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舉報詩詞大會決賽問題,得到的回復卻是工程欠款問題。近日,寧夏銀川市市長信箱一封張冠李戴的回復,引發了不少關注。4 月 27 日,銀川市電子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回復媒體稱,此事系工作人員失誤所致,現已被內部處理,12345 平臺也已向反映人電話致歉。
從相關報道來看,此事系工作人員失誤所致。根據銀川市電子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解釋,前面各部門的回復都是正常的,回訪崗要對各部門回復內容進行審核把關,最后在平臺上回復,他們因復制粘貼操作失誤出現了張冠李戴。事實上,如果當時工作人員能夠認真些,此類錯誤就不會犯。
政務服務對接的是老百姓,任何細小的錯誤,對群眾而言都有可能造成誤解,更可能造成一定的損失。而且,官方服務代表的是政府的公信,其權威性是不容置疑的。倘若漏洞百出、低級錯誤不斷,不僅給辦事群眾帶來不便,更會有損政府的公信力。從這些角度來講,“已讀亂回” 這樣的低級錯誤,不能也不應該出現。
梳理媒體報道,此類低級錯誤并非首現。去年 3 月,諸暨市人民法院的一份 311 頁的判決書就被細心網友發現了 110 處錯誤,其中不乏企業和當事人名字、時間、金額甚至是關鍵證言證詞的差錯。去年 11 月 24 日,湖南長沙縣市民在社交媒體平臺上曬出一份長沙縣衛生健康局向他出具的《依法履職處理意見書》,文件僅 200 余字,卻有多達 7 處錯別字。
看似無心之過,或者是低級錯誤,但其背后的問題值得反思。據悉,前述市長信箱 “已讀亂回” 事件中,回復錯誤發生于 4 月 22 日,次日發現問題后,銀川市 12345 及西夏區針對此事進行了核查,并對相關出錯的工作人員進行了內部處理。但是,不能只讓個別人當承擔責任,相應的運行機制也應該改進,徹底堵塞存在的低級錯誤的漏洞。
況且,對于 “市長信箱” 的功能定位是,市政府通過網絡密切聯系群眾、收集群眾意見建議的重要渠道。即便 “市長信箱” 的每封信件并不是市長親自處理,但被冠以 “市長” 二字,也能體現出其分量所在。從這一角度講,無論是市政府相關部門處理,還是聘用第三方運營,其嚴肅性、權威性,均應該以“零失誤” 來保障。
綜合而言,此類低級錯誤是以政府部門的公信力為代價的。畢竟,這樣的低級錯誤,在網絡如此便捷的當下,很容易淪為 “眾矢之的”,對一個地方的形象也尤為不利。于此,無論是部門還是個人,有必要從其中汲取教訓,既要彌補運行機制漏洞,更應避免在工作量大、技術便捷的情形下個人所滋生的散漫工作態度。
作者:楊玉龍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