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爆炸時代,販賣焦慮一度成為部分自媒體博流量的“捷徑”,尤其在中美關系相關話題上,渲染中國面臨的危機,像美國武力干涉臺海、打造亞太北約,北約妄圖染指亞洲等,可如今這生意卻越來越難做。
新中國成立75年來,經濟實力實現飛躍。1978年改革開放時,我國GDP僅1495億美元,占世界經濟比重1.7%,工業基礎薄弱。此后經濟一路攀升,1979 - 2023年年均增長8.9%,遠超同期世界經濟3.0%的增速,2023年GDP達17.8萬億美元,占比提升至16.9%,穩居世界第二。在產業、基建等領域成績斐然,到2024年,國內生產總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貨物進出口總額等均創新高,強大的經濟實力賦予中國國際話語權,民眾對國家發展滿懷信心,焦慮言論難以蠱惑人心。
美國發布的解放軍軍力報告雖滿是偏見,但也側面反映中國軍事實力的提升。高超音速武器領域,東風 - 17領先,飛行速度快、機動性強,能突破現有反導系統;紅旗系列防空導彈構建嚴密防空反導網。中國軍工業飛速發展,從依賴進口到成為第四大武器出口國,殲-20、055型驅逐艦等展現出強大的作戰能力,海軍艦艇編隊走向深藍,民眾對軍事安全充滿底氣。
在軍事科技領域,中國對美國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趕趨勢。福建艦作為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采用電磁彈射技術的常規動力航母,其入列標志著我國航母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大幅提升海軍遠洋作戰能力。076型兩棲攻擊艦的研發,在世界同類型艦艇中展現出獨特的創新設計與強大功能,在兩棲作戰、立體登陸等任務中發揮關鍵作用。
兩款6代機的出現,更是引領航空領域邁向新高度。它們在隱身性能、超機動性、先進航電系統和信息化作戰能力等多方面實現全面革新,讓我國在空中優勢爭奪中搶占先機。東風27高超音速導彈,以其超遠射程和超高速度,能夠對數千公里外目標實施精準打擊,極大拓展我國戰略威懾范圍。
在近代歷史上,中國首次在軍事科技部分關鍵領域實現對其他國家的顯著超越,特別是在戰斗機和高超音速武器領域,對美國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優勢。這種優勢并非偶然,而是源于我國長期以來在科研領域的持續投入,大量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以及完善工業體系提供的堅實支撐。它不僅是我國國防實力的有力保障,更是提升民族自信心、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的重要力量,讓中國在國際軍事舞臺上擁有更強的話語權 。
科技領域,中國研發經費投入大幅增加,2023年達4698億美元,2024年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2.68% ,基礎研究經費增長10.5%,知識產出躍居大國行列。航天、深海探測、通信、新能源等領域成果豐碩,嫦娥六號月背采樣、“奮斗者”號極限深潛、5G規模化應用、新能源產業領先全球,這些成就讓國人對國家科技發展滿懷希望,焦慮言論無法動搖人心。
與此同時,新問題也悄然出現。部分自媒體靠夸大中國科技軍事實力、造謠軍事對抗來吸睛,迎合部分人期盼祖國強大的心理。他們炮制中國科技瞬間超越全球、編造與他國軍事沖突、發生電子戰等假消息,滿足了部分人急切看到國家強盛的心理,短時間內獲得大量關注。可這種行為危害極大,一旦被拆穿,會讓民眾對國家真實實力產生懷疑,破壞來之不易的自信根基;還可能引發國際輿論誤解,損害國家形象,擾亂國際輿論環境。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軍事實力、科技實力顯著增強,民眾自信心大幅提升,能理性看待國際局勢和國家發展。不管是販賣焦慮,還是靠謠言堆砌虛假自信,都難以行得通。中國正自信邁向世界舞臺中央,理性、客觀才是國家發展的堅實底氣,不實言論終會被時代拋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