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放話誰也不許參加!中國力挺俄羅斯,武契奇不懼制裁也要去
回溯歷史,1945年5月9日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節點,這一天蘇聯紅軍攻克柏林,宣告了歐洲戰場的終結。為此,每年的這一天,都成為曾經是蘇聯盟國的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等國的重大節日。
但這一次,在復雜國際局勢背景下,衛國戰爭紀念活動卻被賦予了更深層次的戰略意義。
(1945年5月9日,蘇聯取得衛國戰爭勝利,從此俄羅斯將這一天定為“永久紀念勝利日”,在莫斯科舉行閱兵儀式)
1、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即將到來
白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亞歷山大·瑙緬科宣布,俄羅斯、中國以及部分獨聯體國家的軍方代表,也會出席5月9日在明斯克舉行的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
與此同時,據俄羅斯駐華大使莫爾古洛夫近期透露,俄羅斯正在全力準備5月9日的勝利日大閱兵,當前,已經向20多個國家發出邀請函,目前有10國明確會參加。
可見,隨著國際形勢日趨復雜,勝利日慶典不僅僅是追憶歷史,更成為這些國家展示實力與自信的舞臺。
目前,中國部隊已經順利抵達明斯克,接下來幾天會參與聯合訓練,屆時進行閱兵。5月的時候,還會應邀前往莫斯科參加紀念活動。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直接將中國定位為“主賓國”,彰顯出對中國的重視。
事實上,對俄羅斯來說,通過邀請多個國家領導人和軍隊代表參與,不僅向國際社會展現其外交影響力,還體現出與西方對峙的決心,徹底打破特朗普“聯俄制華”戰略的危險企圖,同時也對既定國際秩序發起挑戰。
(特朗普施壓烏克蘭與俄羅斯談判結束沖突,背后目的就是為了聯合俄羅斯制衡中國)
2、特朗普一招打破美國“聯俄制華”企圖
事實上,特朗普自上臺后,就一直在尋求與俄羅斯改善關系,但在實際操作中,由于歷史積怨和現實利益的沖突,該戰略并未奏效。
再加上特朗普向全球施加關稅,不但未能提振美國經濟,反而削弱了美國的國際影響力,同時也讓他與歐洲盟友關系緊張,致美國全球領導地位受損。在此情況下,俄羅斯自然不會輕信美國的示好,而犧牲與中國長期合作的機會。
無論是在經濟、軍事還是外交領域,通過多年合作,中俄兩國已經建立起深厚友誼,例如中國現已成為俄羅斯最大的能源進口國,兩國頻繁舉行聯合軍事演習,體現了高度的戰略互信。在國際組織如聯合國安理會上,中俄也常常攜手面對西方壓力。
當然,經歷多年制裁和打壓的俄羅斯,更想構建一個沒有美國霸權的“世界新秩序”,從此不再受限于西方的主導,而是朝向多極化發展。
(歐盟放話歐洲國家誰也不許參加俄羅斯勝利日慶典,塞爾維亞不懼制裁也要去)
3、頂住歐盟壓力,塞爾維亞力挺俄羅斯
盡管歐盟呼吁抵制,并警告不允許歐洲國家參加,但依然有多個國家選擇和俄羅斯站在一起,這無疑是對俄羅斯推動“世界新秩序”的默默支持。
重要的是,中俄在多個領域所取得的合作成果,也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家探索更獨立于美國的外交政策。這樣的趨勢顯示出,一個更加多元化、多極化的國際體系正在逐漸成型,成為全球治理的新常態。
塞爾維亞就是典例。
其總統亞歷山大·武契奇發布聲明稱,計劃派遣一支軍隊前往莫斯科即將舉行的“勝利日”紀念活動。
然而,武契奇的這一決定在國際舞臺上引發一定程度的爭議。歐盟方面表示,塞爾維亞此舉可能導致其承受相應的制裁措施。在談到這種可能性時,武契奇表現出堅定的態度。他堅稱,就算天塌下來,自己的決定也不會改變。
(2024年勝利日慶典當天,俄羅斯曾公開展示在戰場上繳獲的戰利品)
4、西方“送”的好東西,也會亮相紅場?
那么,在今年的勝利日慶典中,除了軍事力量外,還有哪些亮點?
其實,從去年的活動來推斷,俄羅斯很可能還會把那些從烏克蘭戰場上繳獲的西方武器裝備,盡數暫時出來,進一步強化自身的軍事威懾力。
我們知道,美西方曾向烏克蘭提供了大量軍援,而俄烏兩國實力差距是既定事實,所以,說是援助給烏克蘭的,還不如說“送”給俄羅斯的“好東西。”
在去年的5月9日這天,包括德國的“豹-2坦克”、美國的“布雷德利”戰車、“悍馬”越野車,以及英國和法國提供的其他裝備,都伴隨著一聲聲“烏拉”亮相紅場。
所以,今年的慶典也極有可能這么做。
總之,俄羅斯通過這樣的展示,不僅是在向世界表明其在持續沖突中的戰略主導地位,也以一種極具戲劇性的方式重申自己在新秩序構建過程中的不可或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