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不能自醫!
這句話放在整個醫藥行業來說同樣適用!
先是集采政策重錘下的估值崩塌。
2018年醫保局成立后,集采政策如利劍出鞘,仿制藥、高值耗材價格平均降幅超50%,行業利潤空間被系統性壓縮。仿制藥龍頭華東醫藥核心產品阿卡波糖在2019年集采中降價80%,毛利率從65%暴跌至35%。
然后是僅剩的兩根頂梁柱也土崩瓦解——創新藥泡沫破裂與CXO神話終結。
疫情催生的創新藥資本狂歡在2021年達到頂峰,百濟神州、信達生物等企業市值突破千億,但隨后的臨床數據不及預期、出海遇阻(如信迪利單抗FDA審批失?。е屡菽屏选?/p>
醫藥行業的自我救贖持續了將近四年,身子沒見好轉反而越來越微弱,區間最大跌幅超過75%,已經不能算是斷崖式下跌,應該說是跌到了地平線以下。
1
直到AI的出現,暫時打破了這個僵局,給醫藥行業帶來些些許曙光!
目前來看醫藥的行情僅限創新藥,或者說是港股創新藥,戰火擴大的話可以帶點AI醫療。
今年以來A股的創新藥指數相對于醫藥行業來說并沒有跑出明顯的超額收益,相反港股醫藥一飛沖天,漲幅超過25%。
這里面主要有三個因素:AI+醫藥、政策松綁、出海紅利
AI應用的落地,讓創新藥行業完成了降本增效。
AI通過提高研發效率、降低成本、優化藥物設計等多個方面,為創新藥的研發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例如靶點發現、分子設計、虛擬篩選等等。對于創新藥企業來說研發周期越短,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
政策松綁,讓創新藥行業打開了盈利空間。
醫保談判降價幅度從早期70%收窄至30%,《全鏈條支持創新藥發展實施方案》明確創新藥定價保護機制,政策從“控費”轉向“促新“。
創新藥出海已具規模,找到新的增長點。
2024年國產創新藥License-out交易總額超3300億元,頭部企業如百濟神州澤布替尼全球銷售額突破15億美元,驗證“中國創新藥超市”邏輯。具備全球權益布局的企業(如恒瑞醫藥、康方生物)有估值重構的預期。
這里解釋一下為什么資金比較青睞港股創新藥,而不是A股創新藥。在A股上市是有要求的——企業盈利能力要達標,創新藥企業因為研發周期問題,初創型企業盈利不穩定,很難滿足上市要求,而港股對這個指標沒要求,這也是港股成為創新藥企業聚集地的原因。
2
醫藥行業的這種局部結構性行情,也把醫藥基金折騰的夠嗆,有的基金已經在今年以來的這輪行情中吃飽喝足,有的卻還在餓肚子,首尾業績差接近70%,甚至是同一個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業績差也接近60%。
排名第一的是由梁福睿管理的長城醫藥產業精選A。
這是一只次新基金,成立時間只有6個多月,這也是醫藥研究員出身的梁福睿管理的第一只基金。
來的早不如來的巧,這只基金今年以來漲幅接近50%,前十大重倉股中有多只成分股今年以來成為翻倍大牛股,例如康方生物、科倫博泰生物。關鍵最大回撤還不到-10%,在本次上榜基金中回撤是最小的,唯一的缺點就是規模太小,合計規模只有3600萬。
這只基金應該算是被長城基金給予了厚望。
作為發起式基金,基金公司自掏腰包拿了1000萬沒啥可說的,但自己員工也跟著買了十幾萬,也就是說募集期總共募集了1024萬,基金公司自己出了1014萬,剛開始完全是當成自營基金在操作,基金經理自然會優中選優,否則虧掉的錢就真虧了。
排名第二的是由儲可凡、單林共同管理的永贏醫藥創新智選A。
這只基金是一只醫藥主題基金,且重倉股集中度在2024年以來開始逐漸提高,可能是換基金經理的原因。
基金的倉位也兼顧了港股和A股,相對來說港股的倉位更重一些。例如持有的信達生物已經超過10期,科倫博泰生物持倉超過5期,不存在追風買入的操作,選股能力比較強,沒有盲目的輪動。
只是作為基民來說挑選基金的難度有點大。單林管理的產品業績分化比較明顯,他旗下的永贏醫藥健康A今年以來的收益是-16.31%,一面天使,一面魔鬼。
雖然他是今年3月份才接手的,但從最新一期的持倉來看,持倉個股全部進行了更換,布局的是AI 醫療方向,任職收益是-18.73%,同行業基金排名倒數第一。
也就是說兩只基金布局方向雖然都是醫藥,但細分方向差別很大。
從投資角度來說并沒有太大問題,都是今年醫藥行業比較熱的主線。可是對基民來說到底選哪只基金才是正確選擇,這很有難度。創新藥、AI醫療哪個才是基金經理最看好的,這需要基民有自己的認知判斷。
排名第三的是由唐晨管理的諾安精選價值A。
這只基金嚴格意義上不算是一只醫藥主題基金,但誰是基金經理誰說了算。2022年唐晨開始接手這只基金,也改變了這只基金的持倉生態,從大制造、大科技行業完全轉向生物醫藥行業。
雖然不是醫藥行業研究員出身,但在醫藥行業上的研究能力并不差。
自接手這只基金以來,持續對生物醫藥指數跑出超額收益,有一定的風險控制能力,風口來臨時也展示了比較好的彈性,今年以來漲幅接近45%。
這只基金還有個有趣的現象——成為醫藥行業投資者的套利工具。
這只基金最近兩個季度的申購贖回異?;钴S,只有1.2億基金份額的基金,申購贖回的買賣操作額卻都達到了1.5億份以上,這換手率都趕上炒妖股了。而這兩個季度也恰恰是該基金業績開始出現轉向的時候。
最后再說一下平安基金的周思聰,這次業績排名前十的醫藥主題基金中,她管理的三只產品全部上榜,今年以來的漲幅都在35%以上。
三只基金基本上采取的是復制策略,只是個股的權重和持股集中度有細微的差別,屬于有明確投資方向的選手,沒搞賽馬制,基民不會有選擇困難癥,這一點要點贊。
多說一點,周思聰算是一位基金行業的老將,2019-2023年在長盛基金任職,主管的醫藥基金年化接近20%。
2023年年底開始在平安基金任職,當時接管的兩只基金在這一年多的時間內,年化收益都在15%以上。2024年新發的基金——平安醫藥精選,在不到1年的時間里漲幅已經超過50%,同類排名靠前。
3
因此從整個醫藥基金的表現來看,基金經理已經開始發起突圍,今年以來超過70%的醫藥主題基金取得正收益,而突破口就是創新藥。
一邊是AI制藥、License-out出海締造新貴,一邊是傳統藥企在集采陰影下茍延殘喘,這種送分題很好選。
基金業績的極端分化,也赤裸裸揭示了這場變革的殘酷——選擇比努力重要,方向比估值致命。
在這方面小規?;鹁哂忻黠@優勢,敢嘗試、敢堅守、歷史包袱小。
或者換個思路來看更明顯,那些曾經的醫藥神基也是起于微末,以業績說話才掙的百億身家!
如有需要可加入派克斯研究院內部投研群,和我們的研究員直接交流投資問題,詳情查看菜單欄。
P I C U S
派克斯研究院
派克斯為啄木鳥的音譯,我們是一家獨立基金投資服務機構,運用深度數據及獨家資源,通過對基金產品、基金公司,行業賽道和投資者行為的研究,為用戶找出投資痛點,提供專業配置及交易建議,篩選好基金,構建優質組合,最終實現多賺錢少虧錢的目標。
01
買點將至!暴跌之后,黃金還能再漲4年?
02
11月基金排行榜!科技獨占鰲頭嗎?
03
人民幣匯率暴跌!老百姓如何應對資產縮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