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日的關稅談判,可謂波折不斷。
面對美國的強勢,這次的日本可是少有的強硬,這種表現甚至被外界解讀為“跳反”。
那么,談判桌上到底發生了什么?日本又為何態度大變?
本文內容和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部分內容為作品完整存在虛構成分,如侵犯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
?——【·美國優先·】——?
美日談判剛一開始,美國就露出強硬本色。
在汽車方面,美國要求日本大量增加進口美國車。
日本汽車產業在全球聲名赫赫,占據著約 15%的全球市場份額,本土市場更是被日本車企牢牢把控,像豐田、本田等品牌在國內廣受歡迎,市場占有率常年超 60%。
美國此舉明顯是想從中搶奪份額。
在農產品領域,美國要求日本進一步開放大米、牛肉市場。
日本耕地資源稀缺,農業耕地面積僅占國土面積的 12%左右,農民數量近年來持續減少,目前約為 160 萬人 。
長期以來,日本依靠高額關稅和復雜技術標準保護本土農產品,比如大米關稅高達 778%。
如今美國不僅要求降低關稅,還要求取消技術標準、檢驗檢疫等“隱性門檻”,意圖撕開日本農業市場的保護網,讓美國農產品能大肆進入。
更過分的是,美國還把駐日美軍經費、購買軍火這些安全問題,也和關稅談判綁在了一起。
自 1978 年起,日本政府就開始為駐日美軍撥款,這筆“關懷預算”迄今已累計超 8 萬億日元。
當前協議規定,2022 至 2026 財年,日本需承擔約 1.055 萬億日元(約合 74.1 億美元)的駐日美軍經費 ,占駐日美軍經費支出的 54%,這一比例遠高于美國其他盟友。
可美國仍不滿足,特朗普在談判中要求日本進一步增加駐日美軍駐留費用,甚至獅子大開口,想讓日本全額承擔駐日美軍費用。
要知道,駐日美軍人數超 5 萬,維持這些美軍的開銷每年至少得數千億日元。
與此同時,美國還要求日本加大購買美國軍火力度,像昂貴的 F-35 戰機等。
日本自身 2024 財年防衛預算就高達約 7.95 萬億日元,已創歷史新高,如今美國還這般壓榨,這哪里是談判,分明是把日本當成“提款機”。
美國這種毫無顧忌、將經濟談判當“強買強賣”的行徑,徹底把日本逼到墻角,也難怪日本一改往日順從模樣,罕見強硬起來,堅決捍衛自身利益 。
?——【·日本反擊·】——?
美國妄圖通過關稅談判進一步施壓,增加日本負擔,這讓日本忍無可忍。
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國會參議院預算委員會會議上,嚴肅表態稱美方不應把關稅問題和日本的安全保障問題綁在一起。
與此同時,日本經濟大臣赤澤亮在談判桌上,也沒給美國好臉色,當場拒絕美方要求。
還犀利指出美國的關稅措施,會讓日本企業對美投資的熱情大打折扣,給美國自身就業也會帶來負面影響。
日本的 “跳反” 表現表現在了行動上。
經濟領域,一周之內,日本就拋售了 500 億美元的美國國債,這一操作直接讓美國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迅速飆升,讓華爾街一片恐慌。
像索尼、豐田這些日本大企業,也紛紛行動起來,加速將生產線往其他國家遷移,以此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程度。
比如豐田,計劃未來幾年把部分汽車生產線轉移到東南亞,減少在美國本土的產能布局。
外交領域,日本也加快與亞洲國家合作的腳步。
4 月 22 日到 25 日,日本公明黨黨首齊藤鐵夫親自率團訪華,還帶來了日本首相石破茂給中國領導人的親筆信,信中滿滿都是日本渴望加強與中國合作的誠意。
這一舉動,無疑是在向美國表明,日本不會任由美國擺布,在經貿合作上,有著自己的考量和選擇。
?——【·結語·】——?
這次美日之間的激烈交鋒,從美日關系層面看,已出現明顯裂痕。
日本《朝日新聞》4 月 27 日的全國民調顯示,高達 77% 的受訪者認為在緊急情況下美國不會真正保護日本,68% 的人希望日本外交自主,不再緊跟美國腳步。
日本對美國的依賴度正逐漸降低,美日同盟這一維系多年的關系,如今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未來走向充滿不確定性。
中日關系則迎來新機遇。
中日加強合作,不僅能促進雙邊貿易往來,拉動經濟增長,還有助于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
比如在東亞區域合作中發揮更大作用,帶動周邊國家共同發展,提升亞洲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的地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