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CJ第一制糖股份有限公司,搶注在中國餃子外形的事情,大家想必都知道,倒反天罡的事情韓國沒少干,關鍵美國還同意了。
韓國注冊中國餃子這件事,應該不是這幾天才去的。
可結合隨后餃子在美國狂漲價的事情,總覺得這件事并不簡單,韓國這家食品公司,是要搶占中餐在美國最大的餐飲市場??!
從4月份起,美國的很多東西都開始漲價了。
尤其是對于來自中國的東西,統統開始瘋狂漲價!
韓國公司申請餃子外形專利
早在2023年之前,JC公司就已經對餃子虎視眈眈,可把別人的東西專利申請過去,也需要不少的時間,這一籌備就籌備了2年之久。
為了將餃子給申請過去,韓國人連餃子的褶皺都有嚴格的要求,一個小小的餃子,上傳了14張的多方位照片。
2025年4月8日,美國竟然真的給韓國批準了!
這一點,說美國不是故意的,我們也不能全信任。
因為韓國申請專利也不是說,百分百的成功,一些普遍的東西,他們是沒辦法申請的。
比如筷子,筷子這個東西在中日韓三國都是日常使用餐具,如果真讓韓國申請成功了,那三個國家所有制造筷子的工廠和商家,都要給韓國專利費。
這不得把韓國給賺死,立馬頂掉美國成為第一經濟大國。
幸好,韓國的這一申請被駁回,因為這和給太陽申請專利一樣不靠譜,國際上也不能再出這么一個烏龍。
餃子這種食物,嚴格來說只,有中國從古吃到現代。
說起餃子,外國人腦海中第一個印象就是中國食物,是中國美食的“招牌”。在歐美圈,餃子也十分受歡迎。
在全世界餐飲行業,餃子都有著很大的市場。
CJ公司的這一舉動,不僅僅是挑釁中國餐飲界,還是想霸占中國在歐美的生意,當然,宣傳的成分可能更多,就是逢人介紹餃子時,韓國人就能說這是他們申請過專利的。
還有一點讓中餐廳忌憚,就是如果一旦他們售賣的餃子和CJ公司申請的專利外形一樣,還可能會被韓國坑一筆。
CJ公司本身也是做冷凍餃子的,他們名下有一款bibigo的餃子,中文名必品閣,在韓國比較出名,在中國各大平臺也有電商出售。
bibigo的餃子褶皺,就是CJ公司嚴格要求的那樣。
CJ公司本以為,這可以打擊到中餐廳在歐美的銷售,沒想到,中國人給他們來了驚喜,曬出了餃子的十八種包法。
捏成扇形的餃子就只是最普遍的一種包法。
除此外,還有元寶形,月牙形、花朵形...只要我們想,小小一個餃子光是大致相似的形狀,就可以有無數個,有本事韓國都申請了。
韓國人的餐飲野心
CJ申請的餃子外形專利雖然只有15年的期限,可韓國的野心卻如蛆附骨,讓人厭惡無比。
他們的野心是中國在海外的中餐館,根據統計,海外中餐館多達70萬家,市場規模近3萬億,遍布全球180多個國家。
對比中餐規模,美食圈較為貧瘠的韓國,沒少偷中國的菜市,因為在他們看來美味無比的泡菜,在東亞地區或許還可以,在歐美海外卻不是很受歡迎。
這次韓國申請專利,還剛好趕上了餃子漲價。
韓國餃子應該比中國餃子漲價少,因為中餐廳的食材原料大多來源自中國,關稅擺在這里。
有一個在美國的華裔說,自己去中餐館吃餃子,發現餃子已經漲價到1美金一個。其他擔擔面9.99美元從,川式回鍋肉16.99,宮保雞丁15.99...
餃子外形被韓國人申請,原材料又漲價,這必定會損失一些客流量。
他們的原材料或許還可能比中國原材料要便宜,從小來看,食材價格對韓國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優勢。
但很多人不知道,就算是在中國,必品閣的餃子也是很受歡迎的。
例如目前中國人比較愛逛的山姆超市,必品閣的超大餃子,就在推薦榜上。而必品閣的餃子,對外國人看來和中國餃子沒有兩樣,這更是對中餐的最大打擊。
韓國人最愛的就是偷換概念,餃子是中國的,但他們就是要用鋪天蓋地的營銷,宣傳韓國餃子,甚至將韓國餃子打上高端餃子、好吃的概念。
中國餃子幾乎沒有中高端的概念,只有內里什么餡料的區別。
他們就是要用這種方式,和中國餃子岔開競爭渠道,讓人一提起來餃子,就想到了韓國的大餃子,很多歐美人分不清,還真把餃子當成韓國的了。
還有一點,那就是必品閣的餃子文字陷阱。
王在韓國已經是最高的存在,但是他們在自己的餃子上印上“王”餃子,就是對中國人加深高檔餃子的影響。
還在中國找大主播帶貨,成功把必品哥餃子帶上高級賽道。
可說的再好聽,CJ申請餃子專利一事處理后,還是讓很多人明白了必品閣的險惡用心,這件事在歐美也發酵了起來。
遺憾的是,網絡都是沒有記憶的,或許在事件剛發生的一段時間內,餃子會在美國掀起一陣小風波,可15年太長,大家很快就會忘記。
韓國人的目的也達到了,甚至可能不需要15年,幾年后韓國人就該說:餃子本來就是韓國的,我們還有專利,是中國人偷了我們的餃子。
或者說,也不用申請專利,很多韓國人現在已經這么認為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