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以來,力推一項名為“金穹”的反導系統計劃,宣稱要打造一個能夠全面保護美國免受遠程導彈威脅的防御體系。然而,這一計劃甫一提出便引發廣泛質疑。專家指出,“金穹”不僅造價高昂到離譜,其技術根基尚不成熟,根本無法應對中國和俄羅斯等核大國已有的洲際彈道導彈,更不用說近年來快速發展的、能在臨近空間機動飛行的高超音速核導彈了。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3月22日報道,特朗普政府已責成軍方“不惜一切代價”推進“金穹”計劃,試圖通過天基攔截等手段實現對核洲際彈道導彈的“100%攔截”。然而,這種宏大愿景與現實技術能力之間存在巨大鴻溝。美國物理學會(APS)研究表明,即便是應對朝鮮10枚固體燃料洲際彈道導彈的齊射,也需要部署約1.6萬個低軌攔截器才能勉強構成防御網。而面對中國或俄羅斯的大規模導彈攻擊,這一數字將呈指數級增長,技術和經濟上的可行性幾近為零。
更致命的是,“金穹”對高超音速武器的無力。近年來,中國已成功測試多種高超音速彈道導彈,如“東風-17”,其速度可達10倍音速以上,并在臨近空間具備大范圍機動能力。這種武器的飛行軌跡難以預測,傳統反導系統難以捕捉,更不用說尚停留在概念階段的“金穹”了。中國只需要在洲際導彈上配備高超音速滑翔核彈頭,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破解“金穹”的防御。美方人士也直言:“防御復雜的核打擊手段在技術和經濟上始終是不可行的。”以中國現有技術水平,其高超音速導彈完全有能力輕松突破“金穹”的設想防線。
成本問題同樣令人咋舌。曾被戲稱為“星球大戰計劃”的里根時代天基反導系統耗資數百億美元卻無果而終,而“金穹”作為其現代翻版,所需資金可能高達數千億美元。美國前海軍少將馬克·蒙哥馬利坦言,即便耗時7至10年建成,這一系統也只能保護關鍵區域,而非特朗普期待的全面防御。面對中國或俄羅斯的飽和攻擊,巨額投入可能換來的僅是一個“金光閃閃的擺設”。
此外,“金穹”還可能打破核平衡,引發中俄反制。專家警告,若美國執意推進這一計劃,中國可能進一步擴充導彈武庫以維持核威懾,導致全球核風險加劇。前民主黨眾議員特爾尼痛批:“這是個笑話,一個昂貴的騙局。”相比之下,中國現役的洲際導彈和高超音速武器成本遠低于攔截系統,使得“金穹”的攻防效費比嚴重失衡。
歸根結底,“金穹”目前只是特朗普腦海中的一個“金色夢想”。技術細節缺失、預算難以估算、戰略意義存疑,這一切都表明,在中國現有技術的挑戰下,“金穹”未建已先漏,注定難以兌現其保護美國的豪言壯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