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編寫的《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實踐案例》正式發行,永修縣報送的《鄱陽湖候鳥銜來致富“金鑰匙”——永修縣探索以“候鳥經濟”為主導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典型案例成功入選。
近年來,永修縣憑借鄱陽湖的生態優勢與候鳥資源,在鄱陽湖生態保護區核心區域吳城鎮,積極探索以“候鳥經濟”為主導的生態產品價值轉化路徑。當地遵循構建候鳥資源保障體系、打造候鳥經濟承載平臺、探索候鳥產業拓展路徑的思路,扎實推進生態修復與候鳥保護工作,既留住候鳥棲息,又全力護佑候鳥安全,打響“觀鳥”品牌。
同時,推動候鳥經濟與文旅、體育、研學、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強化“候鳥 +”產業賦能。依湖而興的永修,成功開辟出一條人與候鳥和諧共處、人與自然共生共榮的“兩山”轉化新路徑。
《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實踐案例》收錄了永修縣的典型案例,該書將作為全國生態環境系統干部教育培訓教材,為各級領導干部專題培訓、解讀闡釋新時代我們黨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創新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提供參考。(袁駿生、鄭文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