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輕輕,痛風上身,如今成了不少年輕人的真實寫照。這不,32歲的小和就不幸“中招”,和讀本君分享了他那堪稱“跌宕起伏”的痛風經歷。
五六年前,小和在單位體檢時,第一次查出尿酸偏高,有引發痛風的風險。但因當時對“痛風”毫無概念,只覺得身體無癥狀,他便沒當回事。雖然更加注意飲食,但偶爾聚餐還是會吃海鮮、喝酒,運動也斷斷續續。
到了2024年,小和因尿酸高首次引發結石,因發現及時且癥狀輕微,就醫后通過多喝水和調整飲食緩解了癥狀,“當時我有僥幸心理,想著年輕,痛風估計不會找上我”。
這還不算完!
2025年年初,小和的右腳大腳趾突發腫痛,一天后自行好轉,以為只是疲勞所致,也沒太放在心上。直到4月中旬,小和的痛風再次發作,來勢洶洶:疼痛從腳趾蔓延到整個腳掌,持續十余天,甚至無法正常行走。小和這時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就醫后,醫生診斷為急性痛風,開了消炎鎮痛藥和降尿酸藥物,他的癥狀才逐漸緩解。
“一直覺得痛風是中老年人的‘專利’,結果自己痛風以后,發現身邊很多年輕人都有痛風。”小和說,自從痛風后,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做啥事都要先想一下“會不會引發痛風”。
無獨有偶。28歲的小姚也飽受痛風折磨,“都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命,痛風也是。兩年前痛風突然發作,當時腳掌疼得我懷疑人生。這兩年,我在飲食、作息上還算小心,可痛風還是時不時來‘騷擾’我,想擺脫痛風真的不容易。”
為何痛風對年輕人“情有獨鐘”,頻頻找上門呢?帶著這個疑問,讀本君聯系麗江市人民醫院一探究竟。
4月27日,在麗江市人民醫院疼痛科,該科室主任和星光在忙著接診病人,“從門診接診情況來看,痛風患者年輕化趨勢非常明顯,每天不低于5人因痛風來診,一半以上是年輕人,我接觸過的痛風患者年齡最小的是13歲。”
為何痛風的年輕患者增多?和星光分析,這和飲食結構、高原環境、飲酒習慣、運動作息習慣等因素有關。年輕的痛風患者,有的是上班族,為了趕工作經常熬夜加班,飲食毫無節制;有的是學生,仗著自己年輕,肆意揮霍健康。大家可能覺得痛風離自己很遠,可沒想到,不良的生活習慣已經悄悄把痛風“請”到了身邊。
“很多人從早到晚吃不停,上頓吃了還沒消化完,接著又進食(包括零食),整個消化系統都累壞了,沒有饑餓的機會。要知道,在饑餓狀態下,身體會分泌一些特殊的代謝物質,這些物質可是降低尿酸、血脂、血糖的‘小能手’,能維持體內嘌呤、尿酸的進出平衡。長時間飽肚子,體內嘌呤尿酸只進不出,蓄積過快,加速了痛風年輕化的進程。”
同時,飲食運動和作息習慣的不規律打破內分泌平衡后,會內分泌紊亂、代謝紊亂,使身體本身自我調節的能力逐步減弱,出現亞健康、生病的狀態,還會改變精神狀態,出現焦慮抑郁、再到實質臟器損害等一系列反應。
對于痛風患者來說,治療之路也并非一帆風順。藥物治療是常用手段,但有些藥物的副作用還不太明確。更讓人著急的是,部分患者對高尿酸和痛風發作認識不足,影響了治療效果。“有些患者太依賴藥物,一旦尿酸降下來又反彈,就慌了神,沒了治療信心。其實大家要相信身體的自愈能力,在遵醫囑的同時,順應季節變化,規律進食、運動、作息,這樣才能更好地對抗痛風。”
痛風一旦發作,那滋味可不好受,關節紅腫熱痛只是“開胃小菜”,后續還有一系列麻煩事兒。
和星光表示,高尿酸患者突然出現足第一跖趾、踝、足背、膝等單關節紅、腫、熱、痛,應考慮痛風的可能,長期反復發作可逐漸累及上肢關節,可伴有痛風石形成。
痛風患者除了出現關節疼痛以外,長時間的高尿酸血癥還會引起關節軟骨、骨質、腎臟以及血管壁等急慢性炎癥損傷,導致心、腦、腎等多器官損害。特別是尿酸鹽在腎內大量沉積,腎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
在醫院里,和星光就見過不少因為痛風引發嚴重并發癥的年輕患者。“有些患者的尿酸鹽沉積在脊椎小關節,出現反復的胸、腰背痛,又沒有更好的辦法檢查出病因,耽誤治療,降低生活質量。有些患者出現嚴重并發癥,甚至危及生命。”
痛風危害這么多,那我們該怎么遠離它呢?和星光給大家以下建議:
調整飲食結構很關鍵。不用完全忌口,但要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攝入,像海鮮、動物內臟、啤酒這些,偶爾吃一點沒關系,可別貪多。
每頓飯前,不妨讓肚子餓15分鐘以上再吃飯,這樣能調動身體的內分泌系統,消耗體內多余的尿酸和嘌呤。零食能少吃就少吃,別讓肚子一直處于“工作”狀態。
運動是個好幫手。別總是宅在家里,出去跑跑步、打打球,讓身體動起來。運動不僅能促進尿酸排泄,還能增強體質,提高身體的免疫力。不過,運動也要適量,別一開始就太猛,把自己累得夠嗆。
作息規律也不能忘。早睡早起,別熬夜。晚上是身體自我修復的時間,好好睡覺,讓身體的內分泌和代謝保持正常。
五一假期馬上要到了,讀本君提醒大家要把健康放在心上,可別放飛自我,胡吃海喝、熬夜狂歡。一定要規律進食、運動、作息,享受美好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