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普遍關注亞洲交易時段疑似央行活動對黃金的買盤,很少有人注意到,近期黃金價格創歷史新高背后,中國交易員是重要推手。
高盛FICC交易員Adam Gillard最新報告指出,上期所的中國商品交易顧問(CTA)對芝商所(CME)金價的影響程度被嚴重低估。
數據顯示,4月22日黃金價格觸及3,500美元/盎司時,僅3家中國經紀商就合計交易了約212,000手CME等量合約,相比之下,CME今年至今的平均日交易量約為240,000手。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交易量驚人,這些機構的持倉卻沒有顯著變化,表明這主要是短期算法交易行為。
Gillard指出,這類短期算法交易活動在中國交易日期間(也是它們最活躍的時段)對價格產生了“不成比例”的影響,原因是這一時段離岸市場流動性較低。
根據公開信息,SHFE交易量與CME交易量的比率已創下歷史新高,這進一步證明了中國資金流通過SHFE/CME套利再平衡及隨后的中國境外CTA影響,對離岸金價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Gillard強調,黃金是一種“流量商品”,因為它沒有平衡點,不像石油或銅。對金價而言,重要的是西方世界的提取量(來自央行、中國進口(不包括中國人民銀行)以及隨后的投資者購買等)。
值得關注的是,上海黃金交易所(SGE)的實物黃金成交量已達到十年高點。更為反常的是,盡管金價處于歷史最高水平,實物黃金溢價仍然為正,這與通常情況下中國買家對價格敏感的特性相悖。
高盛交易員暗示,這可能是保險入局黃金市場的早期信號,投資者應密切關注這一趨勢的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