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連云港春和景明,正是觀鳥好時節。隨著4月20日至26日江蘇"愛鳥周"的到來,連云港市開展了一系列愛鳥護鳥宣傳活動,通過科普講座、濕地觀鳥體驗和志愿者行動,全面激發市民保護野生動物的熱情。連云港正以科技與人文交織的力量,為候鳥筑起一座座安心驛站,讓"人鳥共生"成為這座城市最亮麗的生態名片。
候鳥為何“鐘愛”連云港?
春秋兩季時,連云港的天空常上演“空中大遷徙”。來自西伯利亞的紅嘴鷗、從澳大利亞北返的白腰杓鷸等數百萬只候鳥,沿著東亞-澳大利西亞遷徙路線飛抵此處,將連云港作為“中轉加油站”。據統計,連云港記錄到了多達302種鳥類,占全省鳥類種數的60%。相當于每10只江蘇境內的鳥兒,就有6只曾在連云港歇過腳,這個比例在長三角濱海城市中位列前茅。
連云港為何能成為候鳥的“天堂”?——由于地處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重要路線,連云港有著天然的地理優勢。大片濱海濕地中蘊藏著豐富的魚蝦螺貝,為候鳥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資源;淺灘、蘆葦蕩和紅樹林也為候鳥提供了理想的棲息和繁殖場所。南京大學環境規劃研究院的專家王明強指著監測屏幕介紹道:“去年春天,我們記錄到超6萬只鸻鷸類在此停歇。穩定的濕地生態環境讓候鳥們能安心補充能量,繼續遷徙旅程?!?/p>
月牙島濕地公園的觀鳥體驗
周六上午的陽光略過湖面,月牙島濕地公園內早已聚集了眾多市民前來觀鳥。鏡頭中的鴻雁為爭奪小魚掠過水面,羽翼拍打濺起的水花引得岸邊的孩子驚呼“媽媽快看,鳥兒在跳舞!”這樣的自然劇場,正在月牙島每日上演。
"周末帶孩子來觀鳥,已經成為我們家的固定活動。"劉女士說,"能在家門口接觸這么多自然精靈,真的很幸福。這些鳥兒選擇月牙島棲息,說明這里的濕地、樹林得到了較好保護。"
像劉女士這樣的觀鳥愛好者越來越多,不僅本地越來越多的市民熱衷于出門觀鳥,這一盛景還吸引了周邊地區的游客們慕名前來。
月牙島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汪明月站在觀測站的電子屏前,一邊輕點觸控板調出實時畫面,一邊介紹道:“3-4月是春季北遷高峰期,大量候鳥在月牙島停歇補充能量。像羅紋鴨、白骨頂、鴻雁等偏愛開闊水域的鳥類會短期聚集。”
月牙島于2023年4月底投用生物多樣性觀測站,這是連云港首個具備AI識別功能的站點。在月牙島濕地的觀測站內,電子屏此刻正跳動著實時數據:15:32識別到四只東方白鸛,他們的飛行軌跡顯示已在連云港停留13天。這座兩年前啟用的AI觀測站,其智慧觀測系統實現對區域內鳥類物種的實時智能識別與動態記錄,為每只過境候鳥建立專屬的“檔案”。
截至目前,系統已完成鳥類識別上億次,識別出251種鳥,其中包含6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1種瀕危物種等。月牙島濕地公園成為鳥類的樂園,不僅給市民和游客帶來了美好的體驗,也成為了連云港的一張“生態名片”。
多維立體的候鳥保護體系
江蘇連云港近年將候鳥棲息地保護作為重點工作,在23.3萬公頃濕地推進生態修復工程,構建涵蓋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等地的立體保護網絡。針對破碎化、功能退化的濱海濕地,采取生態修復與綜合整治措施,逐步恢復濱海濕地生態功能。其中,臨洪濕地和贛榆海州灣修復成效顯著,海州灣為鸻鷸類水鳥打造舒適的棲息地。這些生態修復的"微創手術",讓濱海濕地重現"灘涂連綿、萬鳥翔集"的原生風貌。
此外,連云港還建成了28處自然保護地,將重要生態節點納入其中。政府部門監管力度同步加強,開展“綠盾”行動打擊違規。實施“河長 + 流域長”制、“灣長制”經驗推廣,出臺相關政策提供制度保障。如今,這片濕地已成為候鳥遷徙的“加油站”與沿海生態保護的示范窗口。
生態與發展的共生之美
在贛榆區海州灣的沿海濕地,茂密蘆葦蕩里不時傳出“啾啾”的清脆鳥鳴。透過長焦鏡頭,攝影師張明宇專注地捕捉到一群震旦鴉雀活潑躍動的美麗身影。他的相機捕捉到,這種曾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近危物種,有著“鳥中大熊貓”之稱的濕地精靈,已經多數個體換上了春季繁殖羽。
目前,已有302種鳥類在連云港"安家落戶",連云港市濱海濕地珍稀瀕危鳥類逐漸增多。2021年以來,在臨洪河口、青口河口等候鳥棲息地修復區陸續新記錄到珍稀瀕危鳥類9種,包括國家Ⅰ級保護鳥類丹頂鶴、東方白鸛、卷羽鵜鶘,國家Ⅱ級保護鳥類白琵鷺、疣鼻天鵝等。其中東方白鸛單次記錄種群數量由2021年的56只增加到800多只。
候鳥遷徙給連云港帶來了美麗的景色,也帶來了旅游經濟。鳥兒翩翩起舞的盛景吸引當地市民與各地游客紛至連云港,濕地周邊酒店、餐飲等行業熱鬧非凡。今年,連云港市也在網絡端發力,借助本地博主、文旅推薦官、官方公眾號等深挖本地文旅資源。連云港文旅在社交媒體上“喊話”李現,邀請廣大攝影愛好者來連云港觀鳥,也讓更多人了解到了連云港的“觀鳥熱”。
當302種鳥類振翅掠過港城天空,它們不僅是生態文明的見證者,更是美麗中國的信使。連云港這座濱海城市,正以濕地為紙、生態為筆,書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動人篇章。
文/莊佳威
資料來源:連云港市人民政府、新華網江蘇頻道、連云港發布、江蘇國際在線、揚子晚報、揚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