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上午,“魯迅的非凡與平凡——汪兆騫作品分享會”在北京書市朝陽公園主展場文化活動區舉行。作家汪兆騫在現場與讀者展開深度對話,二十名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碩士生到會聽講,踴躍參與了交流互動。
汪兆騫雖是耄耋之年,猶筆耕不輟,佳作頻出,在現代出版社先后出版了《李叔同傳》《紙上起風雷》《梁啟超在飲冰室》等作品。他的每一部作品的問世,都展現了他在尋求更多的寫作可能性。他一直在不斷地突破自我,拓展他關注的文化、歷史領域。
在此次分享會上,汪兆騫就其即將出版的新作《魯迅正傳:非凡與平凡》做了精彩分享。據他介紹,這部新作以“雙線交織”的敘事策略重構魯迅形象。主線聚焦魯迅從紹興少年到文學巨匠的生命軌跡,副線則以被歷史遮蔽的朱安夫人為切口,展現其作為丈夫、兒子、兄長的復雜身份,展現魯迅平凡、溫情、小氣的另一面,讓魯迅從“神壇”回到“人間”。通過朱安的視角,剖析傳統婚姻制度對知識分子的精神桎梏。這種“去神化”的書寫,讓魯迅的“立人”思想與個體困境形成張力。
在互動環節中,來自中國人民大學的一位讀者提到:“中學時閱讀過許多魯迅作品,但一直對魯迅先生的學歷不甚明了。”汪兆騫說,魯迅先生后來在北大任教職,盡管魯迅不像其他同事一樣是留美、留德博士,他只是畢業于仙臺醫專,但是他胸中的文學積淀并不比別人少,甚至更多。
當現場的另一位讀者問及“魯迅先生有那么多的面,汪先生您喜歡他的哪一面”這個問題時,汪兆騫回應說,魯迅先生溫情的一面讓他非常感動。比如對海嬰的孺子牛般的寵愛,比如對許廣平的專一,他在信中曾說:“女生共五人。我決定目不斜視,而且將來永遠如此。”
這場持續一個小時的分享會,以《魯迅正傳》為媒介,串聯起歷史現場、學術對話與青年互動。分享會后,汪兆騫為現場讀者簽名鈐印。在這個美好的春日,讀者熱切期待汪兆騫先生新作《魯迅正傳:非凡與平凡》早日出版。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恩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