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行的第21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上,一幫老外被驚掉了眼球,全球各大科技媒體與汽車媒體紛紛對此大加報道。
很多科技媒體表示仿佛來到了未來世界,尤其是中國車企在技術與功能創新的能力無與倫比。
4月27日《The Peninsula Qatar》發表一篇報道:《屏幕、無人駕駛、座椅按摩:上海炫耀汽車的未來》。
報道指出,通過這次上海車展可以看到汽車工業風向的轉變,人們談論的話題不再是強勁的發動機,而是尖端技術和乘客舒適度與安全度。
在車展上,數百家汽車制造商和設備供應商占據了展覽空間,展示了車內無處不在的屏幕、按摩座椅和自動駕駛,更不用說飛行出租車了。
車展上,來自中國的汽車制造商更是展示了大量充滿科技感與未來感的產品。
中國的汽車試圖通過在每位乘客面前、車門上、遮陽板上甚至汽車引擎蓋上安裝高達65英寸寬的屏幕來吸引超級聯網消費者。
這些令人眼花繚亂的屏幕讓人仿佛置于科幻片中,可以讓駕駛員或乘客隨時隨地的查閱信息、操控汽車。
與此同時,通訊巨頭華為正在瞄準已經可以輕松將手機連接到汽車的年輕客戶。
手機與汽車的交互中,手機APP與車機APP的無縫切換僅僅是最基礎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可以無縫銜接人、車、生活場景,并通過持續學習與協同進化,實現“服務隨人而動”的終極體驗。
此外,鴻蒙等系統實現跨設備算力共享,手機可分擔車機處理任務(如自動駕駛決策)。
歐洲汽車制造商表示,與其他市場相比,中國消費者更看重車內舒適度。
咨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在2025年關于中國汽車消費者口味的報告中表示:“隨著智能駕駛的普及,汽車將不再僅僅被視為交通工具,而是真正成為‘第二生活空間’。”
據麥肯錫發布的報告稱,冰箱、電視和躺椅等以生活方式為導向的功能在中國非常受歡迎,頂級的懸架和后輪轉向系統也能提高駕駛舒適性。
中國汽車制造商Nio讓乘客在車內來回彈跳,以展示懸掛的有效性。該公司的創新經理在該公司的展臺上表示,這種座椅“受到了中國和泰國傳統按摩的啟發”,預計今年將安裝在他們的一輛汽車上。
在另外一些站臺,螺旋槳驅動的飛行出租車要顯得比其他車輛高出許多。
雖然汽車電動垂直起降的技術仍處于原型階段,但隨著技術的發展,一次承載幾個人將不成問題。
世界領先的電池制造商寧德時代展示了其電動垂直起降概念,剛剛宣布給中國的初創公司AutoFlight投資了數億美元。
寧德時代的飛行汽車
中國的傳統汽車制造商紅旗也展示了它的雙人“飛行汽車”概念,聲稱計劃于今年進行測試,其續航里程為200公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