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特朗普對中國發動貿易戰以后,特朗普多次公開表示中美之間正在談判,“有可能達成協議”。
據統計,特朗普在2025年至少4次公開宣稱“中美接觸”或“談判”,尤其是4月23日的時候,特朗普接受媒體采訪時稱“中美每天都就貿易問題進行接觸”,并稱“一切都很積極”。
這個新聞出來后,影響之大可想而知了。
可以想象的是,不僅美國國內、中國國內在密切關注中美貿易博弈的動態,世界上很多國家肯定都在密切關注——如果老大和老二達成了協議,那么他們只能向特朗普投降了。
如果中美達成協議,在特朗普對歐盟汽車等商品發動貿易戰的同時,中國也趁機“要求歐盟大幅降低新能源汽車關稅”,并加大施壓力度,不降就加大對歐盟商品的制裁規模——與中美同時打貿易戰,歐盟肯定受不了。
如果中美達成協議,特朗普大幅降低中國關稅,那么很多做“轉口貿易”的國家肯定受不了了——中國的很多商品都是通過“洗產地”等方式經過第三國出口到美國的,一旦中美達成協議,那么中國企業也就沒有必要再通過這種方式向美國出口了,而是直接向美國出口了,那無疑會對一些國家的經濟形成巨大打擊。
比如,越南。
自從2018年特朗普對中國發動貿易戰以后,中國很多企業將一些低端的生產線都轉移到越南,從中國“進口”大量零部件到越南組裝,然后再出口到美國,這給越南提供了大量的稅收和就業崗位。
所以,在特朗普爆出“中美每天都就貿易問題進行接觸”且“一切都很積極”的新聞后,很多媒體都向中國外交部征求消息的準確性,畢竟這件事是從特朗普口中說出來的,而中國方面則沒有透露出這樣的信息。
結果讓人大跌眼鏡,特朗普竟然在說謊。
4月24日,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問,近來美方不斷釋放消息稱中美之間正在談判,甚至將會達成協議。請問您能否證實雙方有沒有開始談判?
“這些都是假消息。”郭嘉昆表示,“據我了解,中美雙方并沒有就關稅問題進行磋商或談判,更談不上達成協議。這場關稅戰是由美方發起的,中方的態度是一貫的、明確的。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對話談判必須是平等、尊重、互惠的。”
相信大家肯定看過下面的視頻,中國外交部直接把特朗普的臉給抽腫了。
中國外交部的否認后,美國記者又去特朗普那邊求證,然后特朗普狡辯說“今天剛談的”,然后又被中國再次打臉了。
4月25日,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就美方表示美中正就關稅問題進行磋商一事提問。
郭嘉昆表示,昨天我和商務部的同事已經明確回答了這個問題,中美雙方并沒有就關稅問題進行磋商或談判,美方不要混淆視聽。
特朗普為什么要說謊?
我認為有兩個原因:
第一,向其它國家施壓;
現在很多國家都在和美國談判,在這個談判過程中,中國的態度就顯得異常的重要了。如果中國堅持和美國硬剛,那么他們在談判過程中就能提高籌碼。反之,如果中美聯合起來了,那么他們就沒有任何籌碼了,畢竟誰也無法承受中美這兩個經濟超級大國的聯手打擊。
第二,美國內部受不了。
我們重點說這條。
在中美貿易戰開打后,美國金融市場出現劇烈震蕩,股市、債市和匯市都出現了大幅下跌。另外,美國商家的庫存也遠比我們想象的要低。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就和大家分析過:特朗普之所以敢對中國加征145%的關稅其實就是在賭中國企業在美國庫存消耗之前堅持不住了(阻止中國商品進入導致中國大量失業和經濟動蕩),然后逼迫中國政府主動去找美國談。
說實話,如果特朗普的這套政策在2008年的時候實施,中國只有投降了,因為那時的中國經濟發展主要依賴對外出口;如果特朗普在2018年的時候就實施如此高的關稅,中國估計也得投降。
大家還記得2018年特朗普對中國發動貿易戰以后,中國是怎么做的嗎?
其實,那時中國是向美國做出一定讓步的,最終雙方達成了《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這個協議,總體上來說對中國要求的比較多一些,協議商定:從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兩年內,中國應確保,在2017年基數之上,擴大自美采購和進口制成品、 農產品、能源產品和服務不少于2000億美元。
這就說明當時我們還是處于弱勢一方的。
其實,也可以理解,當時中國的房價又高,出口比例雖較2008年之前有所降低,但依舊很高。如果那時我們不做出一定讓步,貿易戰一打,出口受阻,然后再疊加房地產暴跌,中國經濟必然會遭受重大打擊,甚至有崩潰的可能。
我不知道大家還能不能記得,那時只要特朗普說對中國加征關稅,股市就暴跌。
我們來推演一下:
——如果2018年的時候特朗普就對中國加征145%的關稅,很多企業利潤必然會大幅下降,股價就會暴跌;
——由于中國企業的利潤是比較低的,它們主要是依靠從銀行大量貸款擴大生產規模采取“薄利多銷”的方式才能生存下來的,它們之所以能從銀行獲得大量貸款,主要就是依靠將股權質押給銀行這種方式(公司持有1億股股份,每股股價10元,那么它把所有股票質押給銀行,就能從銀行獲得5億元左右的貸款),一旦股價大幅度下跌,銀行就會讓它們補充質押,要么就會強行賣掉它們質押的股份,那樣整個企業就完蛋了。
那時,大家還記得中國政府做了一件啥事嗎?中國政府要求銀行不得強制平倉,同時要求地方地方國資籌集資金“救市”,獲得公司的股權。
即使那樣,都沒有阻止股市的下跌——地方國資再有錢又能有多少錢來補股市的巨大窟窿呢?
更何況,別忘了那時還有樓市呢?
——那時樓市價格非常高,股價大跌、企業大量倒閉,大量人員失業償還不起銀行的住房貸款,銀行出現大面積壞賬……那時,整個中國就可能出現系統性金融危機,整個經濟就可能會崩潰,而且這種經濟崩潰速度可能是“斷崖式”的崩潰。
所以,如果特朗普在那時就對我們加征145%的關稅,我估計我們是堅持不過美國的——只要美國的庫存能堅持3-6個月,中國就很難和美國繼續硬剛下去。
也正是因為如此,當初我們被迫選擇了與特朗普妥協,承諾在2年內額外購買美國2000億美元的商品。
不過,天佑中華,2020年疫情爆發了,然后特朗普的心思就放在國內了,中國也借著協議條款中的“不可控因素”并沒有從美國大量進口(各國為了應對疫情都在“封控”,也沒法加大進口),再然后就是特朗普輸了美國大選,拜登上臺了,我們更沒有心思履行協議了。
拜登上臺后就抱怨中國沒有履行協議,然后還被中國倒打一耙(雖然當時確實有客觀因素影響,但中國沒有完成協議內容是事實)。所以,你別以為兔子就是好欺負的。
鑒于在貿易戰上的被動,2020年以后,我們就開始主動“排雷”了,
2020年8月,央行、銀保監會等機構針對 房地產企業 提出“三道紅線”(即剔除預收款項后資產負債率不超過70%、凈負債率不超過100%、現金短債比大于1),先逐步排除房地產“大雷”——經過4年調整,房地產行業逐步爆雷,房價下行,泡沫被大量擠出,逐步穩定住了局面。
另外,2020-2024年這四年全球股市暴漲,就連印度、越南這些國家的股市漲幅都不錯,但是就是中國不漲。我猜測,這背后可能也有國家的調控作用(雖然有點陰謀論的嫌疑,但是邏輯卻是非常合理的)——就是為了防止特朗普上臺后再次加大貿易戰。
另外,隨著房地產行業的下行,中國很多低競爭能力的企業在這幾年也逐步的被淘汰,剩下的企業抗風險能力都是相對比較強的——雖然這幾年大家也都不好過,但是在貿易戰開打以后,我們就能看出優勢了。
正是因為房地產的雷已經爆了,股市也處于低位,大量低競爭能力的企業被淘汰,所以這次我們才沒有像第一次貿易戰那樣被動——這次,我們連談都不和美國談。
我估計特朗普沒有意識到這四年中國的變化,還以為今天的中國會像2018年那樣又去找他談,然后再讓中國加大購買美國商品。
現在我們樓市也不怕了,股市也不怕,再加上這幾年我們陸續開拓其它市場,和東盟、日韓等國簽訂了大量的自由貿易協定,在非洲穩步發展,我們根本不怕再和美國打貿易戰……所以,特朗普的極限施壓也就沒有用了。
這一波貿易戰過程中,中國股市是跌得最少的。
相反,美國就不可能有那么多準備了,它們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內斗上了。
現在的中美其實就像兩個人:我是賣糧食的,你是賣化肥的,你買我糧食,我就買你化肥,現在你不賣我化肥我就無法種地了,我不賣你糧食你就沒吃的了。但是雙方家中都有一些庫存,就看誰的庫存先消耗空了。
美國不買我們的中低端制造,中國企業收入就會大幅下降,大量工人就會失業,經濟就會遇到困難,但與此同時美國老百姓也會因為缺少生產生活必須的商品而遇到巨大困難。所以,雙方就是比誰的耐力更強。
很顯然,現在的中國耐力要更強的。
美國呢?
原本我們預計美國的庫存怎么也得有3-6個月的,但現在看來,美國的庫存遠比我想象的要低。
4月24日,美國國家外匯管理局關鍵礦產戰略中心高級政策分析師佐伊·奧伊蘇爾對媒體說道:“很多美國公司的庫存可能只夠使用40到60天,如果中方不批準他們的出口合同,他們擔心庫存用完后是否還能繼續生產。”
美國老百姓的日常用品大多都是到沃爾瑪購買的,而沃爾瑪的進口商品中有60%來自中國,現在這些商品已經開始大幅度漲價,而且庫存也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少——電視、冰箱等已經被搶購一空了。
美國商家的庫存為何會如此的少?
我認為可能是特朗普的貿易戰打的太突然了,而且關稅加的幅度太大了,讓美國商家根本就沒有反應的時間————如果特朗普像2018年那樣加10%或20%的關稅,那么就算貴點,美國商家硬著頭皮從中國少進口一點也不是不可以的,反正最終由美國老百姓承擔了。但是,現在關稅加到了145%了,美國商家根本就不敢進口了,要是大量進口了,賣不出去咋辦?要是中美再談判降低關稅了,那時自己豈不是虧慘了?
所以,美國的庫存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少。
如果2018年特朗普對我們加征145%的關稅,我們可能只能堅持3個月,美國能堅持6個月。那么現在則反過來了,我們能堅持6個月甚至更久,但美國只能堅持3個月,甚至更短。
正是因為如此,現在我們連“臺階”都不給特朗普下,公然打特朗普的臉。現在的特朗普已經是“騎虎難下”了,繼續打,美國國內堅持不下去了;想要談,中國不搭理他,除非他取消加征的關稅,而取消加征的關稅,特朗普的威信就全部喪失了,和其它國家的談判也不可能有多順利。
說白了,這還是體制問題。
正如特朗普所言:中國的體制有能力進行百年規劃,而美國只有一個季度。
特朗普這個“半吊子”都知道的道理,而我們的很多專家、學者卻像瞎了一樣不停的噴我們的體制。
-----如果您想看到更多的文章,請點擊下面的公眾號名片,關注即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