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馬斯喀特4月27日電 熱點問答|第三輪間接談判結束 美伊分歧還有多大?
新華社記者汪強 陳霄 沙達提
美國與伊朗26日在阿曼首都馬斯喀特舉行第三輪間接談判,持續約6小時后結束。本輪談判在延續此前兩輪高級別對話基礎上,首次引入專家級技術團隊磋商。本輪談判有何新進展?核心障礙是什么?達成協議還需多久?
有何新進展
本輪談判首次引入了經濟領域專家。伊朗外長阿拉格齊說,下一輪談判,伊朗原子能組織的專家也有可能加入。阿拉格齊表示,伊核問題談判已進入更具體的技術性議題階段,專家團隊的參與為后續談判提供了重要支撐。
伊朗方面多次強調,談判內容僅限于伊核問題,伊朗不會接受將其他議題納入談判范圍。阿拉格齊26日說:“前三輪會談中,雙方均嚴格遵守了這一原則。”
阿拉格齊表示,伊美雙方在宏觀層面與細節問題上均存在明顯分歧,有些分歧非常嚴重,有些相對緩和,還有一些則有其自身的復雜性。雙方將在下輪談判前各自加強研究,以尋求進一步縮小分歧。
阿曼外交大臣巴德爾26日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此次會談確認了基于相互尊重和持久承諾達成協議的共同愿望,下一輪高級別會談初步定于5月3日舉行。
核心障礙是什么
自2018年美國單方面退出《聯合全面行動計劃》(即伊核協議)以來,美伊關系持續緊張。伊朗堅持捍衛依據《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所享有的和平利用核能權利,并要求美國全面解除制裁。同時伊朗不斷提升鈾濃縮豐度、加快部署先進離心機,加重了美方擔憂。
國際原子能機構通報稱,伊朗已擁有豐度超過60%的濃縮鈾儲備,雖未達到核武器所需的90%,但遠超伊核協議規定的3.67%上限。美方擔心伊朗核活動可能轉向軍事化,要求伊朗完全停止鈾濃縮活動。對此伊朗方面明確表示,要求伊朗停止鈾濃縮活動“不可接受”。伊方堅持這不僅涉及能源和技術自主權問題,更關乎國家主權和地緣政治利益。
分析人士認為,美伊在上述問題上的分歧是雙方談判的核心障礙。
達成協議還需多久
阿曼記協主席穆罕默德·阿萊米告訴新華社記者,美伊雙方在鈾濃縮水平、解除制裁機制等關鍵議題上仍存在明顯分歧,目前談判更像是在“管理危機”,而非徹底解決問題。在他看來,短期內達成全面協議的可能性不大,談判可能持續至少數月,甚至更久。
阿萊米說,伊朗方面也在爭取時間,增加談判籌碼,特別是在當前地區局勢迅速變化的背景下。他認為美伊談判的目標更多是防止局勢失控,而非在短期內達成全面協議。
卡塔爾哈馬德·本·哈利法大學副教授史蒂文·賴特認為,美伊雙方技術團隊此次愿意展開深入接觸,表明兩國在此輪談判中態度認真。從維護地區穩定角度考慮,這種實質接觸值得延續。
賴特說,應保持理性預期,因為戲劇性的迅速突破并不常見。“建立信任需要時間,利益需厘清,執行與監督機制需明確,而這一切都無法一蹴而就。”
他認為,若要達成可持續協議,各方必須具備靈活性,理解彼此的世界觀。“考慮到問題的復雜性,這必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近期達成所謂‘大戰略協議’的可能性不大,但通過積極、漸進的信任建設措施降低風險,是完全可能實現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