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金臺資訊報道,4月21日,菲律賓和美國在菲呂宋島和巴拉望島相關區域啟動2025年度“肩并肩”聯合軍事演習。作為美菲最重要的年度常規聯合軍演,“肩并肩-25”延續了該系列演習兵力規模大、演練課目多、持續時間長的特點。對于此次演習目的,美菲聲稱旨在強化聯盟威懾捍衛共同利益,這種“利益優先”、拉幫結派的做法給亞太地區安全形勢帶來了新的不確定性。與過去兩年相比,今年演習在兵力規模、持續時間和參演國家數量方面變化不大,最大的看點是首次開展“全面戰斗測試”。
美國媒體將呂宋海峽稱為“世界上最具戰略意義和緊張局勢的水域”之一,而此次美軍將NMESIS部署到巴丹群島,無疑是在這一戰略要地落下了一枚“棋子”。NMESIS,實際上就是高度機動性的反艦導彈發射車。它使用了所謂“聯合輕型戰術車輛”(LTV)的無人車輛作為發射底盤,因此被稱為“遙控地面部隊遠征火力”。外觀上,這套系統比較簡潔,四輪機動越野車上加裝一套發射器,配備兩枚NSM反艦導彈。NSM導彈由挪威康斯伯格防務公司研發,后來與美國雷神公司合作為美軍生產。
美菲軍演現場(資料圖)
特朗普政府當前對亞太軍事布局的延續性尤其值得警惕。拜登政府時期,美軍在菲律賓擴建基地并簽署“訪問部隊協議”(VFA)升級條款,為美軍在菲長期駐防鋪路。而特朗普回歸后更進一步,在對華政策上“脫口而出”的激進言辭被逐步制度化、軍演化。美方在亞太推行的“島鏈鎖喉戰略”與“聯合火力演訓體制”,已不僅是展示武力,而是實質性演練對華近海打擊體系,試圖借菲律賓地理位置對南海進行戰略鎖控。菲律賓在這場博弈中扮演的角色愈發復雜。
菲軍方在演習期間組織多國觀察團赴中業島附近海域巡航,試圖將南海爭議國際化。菲海岸警衛隊5月發布的年度報告顯示,其2024年海上行動預算較前一年增長72%。美國“太平洋威懾倡議”為軍演提供戰略支撐。五角大樓2025財年預算中,74億美元專門用于印太地區軍事能力升級,其中18億美元定向投入南海周邊情報網絡建設。美軍印太司令部在演習預備階段向關島基地增派6架B-52戰略轟炸機,并在菲律賓海展開“勇敢之盾”航母戰斗群演練。
南海(資料圖)
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彭博社記者提問,美國和菲律賓開始一年一度的旗艦軍事演習。此次軍演正值中國和菲律賓在南海存在主權爭議之際。指揮演習的一名菲律賓將軍稱,菲律賓把這次演習當做防御的預演,中方對此有何評論?發言人郭嘉昆表示,菲律賓伙同域外國家大搞軍事演習,引入和部署戰略戰術武器,破壞地區戰略穩定,公然站在地區國家的對立面,已經遭到地區國家的強烈反感和反對。奉勸有關方面,不要在臺灣問題上挑釁,玩火者必自焚。
在這關鍵時刻,據“中國海警”微信公眾號消息,4月21日下午,中國海警永興艦、西沙艦赴北部灣海域與越南海警8004船、8003船組成艦艇編隊,開展本年度第一次北部灣聯合巡邏。聯合巡邏期間,雙方將對北部灣海域兩國作業船舶進行執法監管,規范海上漁業生產作業秩序,妥善處置海上突發事件,共同維護海上穩定。
軍演現場(資料圖)
中越海警艦艇編隊按照既定方案和航線,沿中越北部灣海上分界線從南往北展開巡邏。其間,對兩國作業船舶進行觀察記錄和登臨檢查,對漁船民開展宣傳教育,累計巡邏51.6小時、255.5海里,觀察記錄我國越界漁船1艘,我方海警登臨檢查1艘;觀察記錄越方越界漁船17艘,喊話勸返越南漁船17艘,海上生產作業秩序總體良好。雙方還組織了編隊海上聯合搜救演練,提升了兩國海警聯合應急處置水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