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舉報詩詞大會決賽問題,得到的回復卻是工程欠款問題。據現代快報報道,近日,寧夏銀川市市長信箱一封張冠李戴的回復,引發了不少關注。4月27日,銀川市電子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回復記者稱,此事系工作人員失誤所致,現已被內部處理,12345平臺也已向舉報人電話致歉。
市長信箱“已讀亂回”,看上去回復得挺及時的,實質上是制造了一個低級失誤、一個讓人笑不出來的笑料,反而造成了極大的延宕和負面影響。
有關方面一語“失誤所致”道出了真相,卻難以消解公眾心中的疑慮。這種失誤一看就是把信息內容“拉郎配”的結果,難道,有關工作人員的工作就是復制粘貼嗎?
雖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但有些錯,不是因為能力不夠、條件不夠,而是因為責任心不夠,導致“解題”偏差,這個問題更讓人憤懣滿懷。畢竟,只要工作人員仔細對照一下群眾反映的問題和回復的內容,相關把關人員在正式發出回復之前能守土有責,這種事就不可能發生。
此中的悖論在于,如果工作人員認真進行了調查處理,又怎會答非所問?如果信箱的答非所問出于一種偶然,那么只能說明前期的工作也有“偶然性”存在,換言之,這種處理方式對應的工作模式,本身就可能暗含犯錯的因素。因此,即便處理了當事工作人員,也無法保證下一次不會再犯類似的錯誤。
多年來,市長信箱答非所問的事件并不鮮見。例如,在某地,明明群眾反映的是稅務領域的問題,市長信箱卻建議投訴者與某超市聯系。在某地,網友關心的是退休話題,市長信箱回復的卻是人口遷入政策。
一些地方的市長信箱自誕生以來,以一號對外、各方聯動、限時辦理等要求,呼應了群眾的難點和痛點,取得了明顯成效。理論上,市長信箱代表著“市長”,體現著政府層面對于社情民意的傾聽和關注,“管用”和謙抑是其立身之本。但是,不知從何時起,個別地方的市長信箱在權威性、規范性上有所退步,以至于對群眾的冷暖關切不及時、不到位,甚至搞出烏龍事件。
工作人員可以依規“代勞”,但是市長信箱的功能豈能空心化、偏題化?倘若這一問題得不到徹底解決,人們無法不擔心:即便回復沒有張冠李戴,回復的質量、解題的力度,又如何保證。
種種令人錯愕的現象,不僅耽誤了問題的解決、怠慢了群眾的熱切期盼,還堵塞了民意反映通道、影響了地方的形象,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視。
不必諱言,市長信箱“已讀亂回”背后的根本問題,是個別地方的政府熱線在工作機制上不扎實、在管理監督上不嚴密,存有漏洞和硬傷。
市長信箱的地位和功能,絕不能降低。通過隊伍建設、作風建設,提高工作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和實效,是題中應有之義。但說到底,城市當從提高治理的科學性、精準性的視角,不僅要下大力氣解決受理群眾訴求等環節上的“堵點”,真正把市長信箱辦出品牌和口碑效應,更要以此為契機,對照檢查,舉一反三,不斷改良工作和管理機制,為民生解憂,為城市造福。
說到底,唯有通過強化作風建設、推進工作和管理機制改革創新,做到及時傾聽群眾呼聲、深入了解群眾冷暖、著力解決急難愁盼問題,才能減少和杜絕前述“工作失誤”,讓反映問題的群眾感到滿意。
特約評論員 伍里川
上游評論投稿郵箱:sypl2020@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