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思維品質培養
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4月18日下午,第145場南方教研大講堂(義務教育英語專場)開講。活動由廣東省教育廳指導、廣東省教育研究院主辦,支持單位有:中山市教育教學研究室、韶關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和中山市第一中學。本次大講堂屬于“素養時代中小學英語超越學科的教學設計研究”系列活動,以“指向高階思維能力的英語課堂教學實踐”為主題,旨在探索核心素養背景下英語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幫助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提高文化認知,形成跨文化溝通能力,實現語言、思維、文化等的融合發展。活動在教研網、觸電新聞、廣東教育Plus、廣東教育研究、廣東教育傳媒、廣州教育聯播、中國移動和教育、粵教翔云等平臺進行同步直播,截至活動結束,點播量累計77.78萬次。
本場大講堂由廣東省教育研究院義務教育英語教研員王琳珊老師策劃、組織和主持,活動邀請了陜西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胡衛平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馬劍輝老師作專家報告。中山市教育教學研究室初中英語教研員張泰剛老師作地市教研實踐成果匯報,韶關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初中英語教研員陳文英老師、中山市教育教學研究室小學英語教研員辛鍵老師、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海北小學陳嵐校長參加教研沙龍。廣東省基礎教育學科教研體系建設項目(初中英語·中山)全體成員、項目學校英語教師、中山市初中英語中心教研組成員、中山市張泰剛名教師工作室成員、中山初中英語共同體成員及各學校骨干教師代表共200余人現場觀摩。本次活動包括活動介紹、專題報告、案例展示、教研沙龍、專家視點、活動總結等部分。
活動伊始,王琳珊詳細闡述了組織本場主題研討的緣由、議程安排與重要意義。隨后,胡衛平作專題報告《思維能力及其培養》。胡衛平從我國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現狀切入,從四個方面深入闡述了思維能力培養的關鍵問題與建議:一是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必要性;二是思維的基本理論框架;三是思維能力的核心內涵;四是培養高階思維的實踐路徑。胡衛平不僅深入解讀了思維的概念特征、基本形式及高階表現,還針對思維品質培養提出了具體可行的教學策略,為一線教師提供了極具實踐價值的專業指導。
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海北小學黃煥珍老師、中山市南頭三鑫學校陳爾琪老師和中山市東區遠洋學校陳桂榕老師分別呈現了各具特色的教學案例。黃煥珍執教的五年級英語辯論課《Should pupils in Grade 5 have cellphones during holidays?》以辯題為切入點,通過結構化的問題鏈設計,引導學生開展深度思辨,有效培養了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與創新表達能力。陳爾琪展示的四年級整本書閱讀案例《Superdog》采用“導讀—共讀—展讀”的三階教學模式,指導學生進行文本解讀、意義建構和生成表達,有效提升了學生的閱讀素養和思維品質。陳桂榕執教了一節人教版七年級下冊《No rules, No order》的讀說課,該課以“英語思維課堂”的核心內涵和關鍵要素為底層邏輯,關注思維材料的深度分析和思維活動設計的層階性,整節課按照激活思維-拓展思維-表達思維的課堂邏輯推進,學生參與度高,思維活躍,課堂生成度高,有效實現了語言、思維等核心素養的融合發展。
張泰剛作成果匯報《“英語思維課堂”的中山實踐》。張泰剛針對英語課堂存在的課堂模式僵化、學生主體性缺失、學習內驅力不足、學習效果不佳等突出問題,結合具體案例詳細介紹了以思維培養為導向的英語課堂轉型的教學實踐,重點闡述了中山市在初中英語教學改革中的創新探索,即以思維品質的發展推動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中山實踐。
教研沙龍環節,王琳珊、胡衛平、馬劍輝、張泰剛、陳文英、辛鍵、陳嵐等專家、老師圍繞主題“英語課堂高階思維能力培養”展開深度對話和交流。各位專家從認知發展理論、課程實施策略、教學評價改革等維度,深入闡述了英語學科思維培養的方式與方法,為教學實踐提供了具有理論性和實踐性的專業指導。
教研沙龍結束后,馬劍輝作專題講座《促進高階思維發展的英語教學設計》。馬劍輝基于國內外研究現狀,深入分析了高階思維發展的實踐路徑,并結合人教版英語教材的典型案例展示了從問題鏈設計到學生認知沖突的創設、再到思維可視化等教學策略的具體應用,為一線教師設計思維型英語課堂提供了參考范式。
活動總結階段,王琳珊進一步強調,要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發展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教學設計必須從學生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的構成要素出發,不只是要考慮語言知識,還要以學生能適應復雜多樣的世界與未來社會挑戰為上位參照,使學生通過英語學科的學習,獲得的不只是英語學科知識和技能,還獲得通用的、超越學科的思維品質、個人品格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場大講堂通過專家報告、案例分享、專家視點和教研沙龍等多個環節,討論如何變革育人方式,實現在語言學習中發展思維,在思維發展中推進語言學習。這是廣東省義務教育階段英語教研嘗試基于培養成功交流者的英語學習目標,著眼于全人發展的教學設計站位,探索有利于學生涵養人文精神、辯證思維和全球勝任力的新課堂樣態的階段性成果展示,也是在新課程理念下“基于學科、又超越學科的教學設計研究”所做的又一新嘗試。本場活動期望能為新時代的義務教育英語課堂教學方式變革提供新的視角和思路,為解決英語教學中制約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關鍵要素提供解決方案,優化英語課堂生態,深化英語課程改革,為廣大英語教師提供一種可借鑒、可實踐的思路與做法。
來源:廣東省教育研究院
編輯:廣東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