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星靈AI全景圖”到四款新車,從全球出海皮卡市場到本土智能測試,廣汽正以一種全新的姿態迎接智能時代的挑戰。
文 /《汽車人》張恒
4月23日,在2025上海車展上,廣汽集團用一場內容飽滿的發布會,為外界勾勒出未來幾年的技術方向與市場布局。
從“星靈AI全景圖”到四款新車發布,再到皮卡概念車的首秀,廣汽給出了清晰的信號:在全球化、智能化與品牌協同的多重戰場,它將以更堅定的姿態走下去。
技術亮劍,從星靈AI到安全護城河
廣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表示:“我們要讓機器人成為生活的伙伴,讓出行場景成為家庭生活的延伸,讓汽車成為‘智能移動之家’。”這句話是廣汽向著科技型企業轉型的重要宣言。
廣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
從建設“萬卡級算力中心”、沉淀500萬用戶駕駛場景數據,到4000萬公里L4自動駕駛的路測數據,廣汽正用實際行動打造出全鏈路安全智能駕駛系統。
車展現場,廣汽集團各品牌紛紛亮相其最新產品和概念車:廣汽埃安與滴滴合作的全球首款前裝量產L4級自動駕駛車;傳祺與華為、寧德時代聯手推出的9系旗艦SUV——廣汽傳祺向往S9;代表高端科技理念的廣汽昊鉑獵裝概念車EARTH大地;面向海外市場的科技美學皮卡概念車GAC PICKUP 01。
在眾多新品中,每一款都突顯了廣汽在新能源與智能駕駛領域的深耕與突破。而“星靈AI全景圖”作為全生態系統的頂層設計,更將“天、人、家、車”四大場景串聯起來,構筑出智能出行的全新愿景。
在發布會上,廣汽集團還公布了以“星靈安全守護體系”為核心的安全研發理念,表明了廣汽對自動駕駛安全指標的嚴苛要求。馮興亞強調:“所有技術升級絕不妥協安全底線。”面對網上熱度不減的智能駕駛安全事故問題,這是廣汽為消費者提供真實、安全且可靠的智能出行體驗而做出的戰略保證。
這一次車展,廣汽沒有押寶某一款“爆款”車型,而是圍繞技術主張、市場邊界與品牌戰略,做了一場全面的輸出。皮卡試水、智駕歸真、品牌分野、體系升級——這是一個比以往更冷靜,也更國際化的廣汽。
四車矩陣穿透市場邊界
發布會后的群訪環節,廣汽集團闡釋了更為全面的發展規劃。
在談及為何此刻進軍全球皮卡市場時,馮興亞直言:“進入全球市場,皮卡車不可或缺。”
眾所周知,中國汽車年銷量超3000萬輛,但皮卡因城市通行等限制銷量一直不溫不火。而全球皮卡銷量已達600萬輛,占比達到10%。這塊市場,無論是從國際競爭還是產品布局的角度來看,都具有極大潛力。廣汽此次發布的GAC PICKUP 01概念車,將在未來兩年內實現量產,主要面向海外,同時兼顧國內市場需求,力爭在全球汽車產業重構中占據一席之地。
在智能駕駛和自動駕駛技術層面,廣汽高層也給出了極具分量的回答。針對工信部新規以及智能駕駛技術的宣傳誤導風險,馮興亞表示:“現在所有正在銷售的汽車都是L2級技術,我們會如實標明‘輔助’駕駛,而不會誤導消費者。”
廣汽將在L2、L3乃至L4等級之間明確區分,將最先進的全域安全技術與實際道路測試相結合。據介紹,廣汽在真實道路測試中已經累計超過1000萬公里數據,并將在未來不斷拓展車聯網應用,讓車與車、車與道路設施實現互聯互通,從而最大限度減少交通事故的風險。
在多品牌的協同發展方面,馮興亞對傳祺、昊鉑和埃安三大自主品牌的定位進行了詳細闡釋。他表示:“傳祺定位為‘主流、大氣、高品質’,昊鉑則以‘科技、豪華、高品位’為目標,埃安則主打‘先進、新潮、高品質’。這三者相輔相成,共同構筑起廣汽完整的自主品牌矩陣。”
在此次發布的四款全新車型中,傳祺向往S9尤其受到外界關注——它由廣汽、華為和寧德時代三巨頭聯合打造,目標人群鎖定在35至45歲的主流高端用戶,產品的內飾、駕駛輔助和安全配置均力求領先。
廣汽集團執委會委員、品牌營銷領域負責人黃永強
廣汽集團執委會委員、品牌營銷領域負責人黃永強認為:“傳祺向往是為了滿足主流高端市場需求,而昊鉑則在科技豪華領域發力。我們要打造好的產品和品牌,不只是靠技術,更要通過精細化的服務和全球化布局來實現差異化競爭。”這一系列舉措,無不透露出廣汽要用實打實的產品和服務,贏得消費者長期信賴的決心。
廣汽集團執委會委員吳堅
此外,廣汽集團執委會委員吳堅也在訪談中提到,集團正按照“番禺行動”總體規劃進行研發與產品布局,目標是在2027年實現200萬輛自主品牌產銷規模。通過成立產品本部并梳理全流程研發體系,廣汽力求“以產品為導向、以消費者需求為牽引”,進一步縮短產品開發周期,提升市場反應速度,為實現宏大銷量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生態升維,重構出行版圖
2025年的上海車展,不僅僅是各大車企之間產品與技術的對決,更是一場關于戰略轉型和市場重塑的宣示。
廣汽本次發布會與隨后的高層訪談共同勾勒出一個全新的廣汽圖景——從以往的汽車制造商向科技企業轉型,從傳統的單一功能向全場景智能出行擴展。
馮興亞描繪了廣汽集團圍繞“天、人、家、車”四大場景的戰略藍圖:在“天”的維度上,廣汽正全力推進飛行汽車品牌高域科技的試驗,憑借自主研發的目標識別算法,計劃在年內啟動GOVY AirCar與AirJet的預訂;在“人”的維度上,第三代具身智能機器人GoMate將推動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示范區在廣州落地;在“家”的領域,廣汽的GoLife“綠色智能車居”解決方案已實現與上千家電品牌、4000余種設備的互聯;而在“車”的層面,廣汽計劃在第四季度推出首款L3有條件自動駕駛車型,還將推動全國首款前裝量產L4高度自動駕駛車的下線。
“智能不是噱頭,技術不是賣點,安全不是選裝。”車市的下半場,拼的不只是速度,而是穩定輸出的能力。廣汽似乎深刻意識到了這一點,并已開始提前布局。
馮興亞提到:“我們在不同城市、各種路況條件下不斷迭代測試,只為確保L3有條件自動駕駛準入測試,在未來第一梯隊中占據一席之地。”這番話展示了廣汽對技術安全的極致追求,為此不惜重金投入研發。
總的來看,廣汽此次在上海車展上呈現出一幅未來智能駕駛和全場景出行的宏大藍圖,表明了集團在品牌重塑和國際化戰略中更為積極、務實的步伐。從“星靈AI全景圖”到四款新車,從全球出海皮卡市場到本土智能測試,廣汽正以一種全新的姿態迎接智能時代的挑戰。
馮興亞說:“只要公布了L3有條件自動駕駛、L4高度自動駕駛等級的產品,廣汽負責到底。”這話說得并不輕巧,背后是一家車企對技術風險的直面態度和責任意識。自動駕駛不是秀肌肉,更不是宣傳口號,它需要時間打磨、需要實地測試,更需要敢于承擔的底氣。
現在很多人談智能化都停在“車會說話、能泊車”,但廣汽的野心顯然不止于此。從車,到家,再到“天上飛的”,它試圖打通的是一整套生活場景的連接方式。看得出來,他們已經開始下盤很長的棋。【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原創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