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統計,成都擁有150多個各種類別的城市頭銜,網紅成都,名不虛傳。
但這一系列的城市頭銜里,哪些是眾望所歸?哪些是成都的底蘊體現?哪些是國家給予成都的體面?又有哪些是成都的自嗨?
“全球唯一能遙望5000米級雪山群的特大城市”,這個頭銜占盡天時地利人和,任哪座城市也無法從成都搶走,甚至連比肩成都也做不到。
比成都大的超級城市沒有雪山風景,雪山風景比成都還好的城市遠遠達不到成都的體量。擁有2000萬人口和1.43萬平方公里面積,成都的城市規模即便進不了全球前十,也是全世界城市的天花板級別。在這樣的城市里坐著看雪山,確實是獨一檔的享受。
環境方面的城市頭銜,成都其實并不算多,最拿得出手的,可能當屬全球最大城市公園,面積達1275平方公里的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已經超過了不少小城市,也超過一些重點城市的建成區。最讓成都自豪的,則是全國首個公園城市示范區,其建設成果隔一陣就要拿出來秀一秀。至于位居全球最宜居城市TOP50,成都好像還真不怎么在意。評判宜居的條件那么多,成都平均月薪才3000多,多少有些底氣不足。
人文類的城市頭銜,成都可圈可點,僅“三遺之城”都江堰就足以秒殺不少城市,“美食之都”也算實至名歸,宜賓、樂山、自貢等城市的朋友請不要在意,你們的美食代表作到了成都,那就是成都美食文化的一部分。
熊貓文化更是成都的金質名片,但成都多少有些坐擁寶山、開發不力的感覺,不但至今對巴蜀文化和三國文化這樣的超級IP開發不到位,連之前的“功夫熊貓”也是好萊塢作品,好在爆火的“哪吒”是成都產。作為音樂之都,成都的傳統音樂文化發展較好,流行音樂人才輩出,市民音樂素養還過得去,國漫音樂更是有大量都是“成都造”。
經濟類的城市頭銜,成都多以“全球首個”“全國首個”來坐實,也在不少細分行業領域憑實力做到了產量第一、業界領跑,很好地展現了成都多年來的產業經濟發展成果。成都的區位優勢使其市場效應被放大,“揚一益二”的消費文化傳承至今,作為千萬人口、萬億GDP俱樂部成員,成都有一定的市場話語權,這在很大程度上為產業經濟發展帶來了助力。
成都有著眾多的國家級城市頭銜,很多產業經濟領域、城市規劃建設領域的試點、示范都給了成都先行先試的機會,一些國家級的布局節點也偏重選擇成都。這是頂層設計賦予成都的體面,同時隱含著對成都的殷殷期待。成都也用卓有成效的建設成果證明了自身的底蘊與實力。隨著成都城市能級的躍升與產業的進一步拓展,還將有更多細分領域的國家級頭銜落到成都頭上。
其實,但凡有些歷史的城市,都擁有為數不少的城市頭銜,這無可厚非,以成都為代表的城市,如何講好自身故事,實現可持續發展,靠的終究是硬實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