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區中小學校黨組織“攀登”計劃申報創建工作中,長寧區各學校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積極探索新形勢下中小學校黨建工作的新途徑、創新工作載體和方法,打造出具有學校特色的黨建工作品牌。今天,一起來看上海市天山初級中學的特色育人實踐→
上海市天山初級中學(以下簡稱為“天山初中”)作為長寧區中小學校黨組織“攀登”計劃“特色學?!迸嘤齽摻▎挝?,立足理想信念教育,以“強化思政引領,培育理想信念”為目標積極創建大思政課品牌,通過創新“黨政融合、課堂學校內外結合、家校社聯合、與學生生命成長相契合”的“四合”模式,打造出獨具特色的大思政育人體系,激發新時代青少年的愛國熱情和歷史責任感,堅定理想信念,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步入天山初中的校園里,就能看到革命烈士劉胡蘭塑像,這是每一位天山初中新生入校必參觀的校園經典在地紅色資源。數十年來,這座由天初校友親手創作的塑像,還有塑像上銘刻的“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八個大字,時刻激勵著天初學子,成為學校實施理想信念教育的一座精神地標。
在理想信念教育的創新實踐中,天山初中探索出了一條大思政育人的特色路徑。學校用課程的觀念來落實理想信念教育,建設起黨建引領的“陽光空間”大思政課程,除了學科教學和專題教育中滲透的思政元素,課堂、學校內外的綜合實踐活動,如職業體驗、志愿服務、學工學農、場館行走,也成為了良好的活教材,全面發揮思政育人功能。
近期,學校精心開展了“紅色故事我來講”系列活動,通過紅色故事講述與外灘—南京路紅色尋訪實踐相結合,讓少先隊員們深刻領悟革命歷史的沉重內涵和民族精神的力量,從而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中學階段是人生觀、價值觀塑造的關鍵期,我們希望用生動的理想信念教育,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和歷史責任感,培育自律、自省、自信、自強的天初少年,更使其在未來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天山初中黨支部書記季曉軍介紹。
走進校園,一系列實踐體驗空間也為黨建引領下的大思政育人持續賦能。天山初中積極整合現有紅領巾大廳、機器人實驗室、地下室民防館、劉胡蘭紀念像、生境花園跨學科項目實踐基地,分學科主題,室外室內相結合,建設“航天征程”“國之脊梁”等多個可供教師實地教學或學生自主探索的實踐體驗空間。未來,學校還將立足“數字賦能的大思政生態空間建設”項目,依托學科創設人工智能實踐體驗空間,圍繞諸如材料學、航空航天技術、微電子以及虛擬仿真技術、軍工技術等前沿科學,打造多樣化虛擬教學應用空間和場景。
這樣的育人實踐背后是一支強有力的教育共同體。長期以來,天山初中以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為核心,通過家校協同、校社共建、資源聯動、監管指導四維聯動,構建了“一核四維聯動”治理體系。同時,學校還聯合家委會、關工委、街道社區、社會場館等多方力量,打造出“三聯四共健康教聯體”,通過目標共識、過程共力、資源共享、問題共商的方式全方位推進家校社協同育人。家長體驗校園生活提供監督建議,榜樣走進課堂擔任“社會導師”,社區開放實踐基地提供支持,各方定期共商育人方案,共同解決校園安全、校園防欺凌、家校矛盾等教育難題。
從課堂教學到社會實踐,從學校治理到教聯體共育,天山初中的理想信念教育大思政課不斷突破傳統課堂的邊界,成為全員參與、全程貫穿、全方位浸潤的生動實踐。
圖片來源于上海市天山初級中學
撰稿:何郁檸
編輯:竺嘉茹
責編:高 琴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