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走進南漳縣長坪鎮黃潭洲村,抬頭是“畫”,入目是“景”:寬敞明亮的村道,錯落有致的民居,在綠水青山、花草樹木的映襯下,十分亮眼。
在新落成的群眾文化廣場,三五成群的村民正在健身器材上鍛煉身體。談起村里的新變化,村民危海榮樂開了花,“現在廣場修好了,運動有了好去處,感覺越來越幸福。”
風景如畫“月亮灣”
黃潭洲村三面環水,一面環水,蠻河在村里拐了一個“月亮”一般的灣,村里老人們便取名“月亮灣”。
全村3個村民小組,306戶,1042人,依山傍水而居。去年,該村被省財政廳列入全省和美鄉村示范村后,縣、鎮、村三級聯動,從改善基礎設施入手,先后投入238萬元,實施村組道路、溝渠硬化和瀝青路建設,新建了“月亮灣”休閑公園、群眾文化廣場,配套了生態停車場、太陽能路燈、公廁等公共服務設施。
同時,全村投入195萬元,啟動了污水處理、村莊綠化、房屋立面改造等項目建設,建起了污水管網和生態污水處理池,有效解決了生活污水問題。開展村組道路、房前屋后綠化美化亮化,整修村莊居舍,刷新文化墻體,全村環境面貌換然一新。
宜居宜業“小康路”
依托豐富的山水資源,黃潭洲村積極探索“生態農業+旅游”發展模式,推動特色產業升級,讓村民走上“小康路”。
做活山水文章,發展水產養殖、水上漂流、戶外拓展、河道居宿、農家樂等項目,打造“民宿康養”一體化休閑旅游業。
走進黃潭村“樹上花花草莓采摘園”,來自南漳縣城的李女士帶著3個閨蜜說笑著采摘剛成熟上市的草莓。采摘園負責人說,“周末和節假日,到我們村來休閑采摘、觀光打卡的游客很多,村里的10多家農家樂經常爆滿。夏天就要來臨,來水上漂流的游客會更多!”
引進外商外資,植入智慧農業,先后發展了生態茶場、生態養殖、林果采摘等項目。如今,草莓藍莓、羊肚菌種植、金“菌物循環數字化實驗室”等立體農業種植項目,帶動240多個村民家鄉創業、家門口務工。同時,村集體大力發展金銀花、茶葉、油茶種植業,總面積450多畝。
2024年,全村“農旅融合”年產值超過6500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30萬元,人平純收入近2萬元。黃潭洲村書記張朝國介紹說。
鄉風文明“展新顏”
修訂村規民約,成立紅白理事會,開展“最美庭院”“文明家庭”評選活動,群眾自發倡導互幫互助、敬老愛幼、庭院衛生等新風尚。
搭建“智慧鄉村”管理系統,整合黨建、綜治、民生服務等功能,全村依托200個監控攝像頭,構建了“平安黃潭”防控網絡。
推行“黨員聯戶”“村民議事會”制度,引導村民參與村莊治理,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
如今的黃潭洲村,山清水秀、產業興旺、民風淳樸,一幅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和美鄉村新畫卷正徐徐展開。(圖/龔靖 石美琳)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