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嘮嘮嗑:
那那是C計劃的人力小伙伴。她另外一個身份是“O仔媽”———上六年級的兒子O仔,也是C計劃兒童思辨課的“老學員”。
與大部分家長一樣,那那最近也為“短視頻”所困擾:午休刷、晚休刷,球也沒力氣打了,棋也沒心思下了,明明昏昏欲睡,精神疲憊,但就是控制不住滑動的手指。終于在又一次抱怨“好累好困”后,O仔被當場抓包。但后續劇情走向有點出人意料:沒有“不看手機母慈子孝,一看手機雞飛狗跳”的拉鋸戰,那那和O仔一起刷起了抖音,還開設了個人抖音賬號,研究起了“流量密碼”。
在這個故事里,沒有天才學霸技術牛,沒有百萬主播小學生,也沒有金句頻頻的教育專家。這只是一個“被動佛系”的母親,與一個平凡的孩子,在與真實教育、社會環境的碰撞中,慢慢“摸著石頭過河”,長出自己獨特性的故事。媽媽的看見,尊重,抱持,保持開放的勇氣,和孩子的信任,交托,深度的思辨力和火花般的創造力,是我們更想要去記錄和分享的東西。
玩抖音被抓包,發現這是個悲傷的故事
南:可以跟我們說說你怎么發現孩子沉迷抖音的嗎?發現了你就不生氣?
那:我們家對電子設備的管控是比較寬松的,孩子也有比較多自主的時間。以前他做完作業會去下棋、打球,突然他就沒什么興致去玩了,還整天說“好困好累”,但作業量沒有增加。有時他看電腦,我們經過他旁邊,會馬上關掉屏幕或換頁面。我們查了瀏覽器后臺,才發現他利用午休、晚休的時間刷抖音視頻,而且一看看1-2小時。一開始我當然會生氣,心疼。心疼是看著孩子休息不好,生氣是因為孩子以前有什么都會跟我說。現在偷偷摸摸的,是不相信我嗎?而且我們家也預留了看手機、玩電腦的時間,但他還是上癮了,這讓我有些困惑。
南:那你是怎么處理的呢?后來是怎么想到運營抖音賬號的呢?
那:我先是平復了下情緒,盡量在冷靜之后才去找他談。主要是想看看他為什么這樣做。孩子是很痛快地跟我坦白了,我才發現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最近我兒子的同學都在刷抖音,日常聊天也用抖音熱梗,聊和平精英各種手機游戲。他聽不懂,加不進去,會感覺到孤獨。還有同學已經在做自己的抖音賬號了,在班里非常“出風頭”。他也很羨慕。當然他自己也覺得這些熱梗或視頻很有趣,加上抖音的推流機制,就刷到停不下來了。
那其實他的目的是很明確,也很正當的。如果你跟他說“你不要管別人說什么,看什么,你專心學習就行”是不太現實的。所以我能做的就是跟他一起看看,圍繞“交友”這個目的,還有沒有其他更有意思的事情可以做。以及和他一起分析,看抖音視頻這個行為本身,有什么好處,壞處。最后我們達成了兩個共識:一是我們也來開個抖音賬號;第二是瀏覽抖音不能占用休息、運動和其他愛好的時間。
沒那么容易,但也樂在其中的“百萬博主”
南:運營抖音賬號是個不小的工程。可以展開講講你們都做了些啥嘛?你有啥發現嗎?
那:賬號的運營整體是我兒子在做,我更多是輔助。一開始他就告訴我,說他想做“百萬博主”,這是一個很美好但也很宏大的目標。那我問他打算怎么干?他說他研究過同學賬號中點贊量最高的視頻,以及他們日常討論的話題---抽象、無厘頭、放松的類型是最受歡迎的。這在同齡人之間有更多的“互相吸引感”。
他自認為,很有深度的視頻不是他擅長的,也不是他感興趣的。所以經過第一輪討論后,他基本把視頻的方向確定了:面向同齡人的,走輕松,搞笑路線。3月的漲粉小目標也確定了:成功制作一個小視頻,并獲得10個贊。接下來就是拆解目標、明確路徑:具體拍什么?多久拍一次?我們最后決定利用周五的時間來拍視頻。內容由孩子他自己去定,去寫腳本,我主要是協助拍攝。
/ O仔抖音賬號的3月目標(目前已經達成)/
這個過程我完全沒有督促和提醒,都是他自己主動去完成的。第一個視頻腳本他就寫了兩個方案,花了很多時間。他會去對比兩個版本的優劣勢,難度,拍攝時間等等。為了發小視頻,他會主動去學剪輯,摳圖,P圖,加音樂。有一次孩子想把switch游戲里的某個片段導出來,初步嘗試效果不理想。他就說,我們直接用電腦、手機錄制,這個效果肯定不行,我們一定要找別的方法。孩子之前看過一些游戲主播的畫面很清晰,去搜索指引然后參考著做。這中間也遇到不少卡點,比如連手機連不上等等,他就會試很多次,這個方法行不通他又會去試另一種。
/視頻腳本分析/
我們也討論過是否要花點錢買粉絲,買流量,但他自己決定先用真實的,更友好的,更高質的內容去吸引粉絲,看看有哪些人會喜歡他的內容。至于抖音的發布規范,比如不能露出國徽、紅領巾等等,都還是他來告訴我的。賬號的復盤也是他在發布了幾個視頻后自己學著去做的。有的視頻能達到上萬播放量。
他用的這些分析框架,其實就是上經常講到的權衡利弊、拆解目標、實踐檢驗等,在我的觀察中,他未必是有意識地運用,有點像是是把這些方法內化了,潛移默化、大腦自然地去調用了相關工具。
/復盤賬號數據/
南:這個過程中有遇到什么困難嗎?是怎么解決的呢?
那:有啊,之前有同學看到了他的視頻,就發到了小天才朋友圈。一開始他真的超級忐忑,擔心、緊張得要死。我問孩子為什么會緊張擔心。他說不知道同學會說什么,會怎么議論他。本來我說幫他看評論,但最后是我們坐在一起,打開評論瀏覽了一遍。也都還挺正面的。
由此我們也討論了一些關于網暴,以及在復雜的網絡環境,匿名狀態下理性表達觀點的相關話題。雖然我們目前還沒遇到負面信息,但我孩子也會覺得,現階段我來幫他保管抖音視頻賬號挺好的(本來也是我的手機開通的),可以幫他做一些評論和信息的篩選和保護,他很信任、認可這個方式。
南:能感覺整個過程中孩子非常信任你,也愿意跟你分享他的真實感受。你跟孩子的相處一直是這樣嗎?
那:我們確實比較看重平等。孩子本來就有他自己的一些性格特點,比如幽默,自尊心強,希望被認可等。當然我也一直希望營造一種互相欣賞,尊重和支持的家庭氛圍。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情況,我們家的模式就是:他管好自己的學習和功課,我不輔導、檢查作業,不多干涉。我也會聽他說生活、學校的煩心事與開心事。就像當他刷抖音被抓包,很快就坦白一樣,他是擔心被罵,但他不想欺騙家長。他覺得自己是被信任的,就算說出來被罵也沒怎樣。
其實我也非常慶幸。一方面是慶幸自己主動去了解背后的原因,沒有只是看到兒子玩抖音就簡單下判斷去狠狠地批評他。另一方面也是慶幸因為有了做賬號的過程,我們有不斷的交流,讓我也更加了解他了。
即使一時沒有摸到石頭,河也是要過的
南:你剛剛提到不輔導作業,看得出來你比較“佛”。孩子今年六年級了,你不擔心影響小升初嗎?
那:我并不是一開始就這么佛的。我也嘗試過雞娃,發現沒效果就停了。有時看到其他孩子上補習班,也擔心,又雞娃,但很快又躺平了。反復幾次“仰臥起坐”,我確信我的孩子不是“學霸”類型。有一次我給他報補習班,試聽課跟正式課一樣持續3小時。孩子他坐了一小時就遭不住了,說想下課。老師說不行,你得聽完。他說只是試聽而已,也得這樣嗎?我就在想每周補習班3小時,回去還得花3小時復習,這樣就要6小時。這真的值得嗎?這個投入產出比,真的劃算嗎?如果他本身是自驅力很強的學霸,那不需要我雞;如果他不是,那我怎么雞也沒用。至少現在我不愿意犧牲他在小學階段更重要的休息、運動、探索愛好的時間,去換來即時的成績提升。
南:你前面提到了他會感到“孤獨”,你會擔心他在人際上的這種困擾嗎?
那:其實一開始他跟我描述這種孤獨的時候,我還是有點難理解的,畢竟他在學校里也還是有朋友的。但想想也確實是這樣。卷的孩子可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學習、做作業,上補習班等,很少交流,也很少玩耍。不卷的孩子,雖然看著有更多自主時間,但也面臨另一個問題:你要做什么呢?走怎樣的路呢?有什么替代方案呢?
比起單一地卷學習,探索自我的確很奢侈,很寶貴,但也可能不被理解,不被接納,找不到方向等等。不過我也不是特別擔心這個問題。我跟兒子說的原話就是:“暫時找不到你的位置,或許這就是你的位置。”如果孩子一直保持著主動性、積極性、興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總會有找到價值觀比較契合的圈子,畢竟世界這么大。
我們家長能做的,就是跟著他一起看看其他有意義的事情,去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像是現在C計劃的同事們,也是給我創造了這樣一個小小的相對不卷的生態環境,讓我也會有更多力量和信心。
南:有的孩子可能卷不出好成績,考慮走藝術、體育路線。如果有一天孩子跟你說他想做主播,網紅,怎么辦?
那:我暫時沒有這方面的想法。短視頻目前他堅持了一個月,他說會持續做下去,我也不知道會做多久。他興趣愛好非常廣泛,能得到正反饋的項目也有很多,但大部分就停留在“愛好”層面,并沒有考慮當成職業去發展。如果他考不上普通高中,去了職業技校,我多少也會有些擔心,比如學校的學習氛圍、學生的品格等等。但如果他更適合靠手藝,靠一門技術吃飯,我覺得也沒問題。我們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但一時沒摸到石頭,這河也還是要過的,步子也還是要邁出去。對我來說,過程更重要,他能從中得到快樂,表達自己,保持思考,學會各種技能,解決各種實際問題,遠比最后做不做主播更有意義。
南:非常感謝你們接受我們的采訪。最后還有什么想說的嗎?
那:我沒有了,需要給O仔看下寫好的稿子~
O仔:你們寫好后能否給我看一下?如果我的故事被征用了,你們要給我的抖音號征集18個贊。
文案:南木
編輯:魚丸
排版:番茄
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給更多朋友~
關注C計劃
分享更多理性的聲音
C計劃9年潛心打磨一門課
C計劃思辨直播課, 以批判性思維和經典書深度閱讀為核心,幫助孩子懂閱讀、愛思考、善溝通、會選擇、負責任,適合小學一年級到高中學生。
點擊這里查看購買,越早購買,優惠越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