之象。
就像一個站樁的人,一個立于天地之間的人的象。立于天地之間,通于天地人三才之道。
“余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 ”(《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
真人,是與天地不二。這是大人的真境。
“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陰陽,調于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亦歸于真人。 ” (《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
至人,也是不二之境,但是已經有分,后天修養所至的生命境界。這是大人的至境。
“有圣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欲于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行不欲離于世,被服章,舉不欲觀于俗,外不勞形于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 ” (《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
圣人,天人已分,合于天地大道。乃大人之圣境。
有賢人者,法則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從陰陽,分別四時,將從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壽而有極時。(《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
此乃大人之能境,是常人所能觸及的。
大盂鼎
大,從小處參究,探尋。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
大,人加一橫,就是從當下的擔當開始做起。擔起事兒,下得了工夫,這是成其大的基礎。
所以,我們學書法,要打基礎啊,長橫線,長豎線,S弧線,提按線等等,這些基礎,那就要多練,把這些簡單的事兒擔起來。
“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這是成人成事的底層邏輯。
大,人所持守的這“一”啊,也是有著通天徹地之能,也是一步一個腳印的踏實工夫。
皆戲言也,僅作參考。 好,四書字趣這個“大”字就到這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