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澎湃新聞援引美國“防務新聞”網站報道,烏克蘭軍隊高級軍官稱,烏克蘭已經部署了激光武器,并聲稱烏克蘭是最早成功開發激光防空武器的國家之一。據稱,這種秘密裝置已在戰場上用于對付低空飛行的目標——主要是無人機。
“參考消息網”曾在去年12月報道稱,烏克蘭擁有一種激光武器,能夠擊落兩千米以上高空的飛行目標。
“防務新聞”網站稱,這種激光武器被命名為Tryzub,在烏克蘭語中是“三叉戟”的意思。這是烏克蘭國徽圖案,表明這種武器是國產的。
烏克蘭激光武器(資料圖)
去年,烏克蘭無人機系統部隊的指揮官瓦迪姆·蘇哈列夫斯基在基輔舉行的國防工業會議上宣布了“三叉戟”激光武器的存在,并表示其研發主要是為了應對俄羅斯從伊朗大量購買的“沙赫德”系列自殺無人機以及俄羅斯的巡航導彈威脅。這種激光武器的出現,將顯著降低烏克蘭的傳統防空開支。今年2月,蘇哈列夫斯基確認“三叉戟”已投入戰斗,可以針對特定目標進行打擊,但他并未透露具體的部署地點和數量。
從設計理念來看,烏克蘭的“三叉戟”激光武器深受英國“龍火”(Dragonfire)激光武器的影響。“龍火”是由英國國防部聯合工業界開發的一種高功率定向能武器,其在2024年的測試中成功擊落無人機,并計劃于2027年正式列裝艦艇或步兵戰車。“龍火”的核心優勢在于采用了獨創的“光束組合技術”,能夠將多束弱激光合成為一束強大的高能射線,實現毫米級精度攻擊。據估算,其一次發射成本僅為13美元左右,相比傳統防空手段,成本大幅降低。
俄烏戰場(資料圖)
值得注意的是,英國并未吝嗇分享這些尖端技術。烏克蘭官方公開承認,英國為"三叉戟"提供了大量技術支持,這種慷慨程度在軍事科技領域實屬罕見。通常情況下,一國很少會輕易將自己的尖端軍事技術轉讓給他國,特別是像激光武器這種具有戰略意義的系統。英烏之間的這種技術合作,不僅提升了烏克蘭的軍事能力,也反映了西方國家在俄烏沖突中站隊的明確態度。他們不僅希望完善現有系統,還瞄準了更遠大的目標——用激光武器打擊俄羅斯的軍事衛星。
當地時間4月14日,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俄美雙方就俄烏沖突全面解決方案的關鍵部分達成一致并非易事。不過,俄羅斯和美國正在就這些問題進行對話。拉夫羅夫還提到,盡管雙方在國際議程的多數問題上存在利益分歧,但俄美之間的對話正在逐步恢復。雙方已經就如何恢復大使館的正常工作、簡化外交官在對方國家的行動等相關問題上達成了共識。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當天表示,俄羅斯和美國正處于關系正常化以及構建關系的起步階段。
可以說從特朗普的操作來看,歐洲國家是徹底傻了眼,因為在這場俄烏沖突當中,為烏克蘭出錢出武器最多的恰恰是歐洲國家。可是這些歐洲國家在這場戰爭當中不但沒有分得一杯羹,反而還讓美國將烏克蘭盤剝殆盡。這對于歐洲國家來說怎能心甘?于是他們就想以派駐軍隊的方式,來進一步讓烏克蘭成為抵擋俄羅斯的前沿,他們雖然沒有得到經濟利益的補償,但最起碼能夠在軍事上獲得一些戰略緩沖利益。
援助烏克蘭的軍事物資(資料圖)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發表文章指出,這引發了更大的疑問——只要美國的商業利益得到保護,華盛頓是否真的在乎誰長期控制烏克蘭?
為表達對烏克蘭的支持,法國政府強調,任何和平協議都必須“確保烏克蘭的基本權利得到尊重”。英國外交大臣拉米也多次重申,和平協議必須建立在烏克蘭自身可以接受的基礎上。媒體披露,多名歐洲外交官認為,美方要求烏克蘭作出的讓步“令基輔難以接受”,也讓歐洲遭遇尷尬。歐洲試圖表明其有能力單獨支持烏克蘭,并在未來俄烏停火后確保烏克蘭安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